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采玉 王美丽
1 古交市镇城底镇农技站 山西太原 030200
2 古交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西太原 030200
农业——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生产部门,是人类食物、畜牧业饲料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的给源,我国耕作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一个逐步完善的历史进程,这是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当下随着科技的提高,我们必须不断的改善农业技术,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建立科学规范的耕作制度,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古交市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全市现有人口 21万,耕地面积1.47万公顷,其中绝大部分为旱坡地,全年无霜期155天,粮食作物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由于农村土地实行分户承包经营,难以形成大规模连片种植,农户轮作倒茬仅限于自己耕种的地块,与周边地邻种植茬口互不协调,农民对轮作倒茬能增产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土传病虫害交叉感染严重。
农谚:“换茬如上粪”;“地肥人吃饱”,“三年两头倒”;“谷后谷坐着哭,豆后谷享大福”等说明了轮作换茬的必要性及其增产作用,轮作和换茬是保持和提高耕层土壤的有力措施之一。
合理轮作周期增产的原因及优点
(1)改善土壤理化、生物等性状,提高地力和肥效。不同类型的作物轮换种植,能全面均衡地利用各种营养元素,发挥土壤的生产潜力,旱地进行合理轮作,可提高有限降水的利用率和提高粮食产量水平。
(2)改善农田生物种群结构,清除土壤有毒物质,减少病虫危害。作物的许多病虫害是通过土壤传播的。如马铃薯晚疫病、玉米食根虫、谷子钻心虫等,如果连茬或多年种植同一作物,这些病虫害就会大量滋生。寄生病菌在土壤中的生活能力,都有一定年限,大多数只能在土壤中栖息2-3年。在此期间,如果遇不到寄主就会逐年消失,或者数量减少到不能引起作物发病的程度,所以轮作中的作物应慎重选择。
采用轮作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既经济有效又安全可靠,是综合防治的基本环节,还可降低防治成本,减少污染。轮作还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据报道,豆科作物连作后,根瘤的噬菌体不断增加,有效的根瘤菌减少。
(3)轮作可改变农田生态条件,减少田间杂草。作物连作其生态环境变小,杂草会大量滋生。
(4)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在轮作中前后作物合理搭配,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和自然资源。由于轮作具有培肥地力和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的作用,合理轮作可获得同等农业投入条件下比连作高产的优势,降低了生产投资,提高了农民经济效益。
某些病虫草害,特别是病害,唯有轮作才能有效控制。随着农药的大量施用,病虫草害的抗药性增强,农药施用剂量持续加大,造成了农田生态系统有毒残留农药大量积累,破坏了生态环境,采用合理的轮作可减少农药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依据古交耕地旱地为生,粮食种植制度一年一熟,农户以分散种植为主的状况,以村为单位将全村粮食种植面积划分为马铃薯种植区、玉米及禾谷类种植区、豆类种植区三个种植区域,建立马铃薯—玉米及禾谷类作物—豆科作物三年为一周期的轮作倒茬耕作制度,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生产优质有机农产品。
建立三年周期耕作制度优点:
(1)合理的轮作,可有效发挥豆科作物的固氮养地作用,减轻病虫害,降低生产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2)合理的三年轮作周期可减少马铃薯减产的主要病害——晚疫病的大面积发生,解决马铃薯难增产的瓶颈,提高古交地区马铃薯单产,仅靠使用脱毒种薯是不够的。
(3)建立三年周期的轮作制度,可有效减少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病虫草害发生,如玉米黑粉病、玉米螟、谷子钻心中、谷子白发病等病虫害的发生。
(4)可有效避免农户分散种植交叉感染病虫害的途径,减少病虫害发生。
(5)有利于统一防治病虫害,省工、省药、省时。
(6)有利于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
(7)有利于形成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体系,增加粮食产量减少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农民逐年增产增收。
(8)有利于实施种植面积电脑网络化管理,即将种植户每块农田上图入网,哪个村有哪些地块,面积多少,地名、户主、种植品种等信息打开电脑一目了然,便于指导农户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改变古交地区传统分散耕作陋习,建立三年周期作物轮作制度,实现古交地区粮食作物科学合理轮作是种植制度的一次革命。对太原市及山西省旱作农业种植制度,均有指导意义。该制度实现后,预期马铃薯可年增产20—35%,禾谷类作物年增产10—15%,豆科作物年增产幅度20%,预计平均年增产幅度可达10%以上。
[1]王义祥,翁伯琦. 福建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J]. 福建农业学报. 2005(01)
[2]张雷,严红,魏湜. 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其分解因素[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06)
[3]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 东北黑土有机碳储量及其对大气CO2的贡献[J]. 水土保持学报.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