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官鉴定法。如零件裂纹、折断、弯曲、扭曲、腐蚀、疲劳饰损等,可以目测鉴定;零件的连接是否紧密,零件本身是否有裂纹等,可用小锤轻轻敲击,凭发出的声音清浊用耳听鉴定;有些零件裂纹可通过浸油后涂抹白粉,再用小锤轻击,鉴定是否有油迸渗出;还可用手晃动配合零件,初步鉴定其配合间隙的大小。
2.量具测量鉴定法。采用各种量具检查零件的配合尺寸、间隙、表面形状和位置偏差等,这是一种比较精确的鉴定方法。常用的量具包括直尺、钢带尺、卡钳、厚薄规、游标卡尺、百分尺、百分表等。
3.样板检查鉴定法。首先按技术要求制作标准样板,在进行鉴定时,只要将被鉴定零件与样板进行比较,看其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即可。这种方法简单实用。
4.专用仪器检查鉴定法。如用磁力探伤仪检查零件内部的裂纹或空洞;用水压试验器检查容器密封性能;用弹簧弹力试验仪检查弹簧弹力状态;用静或动平衡试验台检查转动件平衡状态等。
5.不拆卸鉴定法。各零件在装配条件下,用量具或其他仪器,测量其与附近配合零件的各种水平、垂直或斜交距离,或检查其封闭性、直线性;还可配合间隙大小,来判断零件的工作状态是否良好。
1.调整换位法。将已磨损的零件调换一个方位,利用零件未磨损或磨损较轻的部位继续工作。
2.修理尺寸法。将损坏的零件进行整修,使其几何形状尺寸发生改变,同时配以相应改变了的配件,以达到所规定的配合技术参数。如东方红-75(54)拖拉机的气缸磨损后,可以按修理尺寸镗磨直径加大0.25、0.50、0.75、1.00或1.25毫米,同时配用相应加大尺寸的活塞和活塞环。
3.附加零件法。用一个特别的零件装配到零件磨损的部位上,以补偿零件的磨损,恢复它原有的配合关系。
4.更换零件与局部更换法。当零件损坏到不能修复或修复成本太高时,应用新的零件更换;如果零件的各个部位局部损坏严重,可将损坏部分去掉,重新制作一个新的部分,用焊接或其他方法使新换上的零件与原有零件的基体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恢复零件的工作能力。
5.恢复尺寸法。通过焊接(电焊、气焊、钎焊)、电镀、喷镀、胶补、锻、压、车、钳、热处理等方法,将损坏的零件恢复到技术要求规定的外形尺寸和性能。采用此方法要考虑经济效益,一般修复零件的费用约为原价格的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