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换比较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2014-08-15 00:49毛凤山
中学语文 2014年1期
关键词:冷雨句式文本

毛凤山

[作者通联:浙江奉化中学]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品味文本语言魅力时,会让学生思考句中“泻”字的表达效果。他们往往会提示学生,一般情况下你会用什么词,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把“泻”字换成“照”字,比较一下两者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细细分析这一教学过程,发现包含了替换和比较两个程序,所以笔者称之为“替换比较法”。

这一方法与以往很多教师提出的“比较法”的区别在于,前者往往是运用两个现成的素材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后者则需要创造性地寻找合适的素材来替换文本中的素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比较。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这一方法如果运用恰当,在解决学习难点的时候,往往可以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语言表达的效果,感受到作者写作思路的个性化,甚至较为准确地把握文本的主题。

一、在鉴赏语言过程中的运用

1.体会关键词表达效果

苏教版必修一收入了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文章在描写江南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时,运用虚写,用写意的笔法,描绘出茅屋中酒客夜饮的悠闲境界,其中有:

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质疑这里“一味红黄”的表述是否妥帖,教师是照教参里的说明照本宣科呢,还是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呢?笔者在教学过程将问题分解成——“红黄”在句中指什么?你将会用什么修饰词?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很多学生在结合语境的基础上了解了“红黄”的内涵,又在教师的提示下明白“红黄”还是一味中药;将他们提出的修饰词“一抹”和“一味”进行比较,师生达成共识:“一味”有利于读者由色彩联想到中药,同时新颖别致富有个性。

苏教版必修四《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有: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很多教师可能会提问:这里的“停止思想”有什么深刻含义?这对高一的学生,尤其是部分基础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教师将问题设计成——能否把这里的“停止思想”换成“停止呼吸”或者“心脏停止跳动”呢?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学生会将教师给出的选择项和原文的词语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发现,“停止思想”更能突出马克思“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身份,更能表现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敬仰和对他逝世所感受到的痛惜之情;而“停止呼吸”或者“心脏停止跳动”则使死者流于一般化,不能更好地适应语境要求,不能更准确地表达恩格斯的情感。

很多诗人、作家是非常注重炼字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非常注重语言表达,有妙手偶得,也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刻意为之。它们的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运用了某种修辞、表达了丰富的含义、抒发了作者某种情感、刻画出事物的特点、符合特定的语境要求、新颖别致而个性化等方面,通过替换、比较,能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语言的表达效果和魅力之所在。

2.体会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

苏教版必修五《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第四章写到“三一八“惨案时,用了两个极为简短的段落: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为了让学生体会不同句式的不同表达效果,笔者在组织学习时,让学生思考,如果让他们来写将怎样表达。结果,很多同学表示会将这两个短段合并成一节,甚至将逗号都取消。那么两者到底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呢?师生通过比较,再利用诵读结合语境分析,发现这里的短句、短段,突出了反动政府和御用文人的卑劣无耻,强化了鲁迅的愤怒和痛恨。

有些教师抱怨学生在习作中语言句式呆板,缺乏变化;语言苍白,缺乏情感。这种写作语言的不足,和不熟悉句式的表达效果,不能娴熟的综合运用多种句式是有关系的。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应该有敏锐的“语言意识”,使语文的“语”落到实处,时时给予学生语言揣摩和实践的机会。

3.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

李荣启老师的《文学语言学》中提到:一个作家成熟与否,主要不在于他创作出多少作品,而在于他是否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个性风格,其中主要体现为语言风格。在学习某些名家的文学作品时,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语言风格呢?

在学习《听听那冷雨》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余光中先生的语言风格,有些教师可能直接让学生概括语言特色,有些可能拿同一板块的《荷塘月色》来比较。那么,是否可以让学生写一段雨景文字,然后和文本中相关文字比较呢?我们可以选这一段落的文字: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下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沐浴之后特有的腥气,也许那尽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那腥气。

直接概括的话,一部分学生会觉得思维没有着力点,而拿自己的写作语言与余光中先生的语言相比较远比朱、余两人作品的比较更能激发兴趣。通过比较,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习作中没有运用欧化句式、刻意追求音韵美、节奏美的语言特点,而这些特点恰恰是余光中散文语言华丽风格的具体体现。通过知人论世,学生会发现这种语言风格的形成和作家个性、民族因素和个人经历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归纳的四个要素相契合,即“才(才能)、气(气质)、学(学识)、习(洗染)”。

二、在梳理文章思路过程中的运用

《褚树荣评课实录》一书中引用了这么一个案例: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鼓励学生想象自己是出席大会的江泽民总书记,面对几万听众,在发言时准备讲哪些内容。在经过众多学生设想、补充完善后,然后与课文相比较。在教师创设情境后,学生的创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了,而比较又引导了学生理性思考,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笔者在组织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时,也让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设想自己是鲁迅,将怎样撰写这篇文章,大致会写到哪些要点,然后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比较。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构思能力,也提高了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更是在比较过程中发现了差距。同学们发现课文中不仅有对刘和珍的回忆纪念,对惨案过程的回顾,有对敌人的愤恨,还有对这次惨案的评价,对人们怎样进行斗争的理性思考和指导。而评价和指导恰恰体现了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的思想高度,往往是同学们所还不具备的。

三、在把握文章主旨过程中的运用

在学习苏教版必修二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篇文章时,很多同学对文本的结尾——“‘牛奶’,我喃喃地说……”表示费解。

笔者提示学生,把“牛奶”换成“ipad”如何?学生都笑了。

换成“阵亡将士纪念碑”如何?结果他们陷入了沉思。

让学生把“牛奶”和“ipad”“阵亡将士纪念碑”进行比较,他们发现了教师替换意象的用意,“牛奶”和“阵亡将士纪念碑”这两个意象在上文出现过,因此有呼应前文的作用;而“牛奶”这一意象出现于战前主人公在学校门房喝牛奶抽烟这一情节,是和平安宁生活的象征。因此,小说结尾失去了双腿和一条手臂的主人公的一声“牛奶”,实际上表现了“我”对往日和平生活的留恋和向往,是“我”由悲惨的现实发出的反对战争的声音,表现了战争对人的摧残,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罪恶,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在学习《听听那冷雨》时,很多同学对作者引用蒋捷《虞美人》的用意不是很理解。笔者就让学生回忆写雨的相关诗词,最后选出唐朝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宋人柳永的《雨霖铃》和曾畿的《苏秀道中》来替换课文中的素材,然后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发现所选的诗词虽然同为写雨,前两首写秋雨,分别表现了怀才不遇的伤感和惜别之情,第三首则是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与课文中所要表现的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了一层凄迷了”的韵味完全不融合,也难以体现浓浓的沧桑感。其实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已经初步把握了文章的主题,那就是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以及人生沧桑。

叶老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替换比较法就是基于这种教学思想的一种有益尝试。当然,阅读教学的方法应该是多元且综合运用的,替换比较法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猜你喜欢
冷雨句式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清平乐·初冬夜半惊雷
相见欢·无聊独自彷徨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卜算子·清明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立冬
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