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研究

2014-08-15 00:49王定军
中学语文 2014年36期
关键词:探究性探究语文

王定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倡导学生进行“合作、自主、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了语文教学和学习的新方法和新策略。“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尝试进行多种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使探究性学习落地生根,开出美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呢?

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长期存在的接受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早已习惯“填灌式”的学习方式。因而当新课程倡导转变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时,大部分学生有明显的不适应感,他们不想探究、不愿探究,还是习惯于老师的“满堂言”,缺少积极主动探究的兴趣。

因而,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做促使教学方式转变的推进者,做促使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推动者。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更是责无旁贷,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内容,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把学生思维激活,把课堂教学搞活,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性教学氛围。譬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向青春举杯”专题中的食指《相信未来》,教师就完全可以摆脱过去侧重诗歌分析的教学思路,可围绕“活动体验”和“问题解决”两个维度设计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参与到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来。要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读”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形成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要以“问题”为手段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置问题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探究,实现自主学习,“相信未来是否意味着当下现实的残酷,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现实残酷的内容?”“食指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怎么去面对的?”等问题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走进作者、融进诗歌中去,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去把诗歌抒发的情歌内化为一种阅读体验。

二、培养质疑精神促探究

清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质疑善问,既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更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更可促进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释疑的过程,学生敢于质疑,产生疑问才会主动去探究。敏于发现问题是引发探究的起点,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就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善学好问、思考质疑的学习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才能的重要尺度。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大胆地进行质疑,进而去思索、探究。比如,在上《道士塔》一课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王道士来提出问题,“敦煌文化遗产的流失难道就是他一个人造成的吗?”“如果不仅仅是他造成的,那么悲剧性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到底谁是敦煌文化流失的真正的罪人?”一系列问题的追问,使得学生自然会去探究疑团,同时学生通过探究,认识也就自然由浅入深。再如,对于“袅袅兮秋风,洞庭兮木叶下”诗句中的“木叶”一词,学生就应大胆质疑为什么不是“树叶”一词,有了质疑,我想学生自然会去探究这两者的区别。总之,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学问”“怎样问”“怎样思考分析问题”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不要囿于答案的条条框框。哪怕学生的问题不够成熟、不着边际,也不要指责或批评,而应保持耐心逐步教会他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敢问”和“多问”。

三、搭建平台助推深探究

传统的“教与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已不再适应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当今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搭建探究的平台助推探究向纵深方向发展,在深探究的引领下取得不同寻常的学习效果,从而真正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教学课堂的开放性,给了教师充分的空间去创设平台助推探究性学习向纵深方向拓宽。苏教版的语文教材是以专题形式呈现的,那么搭建一个专题学习讨论的平台,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专题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学习苏教版教材“求学之道”专题中的两篇文章《劝学》和《师说》,教师就可围绕古代论说文的说理论证方法搭建一个专题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围绕论证方法的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探究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主张都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并结合课文内容探究运用这些论证方法的好处。再如在教授苏洵《六国论》一文时,就可以在课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要求每一小组查询资料并比较“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的异同点;总结六国灭亡的原因”,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各小组探究性学习成果的汇报和辩论。由于学生占有的资料不尽相同,加上各自理解的能力差异,学生的观点肯定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出现差异并不可怕,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就要把自己的想法呈献给大家,接受别人的批判和质疑,反驳别人的观点,不断充实自己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次探究性教学,对学生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探究性学习呢?

四、用真问题带动真探究

一些语文教学把小组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当成课堂教学作秀的手段,课堂热热闹闹,听起来叽叽喳喳,看起来舌战群儒,却给人一种为合作而合作,为探究而探究的感觉,表面热闹,本质空洞。

我们的语文教学进行探究的问题一定要是有探究价值的真问题,要用真问题带动学生进行真探究。请不要把那些不必要经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已对答案了然于胸的问题带进课堂,请把有研究价质、有一定文化内涵与意义的问题带进课堂。思考和探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思维品质的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总之,一定要用真问题带动学生真探究,否则,学生只能敷衍了事。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时代社会的发展,都在呼唤着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的出现。当然,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一定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标,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质疑的精神、搭建探究的平台、搞真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乐趣。

猜你喜欢
探究性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历史开放探究性试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