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说选修《长恨歌》教学设计

2014-08-15 00:49
中学语文 2014年27期
关键词:王琦瑶围炉长恨歌

周 健

一、《长恨歌——围炉夜话》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王安忆及小说《长恨歌》的梗概。2.把握小说中的主人公王琦瑶的性格特征。3.初步了解小说的“纯叙述性的语言格调”和“陌生化语言的智慧”语言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认真阅读课文节选的部分,学生合作探究小说在本段节选中表现出的语言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对于“日常”与“历史”的看法,通过“日常”来表现“历史”,表达出的“日常历史观”。

(四)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小说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对于“日常”与“历史”的看法,通过“日常”来表现历史的写法。

二、《长恨歌——围炉夜话》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语

落花流水中我们感慨逝去的年华;清风明月中我们追忆曾经的理想。白居易在他的《长恨歌》中诠释了生死缠绵的爱情,当代作家王安忆虽无意于这类凄美爱情的现代演绎,但她却在小说《长恨歌》中虚构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生活和命运,来表达一个城市的沧桑嬗变,以及她对这种嬗变的哀伤。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长恨歌》中的选段《围炉夜话》。

(二)知识积累

介绍作者王安忆及其作品。(略)

(三)小说内容整体感知

问题设计:节选文段讲述了哪些内容?教师引导提问:

1.文中有哪些人?

明确:王琦瑶、萨沙、毛毛娘舅、严师母。

2.文中围绕这些人讲述了什么事?通过他们的言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明确:说和做。说主要体现在聊吃和穿以及对吃穿的看法;做主要体现在——王琦瑶在炉边用一盘小磨磨糯米粉;萨沙往磨眼里舀米,半勺水半勺米的;毛毛娘舅摇磨;王琦瑶用石臼舂芝麻;严师母只在嘴里发指令。他们剥着糖炒栗子的壳,炒夏天晒干的西瓜子;他们围了炉子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如挑棚棚、解九连环、玩七巧板。由此可见他们的日常生活是精雕细作的、细碎的、雅致的、无聊的(或螺丝壳里的、井底之蛙式的等)。

3.文中的螺丝壳和井底就是王琦瑶他们围炉夜话的小屋子,那么小屋子外面又是什么样呢?在1957年这样一个激烈动荡的年代里,他们为什么还在固守着这样的生活?

明确:1957年的激烈动荡社会。(教师播放相关背景的幻灯片)

继续引导:他们过这样的生活,反映出他们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因为他们逃避现实,躲进自己的小天地中,固守着原有的生活的方式,缅怀昔日的生活。在那个整顿思想的年代里,屋子里的闲人们真的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吗?答案是否定的,用文中的话说就是“他们的白天都是打发过去的,夜晚是悉心过的”,他们的这种生活也只能在夜晚拿出来精心地过,白天会将他们拉回现实。

4.王琦瑶这些人过着这样一种生活,王安忆也用心地刻画这样一种生活,那么作者她的目的或者说意图是什么?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这些人生活的种种细节,又表现了怎样的内在意义?

明确:展现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王琦瑶们的日常生存状态,他们用特殊的方式来抵抗着社会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做着各种各样的吃食,聊着各种各样的闲话……这些细节的密集堆积让人们感到了殷实和富足),琐屑但却是踏踏实实、本本分分的“芯子”里的生活,正是这样一个个围炉而坐的琐屑日子,填充了时代的裂缝。可以体会到作者试图通过这样一种细密的对日常生活的描述来成就另一种抒写历史的方法。

(四)小说人物形象探究

问题设计:生活的经历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王琦瑶又会在一天一天复制的生活中变成何种样子呢?请结合节选文本和学案的相关内容,揣摩一下王琦瑶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明确:王琦瑶貌美如花,有一点点爱慕虚荣,举止中透着优雅,温婉、气质出众,骨子里有超乎常人的忍耐等。简言之,内在和外在有两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坚强与美丽。王琦瑶外表柔弱却内心坚强。在她的一生中经过几次没有结局的悲剧爱情,但是她在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开大阖中依然顽强地走出一条生路,好像再大的困难到她那里都挡不住她优雅地日复一日的生计,即使时代更迭变迁的天摇地撼在她那里也只不过是在邬桥转了一个弯,最终还是回归平静。时过境迁,王琦瑶依然做着精细的家常菜,过着用繁华旧梦的残片装点寂寞的优雅自足的生活。她的红尘琐事,她的喜怒哀乐,她的疲惫焦灼,都在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大勇气下慢慢消散,所以她能够在劫难临头的时候安之若素,处之泰然。“在经历过历史的风横雨狂之后——她终于倒地死去了,在旧上海的尸骸上又生长出一个崭新的上海”。王琦瑶又何尝不是这样,所谓“百折不挠”。

(五)小说语言品味

问题设计:请从文本中寻找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明确:

1.纯叙述性的语言格调

陈述句;第三人称;人物对话是没有引号的,是转述性的,不是直接引用对话语言。《长恨歌》的叙述节奏相近,速度均匀,小说描写世俗的生活细节繁密堆积,密不透风的语言风格让人感到充裕与满足。可以看到,作者往往只要有一个感觉或者细节的触动,密集的词藻便蜂拥而来雍容不迫,不可遏止。这使得情节的推进十分缓慢,有时甚至“语言的空间代替了故事的进度”。然而,这种叙述又不是毫无节制任其漫溢的,面对纷繁芜杂的日常生活,王安忆采取了具有概括力的理性叙述,避免造成唠叨反复的文字堆砌,完成了眼花缭乱的细节背后的理性操作,显示了其成熟的文字功力。《长恨歌》的写作在作者的创作生涯中达到了极至的状态。这种“极至的状态”可以理解为这种纯粹的叙述性的语言格调。这种叙述方式的特征就是一种华丽的、缜密的、在写实的基础上的一种夸张,即文中的社会环境、人物个性已不再是通过对话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作者的叙述语言间接地去表现。社会环境、人物语言、故事情节、人物心理等都是由叙述人的叙述语言传达出来的。

2.陌生化语言的智慧

王安忆在《漂泊的语言》中对语言的“陌生化”有所解释:“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和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要实现陌生化,不仅要有感受的‘新’、体验的‘新’,还要有语言的‘新’,陌生化是以感受与体验为基础,以语言与修辞为手段。”仅仅在课文节选的这几段文字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地体验到这种“陌生化”语言的智慧。比如:“它不看远,只看近,把时间掰开揉碎了过的,是可以把短暂的人生延长。”“他们一边说明天见,一边心里不愿意今夜结束,明天再好,也是个未知未到。今夜就在眼前,抓一把则在手中。”这两个句子中,作者通过“掰开揉碎”“抓一把则在手中”使抽象的时间达到一种具体化的呈现。又如:“暮色流进窗户,像是温暖和稀薄的液体,一切都蒙上了一层膜。”句中“暮色”与“流”的陌生搭配,把“暮色”比喻成液体,生动地描绘了暮色渐渐降临的过程。即以一种使现实陌生的方式表现现实,使作品给予读者新鲜感、奇异感、陌生感的理念观念。要求作品将现实生活中的普通语言和标准语言扭曲、变形,或者使熟悉的语言奇异化,或者使奇异的语言通俗化,使它们都偏离普通语言和标准语言而变得陌生。

三、作业设计与阅读拓展

(一)比较下面文段(1)与文段(2)有何不同?

(1)“我真傻,真的”——《祝福》/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红楼梦》/黛玉一见,便吃了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红楼梦》/林冲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水浒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水浒传》

(2)王琦瑶在炉边用小磨磨糯米粉。/王琦瑶和严师母一人一件地说,/他们的白天都是打发过去的,夜晚是悉心过的。/他们在炉边放着铁锅,炒夏天晒干的西瓜子,掺着几颗大白果。

(二)仔细品味下面语言,说出它们好在哪里

(1)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时悄然来临。

(2)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制起来,风干,等老了的时候下酒喝。

(3)他的脸好像填错了性别。

(4)战争像一架巨大的抽水机,将男人都抽到前线去了。

(三)阅读拓展

张爱玲小说代表作品《金锁记》及作品集《流言》《传奇》。

猜你喜欢
王琦瑶围炉长恨歌
《寻找獾小山》围炉点评
《奶奶今天不接你》围炉点评
长恨歌
——笔画设计
岁寒三九何处暖,围炉而坐品诗词
此恨绵绵无绝期
沪上淑媛
长恨歌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闽南年夜饭:一顿“围炉”饭的旧意和新貌
金华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