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发现糖尿病的糖友,不知道如何面对糖尿病,怎么样控制血糖,感觉前面的路一片迷茫。下面来了解一下发现糖尿病后,需要了解的一些问题。
新确诊为糖尿病的糖友,首先要做好初诊工作。
初诊时首先应该进行体格检查、化验检查以及其他特殊检查。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和足背动脉搏动;化验检查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特殊检查包括眼底检查、心电图和神经病变相关检查,若条件允许,应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在初诊检查之后,根据检查结果,患者需要马上制定最初需要达到的目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进行适当的体力运动,制定饮食方案,减轻体重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目标。除此之外,患者还应戒烟、限酒,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并做好纪录。
在以后的时间里,需要保持定期的随诊。患者要有一本糖尿病记录手册,并定期查看手册,分析化验结果,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可结合饮食及运动方案的实施情况,进一步确定下一步要达到的目标和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
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慢性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和失明、肾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大血管病变。
由于糖尿病使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2~4倍,心血管疾病成为糖尿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关注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确诊为糖尿病后,患者至少每年都需要评估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病病史、年龄、腹型肥胖、常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血脂异常和家族史)、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谱(低 HDL 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肾脏损害(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和房颤。
答案是否定的。降糖治疗包括采用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降糖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措施,饮食运动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是,近年来中外糖尿病治疗指南都提出,仅仅依靠生活方式干预不足以控制血糖。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往往很难改变,而且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通常已经受到损害,如果只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多数患者血糖可能难以得到控制。由于血糖得不到控制,又会对血管和胰岛细胞造成损害。
新版中国糖尿病治疗指南中明确了2型糖尿病的治疗程序,提出根据体重选择治疗方案。对要采用“饮食、运动、控制体重+二甲双胍”的治疗方式,根据治疗情况再加用其他药物。对于BMI<24的非超重患者,“饮食、运动、控制体重+二甲双胍”也是首选方案之一。
目前常用的降糖药主要有双胍类、磺脲类、格列奈类、TZD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磺脲类、格列酮类和胰岛素会有体重增加的副作用;α-糖苷酶抑制剂有较多胃肠道副作用;磺脲类和胰岛素会导致低血糖。
二甲双胍对体重无影响,是经历了50年临床考验的经典药,降糖安全性和疗效都有保证。在英国前瞻性大型糖尿病临床研究UKPDS中,二甲双胍与其他降糖药物相比,在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和死亡方面都优于其他降糖药物。此外,在该研究中二甲双胍的所有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发生风险均低于磺脲类和胰岛素。
由于二甲双胍除了可以有效降糖外,还具有控制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心血管保护等额外利益,因此得到了国内外糖尿病治疗指南的推荐,是我国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唯一首选用药,正常体重患者的首选用药之一。
BMI(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m2)。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用于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
医学上规定,18.5≤BMI<24为正常值,BMI<18.5为体重过低,24≤BMI<28为超重,28≥BMI为肥胖。
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其危害在于会伴发很多其他的健康问题。肥胖患者常见的代谢病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等。如冠心病的发病危险较无肥胖者至少增加2倍。
根据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如果男性患者腰围大于85cm,女性患者腰围大于80cm,常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所以,肥胖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控制体重,减少由于超重而带来的各种危险因素,在血糖达标的同时让体重也达标。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二甲双胍在控制体重方面具有优势。UKPDS34研究也证明,与磺脲类/胰岛素治疗组相比唯有二甲双胍能控制体重。
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减退是2型糖尿病的根本病因。胰岛素抵抗使组织中的胰岛素作用下降,从而导致肌肉和脂肪组织葡萄糖摄取下降以及肝脏葡萄糖生成过多。继而导致高血糖及代偿性的胰岛素分泌增多。如果存在遗传或获得性的b细胞功能缺陷,则胰岛素分泌增多不能维持,从而导致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发生。因此,2型糖尿病是在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发生β细胞功能减退而最终导致的疾病。
基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建议使用二甲双胍和胰岛素联合治疗。从作用机制上,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补充胰岛功能不足,不同的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可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
在副作用方面,体重增加是胰岛素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而二甲双胍具有控制体重的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可减少胰岛素增加体重的可能。其次,二甲双胍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与胰岛素联合治疗不会进一步提高血中胰岛素浓度,造成高胰岛素血症。
综合这些临床研究,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不但能进一步降低血糖,而且可以持续改善体重,并降低胰岛素的用量。更重要的是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还可降低大血管病变的风险,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相当重要,因为大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