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记叙文的选材

2014-08-15 00:49朱锦娟
中学语文 2014年21期
关键词:选材记叙文文章

朱锦娟

多年担任江苏省高考阅卷组组长的何永康教授,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表达了对考场记叙文的偏爱。有过高考阅卷经历的老师也有这样的感受:会不自觉地爱上记叙文。文体本无高下之分,但是从立意、语言、卷面等方面难分上下的两篇文章,因为文体不同,往往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记叙文胜出的比例要高很多。所以,很多备考的学生开始了记叙文写作的追求之路。

但是,这条路并不好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的匮乏这只拦路虎首先让许多学生寸步难行。在记叙文的选材中,“亲情”是首选,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写任何文章,只想到亲情的话,那么问题就大了。面对选材相对单一的情况,许多阅卷老师呼吁:学生必须开阔视野,加强对生活的体验,选材力求趟出亲情的浅水区。如何开阔?如何加强?苍白无力的呼吁应者寥寥。笔者认为,记叙文的选材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从不同角度体现考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能力,对社会上一些现象的理性判断能力,以及对自然、文化等方面的鉴赏领悟能力。选材的高下,往往决定了立意的高下。本文拟就记叙文选材这个角度谈谈几点看法。

一、动、植物篇 我们的阅读与写作无非围绕三大主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自然给予我们人类的财富是“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而自然赐予我们的材料也一样是不会枯竭的。构思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对细节描写的要求较高,所以必须选定一个载体,这时某一个动物或植物是首选。例如以“尊重”为题的一篇文章这样写道:

……那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积储满泪水,眼角的眼垢凝成了两小颗琥珀;天然生就的一双重眼睑在没有风沙的场馆中无助地眨着;或许原本该是厚重光滑的皮毛,在此地的潮湿温润中开始脱落,裸露出如同树皮一般苍老的皮;还有那耐饥耐渴令人称赞的双峰,竟然被吃喝无忧的日子风化成浅浅的笔架子;那有着厚实肉垫的足只能在冰冷光滑的地板上无力地跺着……

心里一紧,变得疼痛起来。

……人自以为万物之灵,但若没有对万物基本的尊重,又如何称得上是自然之灵?

我只能侧目,我无法与它对视,亦无法予它应有的尊重。

同时我们失却的是对自然的尊重。

这篇文章在乞丐、清洁工、农民工等选材中脱颖而出。文章借对关在参观场馆中的骆驼的叙写,关注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动物生活的处所本应在野外,如今,却被羁押在笼子里,这让动物失去了尊严。而让这成为事实的是,我们人类失却了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

传神的细节描写让文章增色不少。并且可贵的是,文末点题时,由对生命的尊重引申到了对自然的尊重,升华了主旨,深刻了立意。于几千份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也是自然的了。

二、文化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艺术方面的,音乐、画画、舞蹈、戏曲、摄影、乐器等等;手工艺方面的,糖人制作、麻鞋制作、瓷器制作、磨剪刀等等;饮食方面的,茶、酒、粥、地方特色菜等等;建筑方面的,古城、古亭台、都江堰等等;还有武术、棋、书法等等。如果某一考生能积累以上两个文化方面的材料,信手拈来,往往取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要求写一篇 “以自己的方式”为题的文章。有一同学取材“中药”,这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载体,让这篇文章被演绎地近乎完美:

……

爷爷是乡里出了名的赤脚医生。无论是大病还是小病,只管唤了他去,把腕儿给他一挂,舌儿让他一瞅,再闲闲地搭上几句话,便可提着包了中材药皮的纸包回家去。……

这会儿,爷爷已支起了小炉子,慢慢调试着罐里的天鹅绒英,量着火候,洒着苦枳汁,时不时地又从纸包里抓着几片的甘草叶匀撒在罐里,一脸从容,满目柔情。爷爷看药罐的眼神可比看我都亲哩!……

我愣愣地听着爷爷的话,忽乎觉着厚重,隔着那细密的药雾,恰似看到了一部厚重的药书,隔着土地,隔着亲和的人文史,用自己亲切近乎于质朴的方式细细滋润了百代黎民。

取材于“文化”,很容易让人感受从文字中透露出的“底蕴”,那种借着“文化”的光而散发出来的厚重与优雅是其他题材无法比拟的。一个考生的语文素养在此类题材中,最易被肯定。

三、新闻热点篇 把某些新闻热点化为记叙文素材来构思,无疑是技高一着。既体现了新颖性,时代性;又可以体现考生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思考,很见立意的深刻。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选拔的是有思想、有责任心的人才。它希望考生能就此现象(热点),给出坚定的立场,甚至开出除救的“药方”。

也是“以自己的方式”为题的一篇文章:

……

一想到当时的场景,内心不免一阵尴尬的痛,我已忘了我哪里来的勇气,耳根子红到心里,泪水盈满眼眶,脚却坚定不移地立在那儿,执著着等着绿灯的到来。

我不怨妈妈。她只是中国13亿人口中一个平凡的市民,那“凑满一群人过红灯”中有她,我不奇怪。因为另类是要被排斥、被嘲笑的,就像当时的我一样。妈妈最终拂袖而去,留我一人,独守在红绿灯的一端。

……

对,也许现在的我的行为让众人嘲笑,划我为异类之人,但只要我的行为是对的,我就会感化他人,改变只需我们一起。用自己的方式来生活,不畏惧,不放弃,希望的曙光在不远处闪亮。

很明显,这篇文章取材于新闻热点:中国式过马路。“凑满一群人过红灯”,是这一个现象的具体表现,作者在构思时,把“妈妈”塑造成“一群人”中的一员,一个被琐事繁忙的脚步匆忙的中年妇女,很符合生活实际。而自己的做法,表明了自己对这一个社会现象的态度和立场。“我”力图“用自己的方式”去坚持自己的原则,去温暖、改变身边的每一个人,哪怕那是很微小的力量。文章不但紧扣了主旨,也表明了对某一社会热点的思考,不愧为一篇考场佳作了。

无米无法炊,这是事实。记叙文的“米”就是材料,生活是记叙文选材的最大宝藏,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很难让学生找到鲜活的素材。我们可以扩大“寻米”的范围,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我相信,真正用心选材的同学一定会写出一篇让阅卷老师怦然心动的优作来。

猜你喜欢
选材记叙文文章
记叙文阅读专练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如何写好记叙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环己烷冷液倾析器腐蚀与选材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