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庆
(中共伊宁市委党校 新疆 伊宁市 835000)
伊宁市从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将设施农业作为推动伊宁市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渠道,目前已取得不错的成效,连续五年,伊宁市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截止到2012年底,伊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240元。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之大,是历史上所没有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与党的十八大报告都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2010年5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新疆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按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要求和部署,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事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伊宁市农业耕地面积有24.11万亩,农业人口16.5万人,人均占有耕地1.7亩,是典型的城效农业,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加之,伊宁市传统的大田种植蔬菜,通常集中在夏秋两季集中拥挤上市,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这就使伊宁市广大农民依靠传统农业生产条件和原有的农业资源实现增收的目标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使伊宁市在发展传统农业上没有什么优势。而农业收入是伊宁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增收缓慢势必影响农村的稳定,影响农村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步伐。为此,伊宁市着眼于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实现伊宁市农村社会与全国同步全面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截止到2012年底,伊宁市已建成集中连片设施农业基地23个,其中千亩以上基地4个,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8495座;全市设施农业温室总产量达5.5万吨,总效益达1.16亿元;平均单产9.46吨,平均亩纯收入1.9万元;拱棚产量0.39万吨,效益812.7万元,平均单产3.28吨,亩纯收入6772元。目前,伊宁市的设施农业已初具规模,成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兴支柱产业。
伊宁市设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良好的开局,但是发展中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影响设施农业发展进程。随着伊宁市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力都跳出农门,这就造成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此外,伊宁市的农业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大多数,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市场竞争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其接受新事物及新技能的能力较差,已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及发展高产、高质、高效设施农业的需要,极大的制约了伊宁市设施农业的发展。
2.从事设施农业的农民的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在伊宁市农民群体中,“小富即安”思想比较严重,农民更愿意依赖传统的技术,实行“春种夏管秋收”的种植模式,而不愿接受新的费工、费力、费心的种植技术。加上设施农业作为一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伊宁市大规模推开也没有几年的时间,设施农业规模效益整体显现尚不显著,群体示范效应辐射力尚不够大,部分农民存在着等待、观望、徘徊等心理,这些因素影响了设施农业建设速度和种植效率的提高,制约着伊宁市设施农业的发展。
3.科技人员缺乏,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相对滞后。据伊宁市农林局提供的资料,截止到2012年底,伊宁市农业技术人员(在伊宁市市级这个层面上)只有37人,这37人当中相当一部分无法胜任对设施农业技术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在各乡镇场这个层面上,伊宁市还聘请了65名农民技术员,这些人都是种植大棚比较好的一些农民。但设施农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要求比较高,虽然这些农民技术员的种植经验比较丰富,但离现代农业对科技人员的要求差距还是很大。受科技人员缺乏、制度不完善、科技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制约,伊宁市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十分缓慢,新技术不能及时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较低。
4.农产品市场开拓、销售工作相对滞后,专业协会对销售所起作用十分有限。受所处地理位置较偏远,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当地品牌意识不强等因素的影响,伊宁市对疆内外、国内外市场开拓严重不足。农村流通组织、中介组织、经纪人队伍培育程度低,管理不规范,农产品流通滞后,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无法与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目前,在伊宁市设施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当地的蔬菜、瓜果协会对销售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主要是通过中间商收购后出售。中间商利用拥有的销售渠道的优势极力压低收购价格,使农民的利益受到侵害。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通过树立典型示范户,加大对典型示范户的宣传力度,采取组织学习、实地考察、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大讲设施农业种植带来的好处,让农民充分认识到设施农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有效途径,消除顾虑,大胆投资,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认识,使农民自觉自愿的投入到设施农业的发展行列中。
2.强化科技培训,提高科技力量对设施农业的贡献力。应加大对伊宁市现有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技术指导水平;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充实到技术服务队伍中,壮大技术队伍;大力实施“一年一户一技”培训工程,每年每户一个农民要接受1-2次培训;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通过科技承包、科技创业等形式,把科技工作重点、科技力量向设施农业一线倾斜,发挥科技生产力的作用。
3.大打有机农产品品牌,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销售。一是要抓好新建日光温室的有机认证工作;二是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业综合执法部门也要切实加强对化肥、种子、农业等农业投入品的源头监管,保障有机农业生产;三是着力培育和扶持销售企业和大户,全力组织做好设施农产品的外运和销售工作,确保设施农产品销售畅通。瞄准中高端消费市场,主打有机农业牌,扩大伊宁市有机农产品及绿色农产品的影响力,使其享誉全疆并走向全国消费市场。
4.创新设施农业发展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如针对新建和改造者旧温室可以采取农民以土地入股、企业出资、农业科研部门以技术入股形式参与,形成资金、土地、技术相结合的投融资发展机制。其次,着力培育设施农业龙头企业,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专业营销组织、中介机构和农民合作组织,促进产销衔接,拓展销售渠道,提升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在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力争取得国家政策支持,在温室大棚设施装备国家补贴、温室大棚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抵押贷款、温室大棚纳入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设施农业的大发展。
[1]杨煜蓉、祖丽菲亚·买买提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新疆农业科技,2011年第1期
[2]孟梅、吴正平新疆伊宁市发展设施农业的思考【J】.实事求是,2008年第4期
[3]牟振江、卫利·巴拉提新疆发展现代农业【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