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科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不佳是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导致学校德育实效性不佳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多、缺乏必要的实践体验。因此,学校德育要想更有实效,必须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引导和组织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是在他们自己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内部矛盾斗争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既是人们认识的基础,也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们是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人生,处理人与人之间包括道德关系在内的各种关系,接受各种思想观点、道德准则的。实践是人们形成思想品德的源泉,它引起人们思想上的矛盾斗争,并促使这些矛盾转化;同时,实践也是检验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标准。如果离开青少年自己的实践活动这个基础,去谈论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就难免陷入唯心论和机械论,就不可能真正揭示他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1]
实践是通过产生体验形成人的思想品德的。体验,也叫体会,就是亲身经历;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是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
体验在刘惊铎著的《道德体验论》中被定义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一种图景思维活动,也是一种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化育模式。[2]经过反复的实践检验,体验已经被作为当代一种有魅力的德育模式和教育新理念。体验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价值。
对学龄期的青少年来说,他们所参加的实践活动有两大类:一类是组织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的活动,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生产劳动、必要的社会活动、党团少先队和班级的活动,等等。另一类是学校教学教育过程以外的活动,如家庭中的各种活动,社会上的社交往来和其他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无疑都属于社会实践的范畴,都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就拿学校内的教学、教育活动来说,在这些活动中经常进行着的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互相评价等,都会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青少年的实践活动对他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巨大作用,是通过引起青少年思想的内部矛盾,并促使这些矛盾转化来实现的。如果没有这种内部矛盾的推动,就没有他们思想品德的变化和发展。
虽然学校内的教学、教育活动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但是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仅仅依靠学校内的教学、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校内的教学、教育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只是间接经验。
相对于学校教学、教育活动的课堂而言,社会是个大课堂。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大课堂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社会,而是有它特定的内涵。社会大课堂是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出发,发挥地方社会资源优势,以高等院校、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教育系统内部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工厂、农村、社区等社会资源为依托,为学生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场所条件、安全的活动环境、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从而为学校集体组织或学生个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组织学科教学活动等创造条件。
利用社会大课堂、参与社会大课堂是学生实践体验的最佳方式。因为社会大课堂主要由以社会资源为主的活动场所、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学校集体组织或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选择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以及现代化信息手段支撑的门户网站等四部分组成,具有学校教学、教育活动的课堂不可比拟的优势。
社会大课堂有以社会资源为主的活动场所。学生实践体验需要有各种实践活动场所,学校内部无法具备这些,社会大课堂恰恰能够提供。社会大课堂的建设,统筹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社会文化建设,让公共资源用于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中小学生、教师、家长享受社会文化建设成果。社会大课堂建成后,学校有序地组织学生走进大课堂,资源单位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互相促进,合作共赢;教师可以从大课堂中找到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学生可以从大课堂中找到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场所和活动信息,家长带着孩子、孩子拉着家长一起走进博物馆;农村的孩子到城市的博物馆去进行研究性学习,城市的孩子到农村去感受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博物馆当教室、蓝天当课堂、小溪当课本成为现实。
社会大课堂有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社会大课堂的内容涵盖社会方方面面,既能使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得到拓展和深化,从而弥补学校教育课程自身资源的不足的问题,又能增添大量学校教育教学中没有但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内容,它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改革开放成就教育等丰富的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多样的课外、校外文化体育生活的需要,满足学校、教师、学生课程改革,组织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需要,从而解决学校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力量的有限性及分散性问题。
社会大课堂可以采取学校集体组织或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选择相结合的组织形式。这就克服了学校教学、教育活动只有集体教育形式的局限,使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化,学生参与活动的形式灵活化。
社会大课堂有现代化信息手段支撑的门户网站。门户网站主体包括“资源信息指南平台”和“管理监控平台”两部分。资源信息指南平台是资源单位提供的各类信息展示的窗口,是学生、学校获取社会大课堂信息的主要渠道。管理监控平台为后台的数据监控和管理,依照规则进行数据汇总、存储、分发、分析等操作,由市、区县两级组成。市级管理监控平台主要负责与资源单位的数据通讯、数据交换以及全市活动信息的汇总、按区县分发,区县管理监控平台负责本区县的活动数据的分析和个体评价。社会大课堂的门户网站既便于学校、学生、家长方便快捷地查询到资源信息,为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提供服务与指导,又可以在各资源单位安装刷卡机(POS机),将学生个性化活动信息列入学籍卡,提供社会大课堂的现代化管理方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探索建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机制,教育部与各有关部、委、局等联合建立了各种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不少学校构建了以课堂实验教学、校外实践教学为主体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可是,现实中学校教育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其中,学校德育利用社会大课堂很不充分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我们课题组在天津市中小学中进行的调查结果就反映出这样的问题。调查取样涉及87所中小学(小学50所,初中20所,高中2所,完中15所)的610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一年之中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1次的有4所,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4.6%,2次的有61所,占70.61%,3次的有17所,占19.5%,4次的有5所,占5.7%。说明多数学校只能象征性地组织一两次活动。再看学生“上学期自己参加社会大课堂次数”的情况:被调查的610人中有67人未回答此题,实际有效回答此题的有543人。这543人中,参加1~2次的230人,占42.4%;参加3~4次的79人,占14.5%;参加5次以上的80人,占14.7%;一次未参加的154人,占28.4%。说明多数学生自己参加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也非常有限。
根据调查情况仔细分析,学校德育不能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的原因主要有:(1)学生缺少参加社会大课堂的必要时间。目前,虽然素质教育推行多年,但是应试教育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高考、中考、小升初考试等各类考试制度没有相应变化的情况下,学生的课业压力仍然很大,教师、家长都担心参加实践活动会挤占学生的课业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这是制约学生参加社会大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2)学生社会实践安全问题的配套政策滞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大课堂,安全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安全问题也是教师和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很多好的资源、好的活动由于学校担心承担安全责任而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充分开展。(3)缺少活动经费。一是学生参加社会大课堂需要的经费,主要为交通、必要的门票等费用,对于远郊区县的学生显得更为突出;二是资源单位如果免费向学生开放,则出现公益性与缺乏必要经费支持的矛盾,包括设施设备的维护、网络信息技术基础等成本费用。(4)社会资源单位服务人员的能力需要提升。社会资源单位接待学生需要专人负责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多数资源单位没有设立专为学生服务的工作人员和指导教师,资源单位指导、开发适宜学生实践活动的人力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3]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各种道德实践活动都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兴趣爱好,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可见,学校德育要取得理想效果,必须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校德育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呢?由于社会资源单位隶属关系复杂、体制多样、地区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相关政策不明晰等原因,社会大课堂的建设和利用当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为了让学校德育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
1.成立市级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社会大课堂建设工作,解决资源统筹问题。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和运行牵涉部门多、单位多、头绪多,建议由市政府统筹协调相关委、办、局、区县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明确各自责任。分别设立市、区县领导小组,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2.设立专项经费,保障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运行,解决经费保障的问题。设立财政补贴专款,一是用于中小学生特别是远郊区县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交通补贴,使学生愿意并有可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对于活动内容丰富、学生喜欢,但缺乏经费支持的资源单位给予必要支持和奖励;三是用于社会大课堂资源信息平台和管理监控平台的管理运行、资源单位负责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和服务人员的培训等。
3.建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分担机制,解决安全顾虑问题。目前,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压力很大,致使很多好的实践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建议政府部门制定有效政策,分解安全责任,缓解学校压力;一旦出现安全问题,要具体分析情况,不能一概归为学校的责任;社会资源单位要加强与教育系统内资源协作,消除安全隐患。
4.树立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其成长需要的观念,解决思想障碍问题。全社会都要树立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观念,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创造条件;社会舆论要加大宣传,树立典型,加强引导;家长、教师要戒除参加实践活动会挤占学生的课业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的担心和参加实践活动会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顾虑,共同促进中小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1]王炳仁.试述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4(2).
[2]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3]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工作组.来自社会大课堂建设的报告[R].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