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2014-08-15 00:55李运涛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154700
现代畜牧科技 2014年5期

李运涛(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154700)

后备猪的饲养管理不但影响到猪的发情配种,还会影响到猪的产后哺乳、断奶后发情以及后备母猪的利用年限。在生猪生产过程中,掌握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就能保持种母猪良好的体况和较高的繁殖率及利用率,并能获得较高的、断奶体重较大的仔猪,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1 品种的引入

要选择规模适度、信誉度高、有足够的供种能力且技术服务水平较高的后备母猪场,全面进行查验、检疫,最后一次性购入。要把后备母猪的健康状况放在第一位,必要时在购种前进行采血化验,完全合格后再进行引种。同时要保证后备母猪的系谱完整、全面、清楚。尽量从同一猪场选购,以免增加携带病毒或病菌的可能性。切忌盲目考察,盲目购入在实际工作,在挑选后备母猪时,除了要向后备母猪销售单位索要具有兽医检疫部门出具的检疫合格证外,还要注意把好生产性能关,要选择个体发育良好,无病态表现,反映机敏,生殖器官发育良好,阴户较大且松弛下垂,乳头多的母猪。纯后备母猪应打上耳牌,以便标识利于日后管理。要确保健康、无任何临床病症和遗传疾患。引入前应对目标场及该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解,要绝对性地避免从疫区引进后备母猪。必要时可对一些可能存在的传染病进行实验室化验,以排除某些疫病隐性感染的可能性。另外,引种时尽量避免舍近求远。要综合考虑本场与供种场在区域大环境和猪场小环境的差别,尽可能做到本场与供种场环境的一致性。

2 饲养

后备母猪由于采用限制饲养,所能吸收的营养低于自由采食,但对繁殖及身体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必须满足,主要是维生素A、维生素E、钙和磷等,如仍喂育肥猪料,则不能满足后备的营养需要,所以后备猪必须饲喂专用的后备猪料,50~60千克的后备母猪其蛋白质水平必须保持在16%以上,否则会推迟性成熟。现代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是粗蛋白16%,赖氨酸0.7%,钙0.95%,总磷0.6%。后备母猪过肥、生长过快往往会延迟发情时间,甚至体重达150千克仍未出现初情期,所以应采用限制饲养,但在实际工作中又经常出现过分限制,同样也出现发情延迟。因此,后备母猪的具体饲养方法是5月龄前以自由采食为主,体重达到70千克左右为宜。5~6个半月采取限制饲养的方法,增加饲喂含矿物质、维生素丰富的后备猪饲料,每天给料2千克,日增重为500克左右。6个半月到7个半月加大饲喂量,以3千克左右为宜,促进体重快速增长及发情。7个半月以上,视体况及发情表现调整饲喂量,保持母猪8~9成膘。

3 管理

首先,要进行隔离饲养,而不能直接转进猪场生产区,避免带来新的疫病或者由不同菌(毒)株引发相同的疾病。后备母猪引入要注意隔离与观察,必须在隔离舍隔离饲养30~45天,严格进行相关检疫,并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必须根据本场的免疫程序制定适合隔离猪群的科学免疫程序。如果所引进后备母猪的猪瘟疫苗免疫记录不明或经监测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不高,应立即加大剂量全群补注猪瘟脾淋疫苗。如果猪瘟先前免疫效果确实,可按新制定的本场免疫程序进行免疫。而对于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要按国家规定执行,如五号病、某些地方的猪链球菌病等。同时,结合本地区及本场呼吸系统疾病流行情况,做好针对呼吸系统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工作,如喘气病疫苗、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等。对于7月龄的后备猪,在此期间可做一些引起繁殖障碍疾病的预防注射,如伪狂犬、细小病毒和乙型脑炎等。在隔离期内,接种完各种疫苗后,要用广谱驱虫剂进行全面驱虫,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生长潜能。对布鲁氏杆菌、伪狂犬病等疫病要特别重视,必须采血经有关兽医检疫部门检测,确认为没有细菌和病毒野毒感染,并认真监测猪瘟等抗体情况。隔离期结束后,要对所有新引入的后备猪进行体表消毒,然后,再转入生产区投入正常生产。其次,注意消毒和分群。后备母猪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对卸猪台、车辆、猪体及卸车周围地面进行消毒,然后将后备母猪卸下,按大小、强弱进行分群,同时先给后备母猪提供饮水,休息6~12小时后方可少量喂料,第二天开始逐渐增加饲喂量,5天后才恢复到正常饲喂量。后备母猪到场后的前2星期,由于体能下降和环境的改变,免疫力较差,抵抗力降低,饲养管理上应尽量减少应激,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电解多维,使其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