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装备维修差错管理研究

2014-08-15 00:52王天欢陈学德李京京刘增勇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差错装备人员

王天欢,陈学德,李京京,刘增勇

(1.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天津300161;2.军事交通学院 装备保障系,天津300161)

随着时代进步,很多先进的维修科技及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军事装备维修效率和质量。但是不可改变的是,目前绝大部分维修工作仍然由维修人员进行,因此,维修时的人为差错在所难免。研究分析军事装备维修差错,提出控制预防措施,对提高装备维修质量非常重要。

1 装备维修差错的内涵、特征与类型

1.1 装备维修差错的内涵

装备维修差错,是指装备维修人员因受到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错误行为,使军事装备维修作业活动发生偏差和错误,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并伴随有装备状态异常、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等不良后果。

1.2 装备维修差错的基本特征

(1)必然性。做某项维修工作,不管发生差错的概率有多小,如果存在着发生差错的可能性,随着该工作重复次数的增多,那么差错迟早总要发生。维修差错的发生具有必然性,并不是说维修差错是无法预防、无法控制的,这是因为,人对于预防维修差错具有能动作用。

(2)突变性。一般故障的形成往往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维修差错导致的故障或引发的事故往往与人的一次或数次错误行为相关联,量变过程极短,具有突变性。

(3)可积性。维修作业中,前一个差错可以诱发后一个差错,后一个差错可以发展前一个差错,即差错可以积累,而且具有跃变和非线性的特征。

(4)可逆性。即前一个差错可以被后面的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纠正,二者可以相互抵消。

一般地讲,维修差错发生并危及安全,必须具备3 个条件:一是装备在结构上存在出现差错的可能;二是作业人员出了差错;三是管理上存在漏洞。上述3 个事件交错构成事件链,一环扣一环,哪一环出现漏洞,都可能导致不良后果[1]。

1.3 装备维修差错的基本类型

装备维修差错产生的机理是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但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看,归根结底是人与硬件、软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软件和环境是次要因素,硬件的机械失效等是造成事故和事故征候的直接原因,由这些因素引起的维修差错类型分为直接人为差错、硬件主因差错、软件主因差错和环境主因差错[2]。

1.3.1 直接人为差错

直接人为差错,是指人未能实现规定的任务,从而可能导致中断计划执行或引起装备和设备损坏的行为。在装备维修过程中,出现的直接人为差错通常有以下5 种类型。

(1)程序差错。维修人员错误地执行了维修操作程序,导致没有实现某一功能任务,或实现了某一不应该实现的操作程序。

(2)交流差错。信息交流不当或不完全,信息被阻塞或误解。

(3)熟练程度方面的差错。维修人员由于缺乏知识、技巧、经验和能力,造成没有觉察到某一危险情况,或对工作任务执行不当。

(4)对程序或规章以外情况的决策差错。维修人员对某一任务作出了不适当的决策,或对某一意外事故的反应迟钝或笨拙,采取不必要增加风险的行动。

(5)故意违规。思想不端正或者是嫌麻烦等因素,导致维修人员明知故犯违反有关操作规程或规定。

1.3.2 硬件主因差错

硬件主因差错,是指由于维修对象本身存在的问题而引起的差错。硬件的差错主要源于设计,特别是可靠性和维修性设计。因此,为了防止硬件差错的出现,在装备设计阶段,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结构设计应满足硬件寿命要求,且硬件要方便使用、检测和维护。

(2)重要结构要按损伤容限和耐久性设计,以减少维修内容,降低维修技能要求,并符合维修工程要求。

(3)硬件的关键受力和重要承载结构要易于检查。若确实检查有困难,可按安全寿命计时检查。

(4)注重硬件的可达性设计。同类装置、同一系统相对集中布置,尽量使其专业化、模块化。

(5)尽量保证维修人员进行日常维护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6)维修所需要更换的机件应能互换,并易于使用者更换。外形相类似机件,应该有防混装设计。

(7)装备零部件要进行防差错设计,以唯一性来保证装配的正确性,确保使用维护的安全性。

1.3.3 软件主因差错

软件是指人与系统中的非物理方面的界面,包括规章、制度、程序、手册、检查单和符号等。软件主因差错,是指由于软件问题引起的错误。因此,处理好软件问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从而减少或避免在装备维修工作中出现差错。软件主因差错的预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易于维修人员的执行。

(2)维修程序内容详细、步骤明确,使维修人员容易理解、记忆和操作。

(3)维修检查的项目要明确,避免维修人员漏检。

(4)维修要有严格的计划、组织、实施、检验和记录等环节,防止维修人员工作上的随意性。

1.3.4 环境主因差错

环境主要指天气、照明、噪声、振动和温度等条件。环境主因差错,是指由于环境原因造成的各种错误和损失。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大致分为健康状况、工作质量和工作时的舒适感等3 个方面。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人们能愉快地工作,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防止因环境带来差错而造成损失。

2 军事装备维修差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问题

(1)缺乏对重复性和多发性差错的预防性研究。各维修管理部门没有专门机构或专人针对维修中的此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解决差错问题的发生。

(2)将重点放在一线操作者身上,而忽视周围环境和管理因素对维修差错的影响。在差错分析和调查过程中,不是从人、装备、环境、管理等方面入手,而是就事论事,有治标不治本的现象。

(3)过分强调现行失效而忽视隐性或系统失效。没有认识到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现行失效发生前其实很多隐性失效已经倒下了,尤其是最早的那一个,现行失效只是那些隐性失效的表征,如果不根除它们,将来还会酿成同类型的不安全事件。

(4)没有适当区分造成差错的偶然因素和系统原因。

(5)未能深入广泛开展人为因素相关知识的培训,对维修差错缺乏警惕性。

2.2 原因分析

(1)防差错理念老化。装备发展建设步伐加快,新装备陆续投入使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装备的更新换代,促使维修理念、保障方式和检测手段发生深刻变化,装备维修差错必然随之呈现出新规律、新特点和新问题。如果用老观念认识新情况、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用老规章管理新装备,不仅阻碍维修差错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甚至还会影响到使用安全。

(2)防差错理论不健全。预防维修差错,是一项涉及人、机、环境3 大要素的系统工程,人是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人的维修作业需要正确、系统的防差错理论作支撑,需要严密的组织管理作保证。近年来,虽然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引进了人机工程学审查、维修资源管理、免责报告等先进维修理论和方法手段,推行了外场维修模式的改革创新,但是还没有真正跳出经验式、习惯式的圈子,有些工作仅是简单移植,没有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发掘。

(3)防差错手段落后。安全可靠的防差错手段,是装备防差错设计不足的强有力补充,不仅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和无谓的资源消耗,还能够提高维修保障效率,降低维修差错发生概率。但是,由于缺少专业的安全技术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部队在维修保障中的防差错手段还停留在做标记、划标线和粘贴警示标语等初级状态,装备维修保障实际的防差错手段还比较单一和落后,稍有不慎,就容易凑成条件酿成后果。

(4)维修人才建设体系不完善。目前,装备维修一线各类保障人员大多是独生子,“80 后”和“90 后”居多,思维活跃、强调个性,传统的安全教育和业务训练模式面临挑战。大队长、中队长、专业队长“三长”队伍管理能力发展不均衡,不会管、不敢管、不愿管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直接影响维修一线安全监管效能。士官队伍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业务技能参差不齐。总的看,维修人才队伍建设、骨干队伍选拔都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一定程度地制约了装备维修差错管理水平的持续改善和提高。

3 军事装备维修差错预防建议

3.1 转变防差错理念,创新防差错理论

推动军事装备维修差错防控工作科学发展,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在防差错理念和防差错理论上有所突破。

(1)树立科学先进的防控理念。从以往资源消耗式、主观经验式的做法中解放出来,摆脱陈旧思维习惯的束缚,树立全系统、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维修差错防控理念,从依靠各级领导“抓”向全员主动“抓”转变,从被动吸取教训向主动抓预防转变。

(2)深化维修差错管理理论研究。应紧跟形势任务,充分借鉴外军先进经验,探索建立有特色的维修差错防控理论体系,并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深入分析人、机、环境3 大要素的内在关联和规律,运用科学有效的“组织因素管理”,合理调配维修资源,优化组织结构,改进维修保障方式,不断提升维修差错防控水平[3]。

3.2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军事装备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大量应用,对维修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是做好装备维修差错防控工作的根本。

(1)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提升人员能力素质为着力点,严把人员成长和入口关。

(2)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培养体系。依托院校课堂培养,发挥军队院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特别是要择优选拔素质全面、有一定发展潜力的装备维修管理干部进入院校培训,有针对性地搞好在职装备维修管理干部的任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着力提高装备人才指挥能力和技术保障能力的全面提高;依托军地协作培养,利用地方先进的技术能力和培训水平,充分发挥军地共育装备维修管理干部的作用,展开“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法路子,对军队院校难以承训的培养任务,有计划地安排到新装备生产厂家、科研院所培训进修;依托交叉换岗培养,从政策和制度上拓宽内外交流、岗位轮换的渠道,采取双向代职等措施,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3)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用好现有政策、调配好现有资源,努力营造“政策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的和谐氛围,充分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人才的优势作用。

3.3 运用先进技术,加强防控手段建设

对装备使用维护中暴露的缺陷和不足,及时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工业部门改进防差错设计,从源头提高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维修性,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装备防差错设计不足的问题。

(1)针对弹药装挂、座椅拆装、联合收放等危险性作业环节,大力研发高逼真度模拟器材,切实提高安全作业训练效果。

(2)针对地面试车工作,采取音、视频无线传输实时监控手段,对试车人员的操作动作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指挥,随时发出纠错指令。

(3)逐步为维修一线维修人员配发降噪耳机,尽量避免因外场强噪音影响造成的人员疲劳、精力分散而引发的维修差错问题。

3.4 注重文化牵引,筑牢差错防控基础

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软实力,对提高广大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人与装备的最佳融合、提升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1)大力弘扬“三负责”精神。传承“认真负责、准确迅速、团结协作、刻苦耐劳”的优良维护作风,用安全文化的力量感召人、抓住人、打动人、说服人,把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体现在每一名维修官兵专心做好本职工作之中。

(2)紧紧围绕“质量、使命、责任”,加强装备安全文化建设。全方位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多视角拓展安全文化内涵,大力开展安全文化传播,使“个人维修零差错、单位保障零事故”观念深入人心。

(3)培育具有时代特色和维修行业特色的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行为意识,控制和纠正不安全行为,实现人、机、环境三者的有机协调,不断打牢装备维修差错防控基础。

4 结 语

军事装备质量,是军事装备维修的最终落脚点,而维修差错是影响维修质量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生维修差错就会给装备运行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更好地做好装备维修保障工作,认真分析研究差错类型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控制和预防措施,对提高军事装备维修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李建平,石全.装备战场抢修与应用[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0:23-45.

[2] 赵经成.虚拟仿真训练系统设计与实践[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3] 谭继帅,王松山.虚拟维修训练模式问题研究[J].兵工自动化,2007,26(7):105.

猜你喜欢
差错装备人员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防晒装备折起来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跟踪导练(四)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