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明宇 陈梦明
(1.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广西 柳州 545616;2.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文化与旅游系,广西 柳州 545036)
根据2006年教育部出台规定,要求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因此学校将此课程列为大学生必修公共课程,并在大学一年级和大三年级进行讲授,共计40课时。自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课程开设以来,大多数采用课堂教学形式向学生进行职业就业教育。尽管老师们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问题较多,比如学生们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没有对职业生涯的有宏观的认识,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很多同学提不起兴趣或根本听不懂老师讲授的内容,所以导致教学效果不好,达不到职业教育的目的与要求。由此可见,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进行教学创新。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几点思考: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很强的课程,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培训和学习,才能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才能成为大学生的“职业导航师”,为满足学生的需要而经常开展课程教学、职业指导、咨询、推荐等服务工作。
目前,在学校还没有比较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或专门的职业规划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是由就业指导人员或者做学生工作的老师和辅导员来完成,但这些人员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是比较有限的。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队伍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建立:
1.1 整合本校现有教育资源,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和职业生涯规划人员为指导队伍的专职人员,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为兼职人员,通过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培训,在其能够适应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工作要求以后,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工作。
1.2 可以通过邀请一些有名的专家、学者进校来进行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讲座,或者通过兼职、聘请等多种形式吸引校外的职业生涯教育专家或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员入校,为学生开展相关的咨询活动或者提供其他辅导服务。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相关的一些本土化知识还是比较欠缺的,我们可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把一些最新、最有实践性、最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扩充到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在学校中主要学习的都是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对外面的职业世界了解有限,实践能力、业务经验等方面的实践性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这样不利于学生客观全面把握职业环境,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有必要加入一些实践性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理论少点,实践多点,开设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把课程传授的场地放到实际的工作场地中,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丰富他们的理论与实践等等。这样不仅丰富了课程的内容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可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
教学手段的创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这门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实践性比较强,因而,课程的教学手段就应该多让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性强的教学环节中。如:可以充分利用系部各方面的资源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设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基地,将社会实践与职业生涯教育专业学习和择业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长期有效的实践锻炼平台,让学生深入到社会,按照各自的兴趣选择体验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职业,体验未来职业的快乐。
另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社团的作用,利用假期,通过其自发组织一定规模的有明确目标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与专业结合较密切的社区咨询服务活动等,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实践意识与校园氛围。此外还可以利用班主任的作用,发挥其针对性强、专业性突出的优势,科学地引导学生的专业实践,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导。
除了实践性的教学手段之外,此门课程还可以运用座谈、讲座等形式进行教学。如学校或系部可以邀请一些成功人士或相关专家学者到课堂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等等,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都是有效可行的。
我们可以通过专线电话、咨询室或者互联网(微信、微博、电邮等)的优势,为本校学生提供在线服务,只要学生有需要就可以通过我们的网页或者提供的其他途径进行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咨询。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全方位、系统化、高素质的、灵活性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统,而且具有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的,专兼相结合的、相对稳定的、素质较高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指导队伍。一方面,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外部职业世界,确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目标;另一方面,要通过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
指导中的难题,同时结合职业世界不断变化的各种内容对学生进行集中讲座辅导,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需要。
一些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感兴趣,则能发挥他的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如果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那么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一30%,且容易疲倦。因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要根据个人的发展,从社会需求出发,积极把握社会需求的动向,与学校教育相符合,针对不同年级,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各有侧重,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使教育阶段既分出层次,又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等。例如:
大一阶段:主要对就业形势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认识和规划;专业思想基础教育,明确专业方向;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及将来的出路;了解社会对专业的要求,认识自我。
大二阶段: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全面了解本专业发展趋势和前景以及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实践,进一步明确目标,初步树立职业意识。
大三阶段:进行职业定向指导,搜集职业信息,有针对性地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大四阶段:主要进行职业选择活动,择业步骤与技巧、就业信息搜集,就业形势和政策以及择业误区的了解。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还会受到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所处时代的影响。学生在未来择业上,很大的程度受到来自家庭的影响,家庭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中有着一定的作用。同时,当个体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面向社会,根据家庭,立足学生个体,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的实效性。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落实中央的精神,必须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取得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因此,加强学校和家庭、社会的多向交流与互动,有助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实施的有效性。只有三者紧密配合才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良好教育效果。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具有独特的特点,它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变化性大的动态过程,因而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将影响个体未来的一生,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各方的支持,而不仅仅是学校,还有社会、家庭、社区。只有在各方的支持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健康发展,才能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协助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1]马小红.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14(8):62-63.
[2]邓宏宝.高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1(10):112-114.
[3]刘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