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化学教学与医学课的联系

2014-08-15 00:44:25匡煜华
职业技术 2014年6期
关键词:医学生习惯化学

一、重视化学与医学在理论知识中的联系

学生大多对医学专业课比较重视,而忽视了基础课的学习。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抓住时机,以深入浅出的教学理念为前提,及时将化学知识与医学知识联系起来。例1:给学生讲授“溶液渗透压”时,先给学生设疑:“护士给病人输液时常将药物溶在什么液体里?它们的浓度是多少?浓度过大或过小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以激发学生对“溶液渗透压”的兴趣;例2:给学生讲授胺的酰化反应机理时,先设疑:“你知道人体肝脏解毒功能中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吗?”,以激发学生对“酰化反应”的兴趣。例3:学习盐的水解,先设问:“临床上为什么能用NaHCO3或乳酸钠来治疗酸中毒?用NH4Cl来治疗碱中毒?”从而引起学生对“盐类的水解原因及应用”产生了浓厚兴趣。总之,通过这种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重视相关化学的知识点,也为医学生学习专业学科知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重视化学与医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联系

(一)培养医学生的行为能力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生,必须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进入高职的许多新生在初中阶段,这方面训练很不够。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针对化学这门课的特点,我及时抓住每一次的化学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所涉及到的项目,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如:“取用液体或固体的正确操作是什么样?试管中溶液振荡的正确操作是怎样的?吸量管如何使用(如何拿捏、取液、放液、读数)?如何用容量瓶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这些问题,教师首先通过讲解和示范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然后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密切注意学生的操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在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写出一份规范又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医学生的行为能力的养成,为培养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培养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终身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十分重要;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本人在教学以及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体会到一些学生不会学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学习习惯不好和学习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过程中,一方面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运用,更重要的是注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会阅读、会预习、会听课、会复习、会作业。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知识掌握的程度,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可通过设问、提问、布置任务,来督促、培养学生做好课前的阅读预习,既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带着问题去听课,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不时关注个别听课走神的学生,善意地提醒他们,逐步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做好课堂笔记的学习习惯。

再次,要培养学生先复习、后作业的良好习惯。具体做到:在阅读复习课堂知识的前提下,独立完成作业,会仔细检查;最后要督促培养学生能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2.培养医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

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教师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要及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比如:考虑到有些学生思维能力差,我会在备课和讲课过程中,从学生最易理解的知识点出发,由浅入深、逐步地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通过该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又比如:在与学生的课后交流中,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上能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到课后不会自己整理复习,或容易遗忘或与其他章节的知识点混淆。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不善于将前后知识点进行比较、归纳、整理。对此,我在授课中会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刚刚学习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复习重点和要点。例如:学完了烷、烯、炔、二烯,设问烯、炔、二烯的化学共性?末端炔烃有什么特征?如何鉴别?学完了醇、酚、羧酸,设问具有什么结构特征的有机物能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又如学完了酚、羧酸、羟基酸,设问具有什么结构特征的有机物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和整理能力。

(三)培养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医学生应具有知识的应用能力,而通过调查了解得知,学生在一年级学的化学知识,到了二年级不会将它运用到医学知识的学习中,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溶液渗透压后,设问给病人大量输液时,必须要用什么溶液?而给脑水肿的病人输液时,应该用什么溶液?以药理学中使用“利尿药”为例,设问利尿药浓度过大或过小会产生什么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渗透压与浓度的关系,水分子的渗透方向去分析。又如:在学习了盐的水解后,以药理学中使用祛痰药为例,设问使用祛痰药NH4Cl要防止酸中毒还是碱中毒?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要多注意能与医学知识联系的化学知识,尽可能地去引导学生分析、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重视化学与医学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联系

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建立在认真、仔细、严谨、科学的态度上,为此,教师在化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漏看、不错看,要逐字逐句地看。针对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要求“书写清楚工整,格式规范”。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保持操作台的整洁、干净,物品的整齐摆放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验中遇到意外情况时,如何果断处理事件的能力。

总之,通过高职医用化学的教与学,可以为培养医学生的基本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体现了高职化学为医学课的服务功能。

猜你喜欢
医学生习惯化学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