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好企业老龄人才工作

2014-08-15 00:43:04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老龄人口老龄化人才

侯 伟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如何调动老龄人才的积极作用,发挥老龄人才的聪明才智,使其为社会服务,为和谐出力,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老龄人才工作的时代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我国从1999年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94亿,2013年突破2亿,2033年前后将翻番到4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占届时世界老龄人口的1/4,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我国是发展中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峰值高、发展不均衡,更为突出的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相伴随,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相重叠,与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社会利益调整相交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面临着提高亿万老年人福利水平和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条件更复杂,任务更艰巨,时间更紧迫。

在浩浩荡荡的银发大军中,老龄人才所占比重很大。以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为例,现有离退休人员850人,具有高中级职称的老龄人才达到50%以上,无论是总人数还是与在职人员的比例都是比较高的,因此,老龄人才工作任务繁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各级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打造文明企业的高度,充分认识老龄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开拓创新,促进老龄人才工作科学发展。

二、企业老龄人才工作不足的表现

目前我国企业老龄人才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的老龄人才工作做得不错,走在全国央企前列,多次受到表彰,但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和老龄工作面临的形势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对老龄人才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广大老专家、老技术人员是集团和公司的功臣,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老前辈们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挥洒热血、奉献青春,发挥了巨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他们每个人都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有过人之处,掌握一技之长,是企业传帮带的好手,是中青年职工学习的楷模,在企业中可以发挥独特的积极作用。另外,老同志们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较强,在维护区域治安、宣传法律、教育少儿、反映民意、调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各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是我们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型企业的重要力量。老前辈们理应受到爱护和尊重,但是一些单位和部门对老龄人才作用的认识不到位,漠不关心老年人,忽视老龄人才作用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二,老龄人才服务管理不完善。集团及分公司越来越多的老专家、老技术人员退休,面对日益庞大的各类老龄人才工作,一些部门和单位对开展老龄人才管理服务工作的认识不足,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较差,少数主管部门责任落实不够。多数企业老龄人才的人数、职称、分类、档案、使用、管理等一整套老龄人才管理体系还很不健全,普遍存在底数不清、责任不明、活动不多、组织不力等诸多问题。

第三,老龄人才发挥作用的渠道较窄。许多老专家、老技术人员虽然年龄到龄,离开工作岗位,但他们身体还很健康,精力充沛,技术全面,工作热情高,主观上有继续发挥作用的意愿,对这些老龄人才许多公司和部门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重视起来,没能发挥好他们的余热。老龄人才也常常埋怨没有适当的岗位、渠道,继续发挥自身作用的渠道不够畅通,影响自身作用的发挥。这样就存在一方面老龄人才闲置,另一方面技术岗位人才短缺的问题,有些公司和部门甚至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第四,对老龄人才精神关爱、慰藉不够。现在各单位、各公司领导普遍年轻化,在职领导在年龄上与老龄人才一般相差一两代人,在职时没有在一起共过事,离职后接触少、交流少,对老同志关心、联系和沟通不够,重待遇轻服务现象较为普遍。大部分企业和部门只有在重阳节或者春节时才象征性地对老干部、老同志、老职工进行些慰问,平时看望少、关心少,一些老同志很难再参与到企业活动中来,感觉比较失落。

三、做好企业老龄人才工作的建议

做好老龄人才工作是党委、企业的重要任务,各级要把关注老人、关心老人、关怀老人作为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来抓。

第一,树立“积极老龄化”观念,增强做好老龄人才工作的责任感。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做好做细老龄人才服务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实际行动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学习领会党和国家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全面做好老龄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树立“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观念,增强做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从思想上、精神上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所辖工作领域中关心和支持老龄人才工作。

第二,加强尊老敬老宣传,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要把老龄人才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到反映社会文明进步水平和提高老龄人才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要加强老龄人才管理服务的舆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老龄人才的历史功绩,自觉向老龄人才献爱心。要切实为老龄人才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

第三,挖掘老龄人才资源,积极搭建“老有所为”平台。针对部分老龄人才求职困难的情况,要积极筹建老龄人才市场,畅通人才供求渠道,以身体健康为前提,个人自愿为要求,力所能及为原则,待遇合理为条件,双方满意为目的,发挥中介服务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老龄人才为单位、社会做贡献的积极性,积极为老龄人才发挥作用创造一切便利条件,使老龄人才能在更大范围内选择更为合适的新的工作岗位,做到老有所为、人尽其才,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言献策,多作贡献。

第四,制定和落实各项优待政策,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涉老部门要研究和制定对高龄老人的各项优待政策,如提高老干部护理费标准,提高离退休干部职工医药费统筹标准,放宽医疗检查、用药范围限制等。司法部门要动员法律工作者为老同志义务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帮助依法解决子女赡养、遗产继承、房屋纠纷、老年人再婚等问题。

第五,创新和完善老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强老龄人才服务管理。要认真做好老龄人才指导服务工作,开展老龄人才问题研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智力支持,为社会培养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发展需要的骨干人才。要建立老龄人才困难帮扶基金,为因经济、重病、意外等原因造成特困的老龄人才排忧解难。要坚持以基层党组织活动带动其他涉老组织开展有益活动的好做法,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积极组建各类老年学会(协会),组织各类老龄人才积极开展技术指导、科技攻关、矛盾化解等工作,发挥其独特作用。相关单位、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探索建立家庭、社区、单位、主管部门四位一体的老龄服务体系,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推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老龄人口老龄化人才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烟台果树(2021年2期)2021-07-21 07:18:46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英语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28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智富时代(2019年3期)2019-04-30 11:11:14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福利中国(2017年4期)2017-02-06 01:18:47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