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高职药学专业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探讨

2014-08-15 00:51:35许卫锋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3期
关键词:经济区药学校企

◆许卫锋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药学系)

当前,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原经济区各地市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深层次的调整和升级,人才市场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校企合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在深度和广度上更进一步。但就目前我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施情况来看,好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还是停留在实习协议书上,校企双方未能进行实质性的合作,这就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来破解这一困局。现结合我院药学专业实际情况,对深化高职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机制进行探讨。

一、高职药学专业深化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储备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各地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也是日新月异,各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高技能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可以扩大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的储备,提升中原经济区人才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高职药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药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医疗、制药、药品营销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药学人才,只有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学校师生与专家技术人员紧密结合,才能保证高职药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积极深化校企合作,才能促进高职药学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3.高职院校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经济社会处于不断演变之中,院校竞争更是日益激烈,因此各高职院校为了发展壮大自身办学实力,都认识到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性。而校企合作除了可为高职院校学生实训、实习提供良好的平台外,还可使高职院校通过与社会企业在智力、技术、设备等资源方面实现共享和互补,增强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迎合市场发展和人才需求,从而办出特色,走势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高职药学教育校企合作可供借鉴的主要实践模式

1.“顶岗实习”模式。指高院校学生在学校完成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接受基本的专业技能培训后,进入到企业内部,在对口的工作岗位上,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行的实习。通过毕业之前的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制药企业生产实际相联系,从而发现自身知识不足,并且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当前,“顶岗实习”模式在我省高职药学类院校中被广泛应用。通过顶岗实习,一方面,可使药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增强高职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制药企业短期用工的困难,达到企业、院校、学生共赢的目的。

2.“订单式”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制药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双方在人才、智力及设备等方面合作共享,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该模式以校企密切合作、互利互惠、互相信任为基础,较好体现了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这种模式对于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素质、职业素养素质,解决学生就业难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科产结合”模式。“教科产结合”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要素优势,校企双方组成科研团队,共同搭建研究平台,就企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瓶颈展开技术攻关,形成院校智力、人才优势服务于企业的实际生产,企业资金、设备服务于院校的科研实验的良好局面,将科研作为合作办学的重点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科研使校企双方合作更加紧密。

三、高职药学教育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探讨

1.完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通过规范立法来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任务比较艰巨,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和组织协调职能,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在制定法律时要注重提高配套法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便将其落到实处。法规要注意奖惩方式的结合,不仅要明确企业不履行合作协议所规定义务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而且要通过减免企业税收、同等条件下使合作企业优先获得项目资助等措施,鼓励企业参与。此外对合作方式、监督评价、效果审核等事宜也要进行完善。

2.高职院校应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协调校企合作有序进行

高职院校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建立政、校、企之间的校企合作发展长效机制。制定《校企合作组织职责与考核办法》,明确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同时对校企合作运行过程中的相关事宜加以明确规定,如学校的资金投入、人员安排、学生数量、合作项目、合作方式等,企业的设备、资金和岗位支持、相关的福利待遇等,这些均需要予以明确和细化。

3.更新理念,提高校企双方的合作意识与动力

鉴于校企双方缺乏足够的合作意识和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故激发校企双方的合作意识和动力尤为关键。这就要求在完善校企合作法律政策日和加大宣传力度的基础上,以理念更新和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督促学校强化主动服务和竞争意识,督促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对学校而言,应邀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根据企业发展动态和实际需求来设置专业,并且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方向等;对企业而言,要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意识。应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企业也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最终受益者,从而积极主动地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

四、结语

总之,高职药学专业深化校企合作需要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三方面通力合作,在完善法律法规基础上,更新理念,规范校企间信息沟通机制,加强双方的信息交流,使校企合作流程更加规范和完善。这就要求高职药学类院校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时间,从制度模式、运行管理等多方面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以此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区药学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药学进展(2014年3期)2014-03-20 16: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