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圣
(安徽省濉溪县百善镇畜牧兽医站,安徽淮北 235151)
2013年夏,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连续42 ℃以上高温,持续时间也是历史少见。由于夏季高温引起热应激,导致母猪出现了采食量下降、配种率、受胎率低、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率上升、产仔数减少、存活率降低等一些繁殖障碍性疾病,影响了生猪的正常生产,给养殖场(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如何正确分析夏季母猪产生热应激的原因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就夏季高温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展开了调查。
笔者以多种形式对全镇存栏母猪5~100头的30个猪场(户)母猪繁殖性能进行了调查。其中,6~8月份母猪生产情况如下:5~10头小型养猪户12户,存栏能繁母猪92头,发情31头,配种28头,受胎26头,产仔24窝,产仔210头(其中,死胎58头、弱仔28头);存栏能繁母猪11~30头养猪户10户,存栏能繁母猪480头,发情148头,配种134头,受胎118头,产仔96窝,产仔845头(其中,死胎119头、弱仔36头);存栏能繁母猪31~100头养猪场8户,存栏能繁母猪424头,发情137头,配种123头,受胎103头,产仔84窝,产仔756头(其中,死胎66头、弱仔24头)。
在高温条件下,能量和蛋白摄入不足,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受到影响,使性腺机能减退,从而可直接影响FSH、LH的释放并间接作用于卵巢类固醇激素的产生,而影响母猪的正常发情和排卵,常出现乏情和异常发情,发情周期延长,严重时,可造成母猪产后屡配不孕或返情增加。同时,高温不利于卵子的受精及受精卵在输卵管里的运行,致使卵子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
调查发现,母猪受胎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7~8月份最低。因此,母猪的受胎率与配种时的环境温度和配种后的周平均温度呈负相关。同时,早期胚胎死亡也容易造成母猪屡配不孕,或返情推迟以及妊娠率低、产仔数目减少及产仔窝数减少。
夏季高温可使母猪内分泌功能失调,也使外周血液循环加强,身体内部血液供应量减少,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使胚胎营养不足,出现胚胎早期吸收和死亡,因而产仔数明显降低。另外,高温还可使子宫内环境发生许多不良变化,死胎、畸形胎增多。调查发现,母猪在配种后怀孕前期受热应激影响,胚胎存活数减少;若配种后3~25 d一直饲养于≥32.2 ℃环境中,则胚胎存活数显著减少。
在夏季高温季节时,母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都有所下降。通过调查发现:产活仔数以3~6月份较高(9.51~10.37头);以7~8和11月份较低(8.21~6.40头),这是因为7~8月份气温最高,死胎较多,因而活仔数低;而11月份产仔,实际上是在7~8月份配种时,产卵数和卵子质量下降,且受精卵附植受影响,所以,产仔数也低。
高温环境可使母猪的采食量明显下降,使母猪的膘情下降,直接导致母猪哺乳性能的下降,从而引起仔猪的发育不良。
由于夏季高温引起母猪呼吸困难、血液缺氧、子宫收缩无力,可导致母猪分娩延迟、产程延长(一般6 h以上,个别达72 h),增加了死胎率。
高温环境猪主要依靠水分蒸发来散失体热,饮水不足或水温过高,会使猪的耐热性下降,因此,饮水量和采食饲料干物质比应提高到2.8~5.0:1,且水温控制在10℃~12℃以内有利于猪体降温,并能刺激采食,提高采食量。
在夏季通常在20 ℃时就应该用排气扇,25 ℃时应用电扇,以保证舍内空气流通和新鲜;同时,可在猪舍周边种树,或搭栅栏种植瓜果、藤蔓等,也可在屋顶加盖麦草、草帘,或用反光材料如铝薄,还可用黑色纺织网遮阳。
当舍内温度在30 ℃时至少喷雾降温1次/h,如水源充足,在喷雾降温的同时,冲洗猪体,保持猪体干净卫生,降温效果更佳。有条件的猪场使用风机及湿帘降温效果更好。当饲养密度太高时,可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单位面积饲养数量。
每当进入炎热季节,猪场都应改变猪的饲喂时间,早餐宜早,可在6时左右;晚餐要晚,宜在19时左右;午餐可避过中午时间饲喂。猪饲料由干料改为湿料,湿拌料可以更湿一些,并添加青绿饲料来提高适口性,促进采食。
由于高温,母猪采食量小,要求提高母猪饲料能量蛋白质等营养水平,增加氨基酸营养,适量添加多维及抗应激药物。为防止霉菌毒素对猪体的影响,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制霉菌素或霉菌吸附剂,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并严禁饲喂霉变、不新鲜和变质饲料。
尽量避免转群、运输、接种疫苗等人为应激因素,必须进行时应尽量选择在早晚或天气凉爽的时间;同时,在饲料中添加0.25%的碳酸氢钠或电解多维,能有效防止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夏季高温引起母猪热应激导致采食量、产奶量减少,且发情率、成活率、产仔数、存活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遗传和营养优势才能充分的发挥。养猪场只有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改善生猪生长环境,才能把高温环境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缩小到最低限度从而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