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艳 刘传龙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12)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对于城市环境负面影响的日益凸显,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得到了关注,使景观设计教育不仅成了高校中的“热门”专业,毕业生就业“热门”行业,还使高校景观设计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创新。目前,“多数农林类院校、建筑类院校、艺术类院校以及综合类院校都纷纷设立这一专业或在相近的专业中设置景观设计课程,据不完全统计,已知目前已有几百所院校设立了相关专业或课程。”[1]然而,这些院校开设的景观设计课程基本倾向于本校的办学特点,各具所长,从而导致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知识领域狭窄,很难满足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城镇建设对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景观设计教育正在以不成熟的艺术教育理论与课程安排,为中国的城镇建设提供着滞后的服务。
解决景观教育的人才培养与未来中国城市建设需求的错位问题,关键要了解中国目前景观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景观设计教学理念、课程安排进行创新,从而融合各种学科知识,包括理工类学校的建筑与规划、艺术院校的形式、形态的艺术表现、农林院校的植物的生态功能,只有模糊了这些学科之间的界限,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代城市建设需求的毕业生,进而解决大范围城市建设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论文将以此为背景,对景观设计教育创新展开研究,旨在深入挖掘景观课程的创新理念,以此来合理界定课程内容的范围,明确课程设置依据的必然趋势。
“景观(landscape)不同于其他学科,是多种学科的交汇点,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2]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把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到目前为止有许多版本的理论指导着高校景观设计教学,如:俞孔坚的《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一书,不仅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景观设计教育的论述,比较了国内园林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相近学科,还对景观设计学教育与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为景观设计教育的稳步发展提供依据;[3]同济大学刘滨谊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4]和《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重大转变与对策》[5]中,明确提出景观设计专业是无法替代的学科专业,它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形成了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交叉的教学实践,为景观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提供依据;吴良镛先生提出“人类聚居环境学”[6],并首先在研究生教学中开设了“人类聚居环境学”课程,为景观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及其发展方向改革埋下伏笔;而北京大学第七届景观设计学教育大会暨2009中国景观设计师大会,对景观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问题与发展状况的讨论,以及景观规划、建筑物和城市公共设施这三者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应该同时进行的理念等,是推动高校景观设计教育创新和改革的最直接动力,从此很多院校纷纷进行景观设计教学理念的改革,来丰富专业课程的设置内容,培养社会需要的景观设计人才。
“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ceture)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它涉及风景园林、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等综合领域,它囊括了技术、艺术、人文、生态、管理、政策法规等诸多领域的内容。”[7]对中国而言,景观设计教育与传统的“园林设计”是一脉相传的。比如清华大学的营建系,后来发展为园林设计方向,以及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创办的“造园组”,后来发展为园林植物方向,这两个专业是现代园林高等教育的开端。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景观设计学科形成于90年代,是农林类院校、艺术类院校、建筑类等院校应对社会发展趋势,在本校原有的专业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到了90年代末,全国的农林类院校、建筑类院校、艺术类院校等都开设了景观设计专业,大概将近几百所,景观设计教育发展的规模迅速扩大。然而,各个院校的景观专业都是在本校原有相近专业基础上合并和提升的结果,景观设计教育基本还停留于高校各自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之上,单一性的课程设置,很少上升到相关领域的知识融合,重组层面,尤其没有从高校办学服务地方的角度去设置课程内容。这样,既不利于从根本上说明景观设计教育对传统园林理念的继承与超越,也不利于景观设计教育在新形势下适应城镇建设的需求。同时,这种“城镇化”的社会背景也不断地强化了景观设计教育进行创新、改革的必要性。
景观设计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及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总是与它所处社会发展背景相关,无论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都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来实现,课程的合理搭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理念指导的结果,教学理念是一种纲领性的思想,是课程的如何搭配的依据和跟本。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才会制定出课程之间的合理组合,不仅让学生了解学术领域的前沿动态,掌握流行趋势,还让学生学到全面的知识,成为知识面广、对社会、自然、生态有着责任心的景观规划设计人才。
目前,中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的转型期,大量的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增加了城市建成区面积,占用了大量的城市边缘区农耕地,改变了城市肌理,如何在旧的、新的城市肌理中创作新生命力,景观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它能够提升商业价值、广告效能,提升物业租金,进而提高整个旧城、新城区域环境质量。从景观设计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景观设计教育理念已落后于时代发展,只能给学生提供有限的贯穿于城市各元素之间的连接方法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场地用于居住和使用承载能力等综合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会将城市的建筑和开放空间等基础设施,看作是公共展示和炫耀的标志,他们的工作只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正在走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且有许多弊病的老路。
因此,相对于经济、社会、城市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景观设计教育理念应该做相应的调整,使之更适合高校的办学宗旨、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城市的发展,以更经济、高效、生态、合理的景观规划方法解决当前城镇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只有教学过程中将区域景观规划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文化及建筑等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预见性和适应性的教学理念,满足景观设计理念交叉性和综合性的本质,让学生多方面了解和掌握与之相关的“艺术”、“生态”、“人文”、“建筑”等诸多领域内容知识,才能使景观设计教学从封闭的结构走向开放。
其实,景观设计教育理念的更新,这种主流意识是对目前城镇建设忽视自然,忽略空间系统,浪费生态资源等现状应运而生的,同时,景观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用大量的景观作品的生态效应,改变了人们心目中城镇不好的印象,使人们重新看到城镇建设的价值以及建成生态型环境的希望。然而“城镇化”不可能停止,对环境的破坏还在继续,只能利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段来补救破坏,降低破坏的程度,在这种背景下,景观设计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段满足人们生态环境诉求显得尤为重要。
景观设计课程设置直接影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教学内容上强调一种相关知识学习的宽泛性,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强调科学技术层面往往多于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多数艺术类院校课程设置倾向于艺术的形式形态;理工建筑类院校课程设置偏重于建筑与规划;农林院校课程设置偏重于景观生态与园林植物。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局限了学生对景观系统知识的掌握,降低了高校办学为地方城镇建设服务的程度,还影响了院校自身的发展。
景观设计教育内容涉及的学科包括建筑、规划、生态环境、艺术、土木工程、法律、历史保护和房地产等,在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安排时,应根据交叉性、综合性的教育理念,模糊相关学科之间的界限,把景观看着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一种连续的地表结构,联系城镇建成区、边缘区及乡村。“国际上现代景观设计教育开办最早、影响最大的要数美国哈佛大学了,哈佛大学的景观设计教育同时强调影响设计过程的土地规划和生态分析,研究社会、经济、法律、环境和政策等”。[8]这种综合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景观设计人才,也是社会背景发生变化后对高校景观设计课程设置影响的结果。
中国目前的社会背景基本是在发展中加强,明确提出对生态发展的关注,加强了对于目前景观问题的解决力度,并用一些新的观点来审视文化遗产,开始了古典园林的研究,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改建,以及建设城市生态环境等。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在景观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强调景观设计的“播种”,以及为未来决定构建“框架”的行为,对所设计的景观环境不再是单一知识领域的认识,是一种包含多种相关学科的复杂和混乱的认识;在课程设置中可以把艺术院校对造型形式美感的课程,如:构成设计、线描和手绘、素描、色彩,农林院校的生态景观、植物配置,建筑院校的建筑基础、城市规划、中国古建筑等,再加上具体不同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作为景观设计的主干课,相应地选修一些相关的法律、市政设施等学科内容。这种相关学科界限模糊的课程设置,不仅培养了学生创造力,综合知识进行决策的能力,还鼓励了学生从相关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了解目前的社会的状况,以及社会中的人们所期望的生活环境又是什么样,这些都可称得上景观设计教育的终极目标,即了解社会背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城镇化”是社会一种发展趋势,短时间内不可能停止,就会不断地重复建设基础设施,吞噬边缘区农耕地来扩大城镇面积,改变边缘区自然景观基质,减弱了边缘区作为城市环境“净化器”的作用等。既然,这种发展趋势不可能改变,就要选择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减弱因发展建设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增加生活环境景观基质的多样性,这就需要环境景观设计人员具有一种开放性、综合性的知识机构。
其实,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机构,其景观教学理念,及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景观设计师的质量。然而,一些环境问题,尤其是城市边缘区的景观环境问题,说明目前景观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与城镇建设行业的实际需求不相匹配,中国的传统高校景观设计学教育理念已经跟不上城镇化的步伐。因此,急需对高校的景观设计学相关知识领域进行整合,建立完善的课程,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更好的促进景观专业的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景观设计人才。推动我国高校景观设计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望能够解决中国“城镇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1]刘滨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重大转变与对策[J].中国园林,2001,(1):7-11.
[2]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俞孔坚.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刘滨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重大转变与对策[J].中国园林,2001,(1):7-11.
[6]吴良镛.人居环境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7]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J].建筑学报,2006,(10):39-43.
[8]俞孔坚,刘东云.美国的景观设计专业[J].国外城市规划,199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