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浩,钟 梅
(贵州省息烽县永靖镇农业服务中心,551105)
近年来,养猪业传染病频发,阻碍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从微观角度分析,疫病的发生是制约养殖业生产效益提高的1个重要因素,而免疫则是控制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际工作中,科学、合理的免疫模式将直接决定实际免疫效果,最终影响养殖的成果与效益,因此有必要就现有的畜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模式加以探讨。
农村散养生猪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传统方式是采用“春秋两防”的免疫模式,这种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有其存在的历史意义。在这种模式下,动物疫病的预防被当成一项突击性的任务来完成,缺乏长效运行机制。面对现代畜牧业发展情况,传统的“春秋两防”模式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政府虽然花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但效果并不理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养猪业生产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猪的生产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母猪年提供出栏猪头数,还是各阶段猪的成活率、饲料报酬、出栏时间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随着国外猪种的引入,国内各种猪场之间种猪的频繁调动,也造成了猪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病因越来越复杂,大部分猪病由原来的单一病原转变为多因子协同作用。给我国的养猪业的生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甚至给一些生产者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2.1防疫程序繁杂,免疫质量和密度得不到保障
贵州属于喀斯特地貌山区,地形崎岖,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生猪养殖户较为分散,每个防疫员负责2~3个村寨的防疫工作,在现有条件下,防疫员走村串户开展防疫工作还是以徒步为主,按照传统防疫模式,防疫员需在一个月之内完成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口蹄疫三针免疫工作,工作难度很大,全面达到100%的免疫密度几乎不可能完成。
2.2季节性防疫空白明显
按照传统防疫模式,动物疫病的预防被当成一项突击性的任务来完成,缺乏长效运行机制。“春秋两防”结束后,补免工作也往往成为一种形式,很多地方根本没开展。在这样的免疫现状下,抗体的有效保护只能集中在几个阶段,很容易形成免疫空白期。以猪瘟免疫为例,某群仔猪在春季集中免疫时未满1个月,不宜进行免疫注射。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下一次集中活动开展时,又面临出栏,也不宜进行免疫注射。这样,在整个饲养阶段猪群都会处于防疫空白。
2.3防疫集中安排时间与季节性农业生产相冲突
一方面,春秋两防开展的时间和春耕秋收的时间相冲突。防疫员都属于兼职的农民,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依然以务农为主,对他们来说防疫工作居于次要地位,防疫工作的开展就 处于被动的局面。在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下,实际防疫效果难以达到国家要求。
另一方面,就防疫服务对象而言,传统的春秋两防期间也正是农忙时节,白天几乎无人在家,防疫入户难。在时间的安排上,开展集中式的免疫难免显得左右支绌,不能顾全方方面面,从而为病原的传播留下可乘之隙,无形中增加了重大动物疫病感染的风险。
2.4技术水平低,防疫效果差
通过免疫抗体监测,在开展生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采取传统的“春秋两防”集中免疫模式,农村散养生猪2009年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仅为7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仅达73%、猪瘟免免疫抗体合格率也仅达73%。
生猪疫情的发生,给养殖场(户)带来的是直接的经济损失,给当地社会经济造成的是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这些同免疫机制与模式不无关系。针对贵州特有的喀斯特山区交通地理条件及农村生猪养殖现状,变“春秋”两防为有计划性地常年程序化免疫,将对本地区生猪疫病防控起到积极作用。在对猪的疫病预防中,以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为重点。可以根据子猪体内母源抗体水平消长的规律(36日龄左右仔猪的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效价低于保护临界值)和骟割时易保定、易进行预防注射的特点,对生猪的免疫实行仔猪骟割强化免疫制度。即在仔猪骟割时由当地乡镇防疫机构对母猪和子猪注射猪瘟、口蹄疫疫苗,隔25天左右(仔猪卖出前),再对仔猪强化免疫注射猪瘟、口蹄疫疫苗,同时加挂免疫溯源标志。以后只要饲养的猪只挂有免疫溯源标志的,可以不再注射猪瘟、口蹄疫疫苗。由畜主根据养殖需要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流行情况,配合当地乡镇防疫机构在春秋季对猪只免疫注射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2次,或者通过宣传,由畜主根据猪只的日龄,自己及时开展免疫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