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与代际关系变动

2014-08-15 00:47钟涨宝冯华超
天府新论 2014年1期
关键词:代际子女养老

钟涨宝 冯华超

一、问题的提出:传统代际关系的内在张力

家庭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是老年人最安全的场所,在那里,老年人可以依靠血缘纽带获得最大程度的生活保障。传统中国社会,老年父母在家庭中控制着重要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社会组织中存在一套通行的,强调连续性和重要责任的角色,为适应生存而居住在一起的扩展式家庭组织的存在,以及孝道——阻碍个人自我发展概念的一种价值体系——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老年人有较高的家庭地位,〔1〕并获得子女的孝敬。费孝通将中国家庭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称之为“反馈模式”,认为不同于西方子女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的“接力模式”,反馈模式下的子女必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样,父母对子女养育的付出以及子女对父母回报就达成了一种均衡,有效解决了社会保障水平低下的年代抚育幼儿和赡养老人的问题。〔2〕但是,代际之间不仅存在密切的种种牵连,也存在冲突和摩擦,费孝通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摩擦称之为“世代之间的隔膜”,并将这种隔膜或冲突看作是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冲突,是生物和社会的冲突的一个反映。〔3〕由于在那个“长老统治”下的社会中,老年父母在社会中因掌握着物质和文化资源而具有绝对的权威,代际之间的冲突和隔膜也被掩盖在老年父母的权威和控制之下,而孝道就是支撑这种等级秩序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内在规范。孝道讲究“无违”,就是要承认父母的权力,费孝通认为父母权力的维持和社会变迁的速度有关:如果社会变动得快,‘父不父,子不子’的现象就会发生,父母权力也会随之缩小;如果社会变动得慢,父母权力也就更有势力。〔4〕因此,代际之间的绵延和隔膜会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和社会标准的更替而有所变动。正如费孝通所言,社会曾把亲子关系密切地加上种种牵连,但是,文化的不断变化,使得加上的牵连又得用血泪来丝丝切断。〔5〕

从费孝通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的代际关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等级秩序原则,就是作为家长的父母是权利的主宰,作为家庭成员的子女要服从、服务于家长,自觉维护父母的权威,因此,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人格、社会地位及其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不平等的;另一个是均衡互惠原则,就是说代际成员的来往取予之间从总体和长线来看是均衡互惠的,表现在代际抚养与赡养、哺育和反哺方面的付出和反馈是均衡的。这两个原则都以家庭的稳定延续为最终目的,并通过父母对子女的教化、控制的权力和方式得以实现,从而将代际之间的隔膜和冲突掩盖起来。然而这两条原则却有着内在的张力,等级秩序原则强调父母的至上权力和资源控制,均衡互惠却强调代际之间的平等交换和互惠合作。〔6〕正如费孝通所言,传统社会的稳定不变使得两个原则还可以共存,代际关系在表面上看起来还比较和谐,而在当下急速变迁和流动的现代社会,二者之间的共存关系必然会遭遇挑战,代际之间的隔膜和冲突也会逐渐从隐性向显性转化,代际之间的均衡可能被打破。

目前,中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以及代际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近数十年来的中国社会转型和变迁的图景显示,作为家庭关系的重要维度,代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乡村社会,代际之间的不平等和代际紧张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形式广泛存在,养老问题面临挑战。〔7〕我国现在的代际关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呈现什么样的局面,有什么变化,如何解释这种变化,并向什么方向发展等等,成为近年来学术界所关心的重要议题。

二、现代化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政策和市场经济结构的引入,许多研究试图弄清社会变迁和家庭变动之间的关系,因此,大多数研究采取了现代化理论的方法论,假定传统与现代存在一定的对立,家庭的发展与变迁与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有一定的关联。①唐灿.最近十年国内家庭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经验.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jtyxbyj/t20070313_11182.htm.2012-2-14家庭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古德在他关于家庭变迁的经典著作《世界革命与家庭模式》中指出,在迈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扩展式的家庭关系纽带将被弱化、传统的家庭形式将变得更为松散,核心家庭将成为独立的亲属单位,家庭将经历从扩大的血亲家庭制度向夫妇式家庭制度的转变。这种夫妇式家庭将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满足个人主义和平等主义的价值观,造成个体服从家庭整体利益的传统的家庭关系被瓦解,因此,个人与扩大亲属制度相联系的义务关系同时被削弱。〔8〕应该说,许多关于代际关系的实证研究都在试图同上述理论对话,研究表明,我国的代际关系变动与现代化模式相一致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

社会转型期,巨大的人口状况转变使得我国城乡家庭的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生育率下降的累积效应使家庭户规模有较大幅度下降。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是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一个明显的指标就是家庭中子女数量的减少。一般地认为,子女数量的减少导致子女要赡养老人的人数增加,子女的负担加重,家庭的养老功能会得到削弱。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中国的完全与不完全核心家庭加在一起占总户数的67.3%,核心家庭户逐渐成为中国家庭户类型的主体。〔9〕按照现代化理论,在工业化过程中,传统的扩展性家庭正逐渐趋于向夫妇式核心家庭转变,这种现代夫妇式核心家庭强调个体的价值高于家族的延续,并注重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平等。核心家庭成为主导模式,老年人在传统联合型家庭生活的可能性减小,这意味着他们可获得的社会资源减少,同时,人口外流降低了子女和老年父母共同居住的可能性,〔10〕子女对老年父母生活照料大大减少了,因此,家庭对老年人的持续供养能力可能进一步被弱化。〔11〕徐安琪对上海的调查发现,随着家庭结构的核心化,纵向的亲子关系单轴已让位于横向的老少夫妇并行的双轴,长者为尊、家无二主的父权家长制已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夫妇关系成了维系家庭的第一纽带。同居共财、合灶同桌的习俗日渐为经济独立、伙食自理的方式所替代,“有分有合、分而不离”已成为直系家庭所普遍遵循的互动原则,亲子之间互动更加民主化,增加了理解、宽容和取长补短的融合,代际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将显性化,但在撞击、磨合中更加民主、平等。〔12〕

(二)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减弱

古德认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存在三个方面的过程使得父母对家庭的控制减弱:一是人们通过就业挣得工资,而不像过去依靠土地谋生,而土地往往掌握在年长的父母手中;二是工业经济追求效率和能力,不像过去要关注对家庭的义务;三是市场经济中的工作岗位使得人们有作为个人而不是作为家庭成员谋生的可能性,这些使得子女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减弱。〔13〕在我国传统社会,以土地为生产资料的农耕劳作是绝大多数家庭成员的职业,父母对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支配权,使得子女不得不依附于父母,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控制权。解放以后的三十年特别是集体化时期,土地由家庭私有变成集体所有,家庭所需要的消费品从由直接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劳动所生产或交换所得,变成统一由生产队分配。集体实行工分制,虽然按照家庭成员参加集体生产的劳动公分所得分配实物,但是,实际所得却是以家庭为基础的户为单位交付的。也就是说,一家的成员所得工分在一起合算,然后将其所得交给家长,并不直接交给劳动者个人。〔14〕因此,集体化时期,家长虽然不再掌握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但是,实际的分配方式仍然使他们对家庭成员具有一定的控制力。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父系父权制在中国已经失去存在的基础,长者的权力大幅度削减,与此相应,下一代的权力和权利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15〕父母对家庭内资源的控制权削弱,这不仅包括失去了对子女经济收入的控制力,还可能包括对子女婚姻控制力的下降。随着家庭收入格局的改变,父辈对子辈的控制逐渐减弱,家庭内部的成员关系也从过去的“主从性人际关系”逐步向“平权性人际关系”转化〔16〕。肖倩认为,代际权力关系的变化导致代际回报原则的变化,对代际之间的赡养关系产生了直接影响。〔17〕刘桂莉则进一步指出,当子代在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方面不必完全依靠父辈和家庭的传承和支持,而可以依靠个人的努力和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取得成功,代际关系容易变得松散疏远。〔18〕此外,当子辈独立性越来越强,父辈的权威日益消失,代际关系不仅受到空间上日益分割的影响,还受到利益离心化的影响。〔19〕

(三)人口流动拉大了亲子间的差距

古德认为,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离开家庭和土地,使得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模式,老年人在传统联合型家庭生活的可能性减小,这意味着他们可获得的社会资源减少,而代际支持资源减少最终会导致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降低,这将对缺乏固定收入保障和社区服务支持的老年人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20〕此外,人口外流减少了子女和老年父母共同居住的可能性,子女与父母分开居住的情况增多,当子女无法在家赡养老人时,其对老年父母生活照料增加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因此,家庭对老年人的持续供养能力可能发生变化。宋璐等认为,缺乏自身资源的老年母亲并没有从子女外出带来的经济收入增加中获得比老年父亲更大的收益,老年父母只好付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以增强子女的养老能力,巩固与子女的养老契约而得到补偿性回报,这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使得他们的福利和健康状况恶化。〔21〕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对核心家庭和个人价值的关注会淡化迁移者的“孝”的观念,在城市生活越久的人,就更加关注独立和平等,这加快了他们自身思想意识的转变,从而导致他们的传统赡养责任感不断弱化,最终影响到他们对老年父母的经济支持,也使得老年人自身的养老观念发生转变。〔22〕因此,传统的老年学理论认为,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外流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家庭结构和居住距离的变化,这直接和间接削弱了家庭的养老功能。〔23〕。

(四)社会福利的挤出效应

现代化理论认为,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保障政策的发展在一定层面上削弱了人们对亲属网络的依赖程度。①唐灿.最近十年国内家庭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经验.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jtyxbyj/t20070313_11182.htm.2012-2-14在农业社会,国家无力负担庞大的养老支出,而是将责任托付于家庭,并对家庭养老予以合理化、规范化,这样,在国家和社会的保障水平比较低下的时代,通过家庭内部的赡养来解决养老问题。而进入到工业社会,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有了一定的能力来支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建立覆盖面广、层次较高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徐征等认为,养老的社会保障政策会给代际关系带来负向的影响:成熟的社会福利系统对代际关系的影响是负向的,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推行将削弱实际上已经存在的非正式保障安排的基础,优越的保障政策代替家庭向老年父母提供经济支持和服务,就将家庭的责任推向一边,弱化了代际之间的相关性。〔24〕张航空等通过上海的实证研究发现,随着城市老人养老金的增加,代际经济支持会被养老金挤出,但是,这种挤出是有限度的,子女的代际经济支持不会被全部挤出。也许是由于国家在这个方面承担了更多的责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际经济支持减少,子女的代际经济支持更多地成为一种象征性行为。〔25〕

(五)文化价值变迁

在传统自然经济时期,生产技术和相关的知识经验的进步都是在漫长的生产实践的积累基础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其缓慢。在家庭中,老年父母支配着家庭的生产生活活动,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对生产生活进行指导,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价值。靳小怡等认为,即使老年父母在年老力衰不能再参加生产劳动时,凭借其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人生阅历,仍可以对子孙后代的生产和生活进行指导和监督。然而,进入到工业社会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社会流动的加速,许多过去的经验很难适应和满足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因而失去了传承的价值。〔26〕现代市场经济都是以平等竞争为基本原则的,相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老年父母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等种种因素的变化,很难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变化。因此,老年人在生产生活上的优势与权威逐渐消亡,其地位和社会经济价值都急剧下降。〔27〕与此相伴随的是,原来维持亲子关系的一套价值体系——孝道也逐渐衰落。阎云翔认为,国家力量的渗透推动了农村家庭私人生活的转型,家庭从亲属关系的结构中分离,同时,市场经济变革过程中引进的一系列价值观使得传统的支持孝道的机制,如宗族社会组织、家庭私有财产、法律宗教信仰等受到了根本的冲击,父母身份和孝道日益世俗化,才有了今天的养老危机。〔28〕贺雪峰认同阎云翔对市场经济作用的强调,他认为当前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社会流动、信息传播及国家权力向农村的渗透,使得现代性因素全方位进入农村,并因此改变和重塑了农民的价值观,改变和重建了农民行动的结构性条件,使得人们的行为逐渐理性化,代际之间的均衡被打破。〔29〕陈柏峰则将孝道衰落作为农民本体性价值坍塌的表现,认为正是因为人们本体性价值的削弱,生活的责任意识大为弱化,代际之间的均衡被打破,才出现大量的老人自杀现象。〔30〕

总之,现代化理论的中心观点是:引起社会由乡村的、农业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向城市的、工业的体制进化的过程,同时也引起老人在社会中所占据位置和对老年人敬重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被认为是朝着不利于老年人的方向发展的。〔31〕正如Cowgill所指出的,现代化的设置倾向于削弱老年人的地位,而促使老年人地位下降的主要因素包括作为地位资源的土地的重要性降低、扩展式家庭重要性降低、人们在不同地区流动性增加,以及迅速变化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32〕我国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同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相类似的现象,如家庭结构的核心化,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减弱,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等,因此,现代化理论在一定层面可以解释我国的代际关系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丰富性和特殊性,代际关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又出现与现代化理论不一致的地方。

三、现代化模式的偏离

现代化理论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转变,带来了核心家庭的增加,扩展式家庭的重要性降低,职业流动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家庭的凝聚力弱化,代际之间的密切关系受到冲击。但是,我国社会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相比西方社会更加丰富、特殊,价值观和经济发展水平也同西方社会有很大差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家庭代际关系有其不同于西方的特征。左际平认为,中国家庭内部的问题要比建立在西方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西方理论要复杂得多,中国的家庭问题要放在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中去探索、研究。〔33〕在现实中观察到的代际关系,与假定的现代化模式不相符合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家庭保障功能延续

李银河在剖析一个家庭内部关系历史性变化的个案中指出,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中国家庭与西方家庭之间的区别会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二者最终将趋于一致。〔34〕按照现代化理论,当核心家庭成为主导模式,传统的扩展式家庭的重要性降低,老年人在传统联合型家庭生活的可能性减小,子女和老年父母共同居住的可能性减小,对老年父母生活照料增加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因此,家庭对老年人的持续供养能力可能进一步被弱化。〔35〕但边馥琴和约翰·罗根通过比较中美家庭代际关系的异同指出,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家庭没有失去它独特的作用,仍然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家庭关系随现代化的进程而减弱;同时,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证明中国的家庭趋向美国化,相反,中美家庭间不仅没有趋同现象,反而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中国城市的父母与成年子女 (特别是已婚子女)同住的情况始终比较普遍,而在美国却不多见等。他们认为,现代化可能仅仅是缓慢地改变家庭代际成员间共同居住的形式,即使中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中国家庭代际之间的紧密联系、家庭的社会保障功能也不会消失。〔36〕

(二)人口流动影响有限

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进程中职业外流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家庭结构和居住距离的变化,这直接和间接削弱了家庭的养老功能,这对老年人是不利的。但是,Mason认为,虽然人口迁移可能会侵蚀家庭代际支持,但人口外流所带来的人均收入的提高可能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福利状况,使他们通过个人财富的累计或收入转移获得更高程度的经济独立,还可能从富裕的子女那里得到更多经济资助。〔37〕宋璐等的研究发现,劳动力外流使子女对老年父母经济支持增加的可能性上升,而且子女外出降低了子女间以及子女与老年父母间产生摩擦的可能性,赡养老年父母的责任分工在留守和外出的子女之间进一步明确,提高了其对老年父母增加情感支持的可能性,促进了代际间的感情亲近程度。〔38〕另一方面,虽然职业外流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受到冲击,养老的观念可能发生变化,但Yuan认为,年轻一代也会更加注重独立和平等,可能会接受西方赡养老人的观念,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平等、和谐。〔39〕此外,儒家孝文化在中国持续了几千年,赡养老人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在内的责任要求和自主意识,〔40〕我国法律对家庭养老的认可,以及家乡传统的观念和舆论也会影响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因此,有学者认为,人口流动对人们的影响非常有限,他们只是部分地吸收了城市有关代际关系公平和个人独立的文化,人们的孝顺观念并没有因为外出而发生明显的变化。〔41〕

(三)社会福利的挤进来效应

社会福利虽然会给代际关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也可能带来正面的作用。世界银行在1994年提出的“挤进来”假说认为,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供给,使得老年人在能够保障最低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拥有更多的资源,可以与子女进行各种形式的协助和支持。〔42〕与子女之间的给予或接受的互惠程度越大,就越能够为持续性的合作和义务提供稳固的结构性支持,有助于加深亲情,增大代际之间的亲近机会。社会保障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家庭责任呈负向关系,但在家庭内部,它有助于增大代际之间的亲情和互爱。怀默霆通过保定和台湾家庭中的赡养义务对比发现: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惯例为老人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使得他们不必依赖子女。虽然子女提供的是辅助性的赡养,但社会主义的惯例使得多数子女乐于住在父母身边,随时可以并乐于提供代际支持,代际交换更为平衡,父母对于所获得的子女的赡养以及子女所表现出来的孝敬程度都表示满意,但是,1994年制度保障的惯例发生变化,使得老年人的晚年安全感受到了威胁。〔43〕

(四)文化变迁的差异性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结构与文化都发生了变迁,孝道衰落,礼治秩序趋于消解,使得家庭养老正在失去强有力的文化支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一些研究者将孝道衰落视为社会的伦理危机,并以此来解释代际关系所面临的挑战,〔44〕〔45〕宋丽娜则反对将孝道衰落作为农村伦理危机的体现,她提出“观念沟”的概念,认为两代人之间并不享有共同的价值和道德体系,更多的是生活方式以及观念上的差异,因此,子女不孝并不意味着代际关系的紧张。〔46〕刘汶蓉对子女的孝道观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孝文化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代际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对工具性的代际支持影响有限,因此,由孝道衰落来探讨代际关系的变化仅仅涉及观念层面的原因,当前城乡代际失衡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孝道的衰落。〔47〕此外,贺雪峰认为,不同地区传统文化、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状况不同,在现代性冲击下,不同地区因其内部结构的差异而反应不同,因此,代际关系在全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性质。〔48〕这就涉及地方性知识的作用。杨善华等曾提出“社区情理”的概念,他们认为,社区所蕴含的地方性知识直接影响和规制了赡养者和被赡养者的养老观念、养老标准及他们对某种养老方式的选择,生活在社区中的农村老人的子女采取的养老方式和所执行的养老标准,只要是社区中大多数人所同意并奉行的,都可以被认可。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其他地方可能被老人和社区指责为“不孝”的行为,在当地却被视为是正常的,或者说不构成“不孝”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养老被社区和家庭消解,就不会构成“养老问题”。〔49〕

总之,由于我国自身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丰富性和特殊性,中国的代际关系要比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西方现代化理论要复杂得多,现实中的代际关系往往与假定的现代化模式并不相符,而显示出更多传统的特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我国的代际关系确实发生了变化,至于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向什么方向发展,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四、讨论与展望

代际关系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现象,它总是嵌入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仅仅将研究的视角和问题局限在一个有限的方面,而对代际关系所嵌入的外部宏观社会环境缺乏关注是不够的。20世纪后半期,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转型,家庭规模和结构小型化、核心化,特别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拉大了亲子间在地理和社会方面的差距,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减弱,社会福利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人们对亲属网络的依赖程度,以及文化的变迁使得我国家庭代际关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相比于年轻一代,老年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社会经济价值急剧下降,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变迁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支持逐渐由以文化为主的模式向以行为为主的模式转变,愈来愈成为一种“非强迫性、非规范性、以家庭个体能力自愿选择的行为模式”〔50〕。现代化理论由此认为,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老年父母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的敬老文化发生变化,是朝着不利于老年父母的方向发展的。而我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家庭结构的核心化趋势以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等现象都契合了现代化理论和模式,因此,现代化理论在一定层面可以解释我国的代际关系变动。

但是,我国社会的转型并非简单的由计划经济体制直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或者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接替代计划经济体制,而是呈现出两种经济体制的社会机制的共生,与此相联系的两种体制下的社会生活、组织方式以及社会文化模式共存的局面。〔51〕因此,我国的代际关系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共生的现象,从而出现与假定的现代化模式不一致,而更符合传统的特征,这使得我国的代际关系要比西方社会更加复杂。就代际关系未来发展方向,贺雪峰认为,随着子女与父母关系的疏离,父母的思想意识提高,他们会降低对子女孝道的预期,两代人在责任和义务分割方面将会有更多的理性和计算,结果就是代际之间的平衡关系经历在一段时期的非平衡之后,将会达成新的均衡,但是,这是一种类似西方“接力”的平衡,相对理性及较少奉献。〔52〕但也有学者指出,虽然我国家庭的核心化趋势同西方家庭的发展进程类似,从家庭结构到家庭关系再到家庭文化,已经越来越远离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但从亲子关系看,其哺育和反哺的关系依然与西方以个人主义为基调的家庭关系存在巨大差异,费孝通关于西方家庭的接力模式和中国家庭的反哺模式的概括仍然适用。〔53〕由此可见,我国代际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社会结构转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代际关系研究带来了挑战。不管研究和争论的结果如何,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前提:西方理论是不能完全解释我国的具体问题的,对当前代际关系的研究必须放在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中去探索,从本土化的实践出发去建构自己的理论。

〔1〕〔6〕〔31〕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54-277,260-261,695.

〔2〕〔14〕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6).

〔3〕〔4〕〔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6-210,76-80,190-210.

〔7〕张婷婷.社会转型与乡村代际关系研究:基于文献的述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3).

〔8〕〔13〕W.J.古德著.家庭〔M〕.魏章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68-276,268-269.

〔9〕唐灿.中国城乡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J〕.浙江学刊.2005,(2).

〔10〕曾毅,李伟,梁志武.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1992,(2).

〔11〕〔20〕〔23〕〔35〕张文娟,李树茁.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8).

〔12〕徐安琪.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1,(2).

〔15〕王金玲.非农化与农民价值观的变迁.〔J〕.社会学研究.1996,(4).

〔16〕沈崇麟,杨善华,李东山主编.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21.

〔17〕肖倩.农村家庭养老问题与代际权力关系变迁—基于赣中南农村的调查〔J〕.人口与发展.2010,(6).

〔18〕刘桂莉.眼泪为什么往下流?—转型期家庭代际关系倾斜问题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19〕周祝平,等.城市化加速和体制转轨背景下的代际关系研究〔J〕.中国老龄研究.2004,(3).

〔21〕〔38〕宋 璐,李树茁.劳动力外流下农村家庭代际支持性别分工研究〔J〕.人口学刊.2008,(3).

〔22〕宋璐,李树茁.当代农村家庭养老性别分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31

〔24〕〔42〕徐征,齐明珠.代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建立正向的代际关系〔J〕.人口与经济.2003,(3).

〔25〕张航空,孙磊.代际经济支持、养老金和挤出效应—以上海市为例〔J〕.人口与展.2011,(2).

〔26〕〔27〕靳小怡,李树茁.中国社会转型期老年人生活状况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2).

〔28〕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龚小夏译〔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50-266.

〔29〕张新梅.家庭养老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假设推导〔J〕.人口学刊.1991,(1).

〔30〕姚远.血亲价值论:对中国家庭养老机制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科学.2000,(6).

〔32〕〔44〕Cowgill,Donald & Lowell Holmes.1972.Aging and Modernization.New York:Appleton Century Crofts.

〔33〕左际平.从多元视角分析中国城市的夫妻不平等〔J〕.妇女研究论从.2002,(1).

〔34〕李银河.一爷之孙—中国家庭关系的个案研究〔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190-192.

〔36〕边馥琴,约翰·罗根.中美家庭代际关系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2).

〔37〕Moson,K.1992.Family change and support of the elderly in Asia:What do we know?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7(3):13-32

〔39〕Yuan,F.1987.“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Chinese elderly in families and society.Aging China:Family,economics,and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ransition”.In J.H.Schulz and D.D.Friedmann(eds.)The 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Washington D.C.

〔40〕〔41〕张烨霞,靳小怡,费尔德曼.中国城乡迁移对待机经济支持的影响: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7,(3).

〔43〕怀默霆.中国家庭中的赡养义务:现代化悖论〔J〕.中国学术.2001,(4).

〔45〕〔48〕贺雪峰.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相关关系:对当前中国农村严重伦理危机的讨论〔J〕.开放时代.2008,(3).

〔46〕宋丽娜.农民的“观念沟”—从孝道衰落说起〔J〕.古今农业.2007,(4).

〔47〕刘汶蓉.孝道衰落?成年子女支持父母的观念、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青年研究.2012,(2).

〔49〕杨善华,吴愈晓.我国农村的“社区情理”与家庭养老现状〔J〕.探索与争鸣.2003,(2).

〔50〕姚远.对中国家庭养老弱化的文化诠释〔J〕.人口研究.1998,(5).

〔51〕刘平.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7,(1).

〔52〕贺雪峰.农村代际关系的变迁—从“操心”说起〔J〕.古今农业.2007,(4).

〔53〕李银河.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的变迁—基于兰州的调查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1,(1).

猜你喜欢
代际子女养老
养老生活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