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人事部 刘国庆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山东省西北部、被誉为“神京门户、九达天衢”的德州市区东部,区域面积320平方公里,规划区150平方公里,人口30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乘京沪高铁半小时到天津,1小时到北京,4小时到上海,是镶嵌在京沪高铁线上的一个璀璨明珠。近年来,开发区坚持“双招双引”集聚人才,以人才推动产业升级,以产业壮大、助推经济科学跨越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想吸引人才,就要提供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和合适的平台,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开发区自建区以来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专业招商部门,又分别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设立招商机构,面对海内外开展招商。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已逐渐形成了以皇明、洁阳、华业、中大、亚太、威特等企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以景津、宝雅、国信、联合石油、大陆架、安凯车桥等企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三和电器、富建电子、威讯电子、点石节能等企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海利安生物、海山制药、鲁盛制药、德药制药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双汇食品、光明乳业、扒鸡集团、雪榕生物等企业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富豪康博、凤冠假日、中铁物流、德百物流、红星美凯龙、澳德乐等企业为代表的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物流的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另外以晶华集团、金光集团、聚力焊接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波司登、中合服饰、温多利布业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产业也已经形成了规模。大批的企业汇集产生的集聚效应,吸引来大批的高层次人才与合作伙伴,2013年10月美国Stirling Biopower Inc公司董事王旻晖博士专程到开发区寻找新能源开发的合作伙伴。在2013年清华大学首场招聘会暨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招聘会上有128名博士、硕士生向开发区企业投递简历,有意来开发区发展。大批德州籍高校毕业生采取网络、信函、投放简历等方式表示愿意回开发区创业,到德州发展。
企业的竞争靠市场,市场的竞争靠产品,产品的竞争靠技术,技术的竞争靠人才,归根到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开展招商引资的同时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工作,组成专门的人才服务机构,研究制定了人才支撑政策,对引进的现代产业亟需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德州市现代产业首席专家”称号。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的,每月发放10000元生活补贴,给予100万元科研资助;具有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水平的,每月发放5000元生活补贴,给予50万元科研资助;为现代产业首席专家提供免费居住公寓,或者给予20~30万元住房补贴。办理现代产业首席专家医疗保健服务卡,开通医疗绿色服务通道;每年集中安排现代产业首席专家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和休假疗养。配偶或子女可随调随迁,需安置工作的,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协调落实;子女需入学的,由教育部门协调办理。由市公安部门为现代产业首席专家及配偶、子女提供出入境一站式服务。通过实施招才引智活动,大批管理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向我区集聚,现有高层次人才包括院士3人、“千人计划”1人、“泰山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其中,德州三嘉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引进的工程院院士张钟华研发的深孔钻床在线测量技术,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解决了深孔加工过程中的测量难题,使企业的深孔钻床设备在同行业中占居了竞争优势,扩大了市场占有份额。
经过多年的努力,开发区已由10年前人才拥有数量几乎为零、只有零星几个小作坊式企业,发展成为目前拥有人才总量10000多人,注册企业700多家产业集聚区,截至2013年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总值达599亿元。现已成为全市经济、文化和行政中心。开发区先后获得“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国家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知识产权产业化试点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以开发区为主要载体,“中国太阳城”、“中国压滤机之都”品牌落户德州;201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勤劳智慧的开发区人,正在以“双招双引”的实际行动,敞开胸襟迎接海内外志士到开发区发展和创业,努力将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生态建设的示范区、现代化的新城区和跨越发展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