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张益 胡亚兰
(华北电力大学,中国 北京 102206)
近年以来,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猛。截至目前,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都已至少拥有一辆汽车,这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尤其突出。尽管汽车产业的逐步发展,的确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行程耗时、提高了效率,助推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传统汽车的普及,伴随而来的汽车尾气污染愈加严峻等问题亦引起了不少人士的关注。据统计,中国2010年的石油消耗量为4.39亿吨,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4.7亿吨、4.93亿吨,而2013年则为4.98亿吨。有专家估计,世界石油的可开采寿命仅剩40余年。此外,近年来,雾霾天气频频出现,对人民的健康生活造成极大威胁,而这与燃油汽车运行所排放的包含有固体悬浮颗粒、COx、SOx等尾气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分不开。传统汽车产业在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电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在汽车动力方面的革新产物,主要依靠电能驱动汽车运行,可有效降低燃油使用量,减少或避免汽车尾气排放,因此而受到了许多人士的关注。但是,就目前而言,电动汽车产业仍处在发展初期,其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也正处在上升期,同时其发展也面临着长发展历史、高普及性、高性能的传统汽车的挑战。
电动汽车,区别于传统燃油汽车,是指取代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以可充放储备的电能作为主要能源驱动汽车运行的新型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核心在于由车载电源及驱动电动机等组成的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其中,车载电源即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为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而电动机则完成电能到机械能的转化,从而驱动汽车车轮的运行。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的主要优势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1)节能。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使得不少的国家都需要从外购油。据统计,2011年,中国约58%的石油来自进口;2013年9月,中国以日均进口630万吨石油的水平,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石油消费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推广,有利于降低汽车产业对石油的依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缩小石油的进口消费量,节约世界已为数不多的石油资源。
(2)减排。电动汽车利用能够可持续生产的电能作为动力源,可有效降低道路尾气排放量。尽管电动汽车的电能目前主要来源于火电,发电过程亦附带一定的污染性,但相比数量庞大的燃油汽车排放的未经处理的尾气,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更小。并且,随着世界电力生产技术的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无污染的发电方式将逐步扩大发电占比,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必然能对环保事业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3)能耗成本低。电动汽车可使用车者摆脱高油价的困扰,而采用价格更为低廉的电力。尽管目前,由于车载电池等配件寿命短的问题,而间接使得电动汽车使用成本上升,但是随着技术的深入和突破,这一问题必然能得到解决。
电动汽车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才刚被人们所了解。当前的社会仍处在燃油汽车当道的时代,社会为传统燃油汽车提供的服务更好、设施更齐全、更具便利性,因而人们也就更加热衷于对传统汽车的使用。因此,电动汽车若要发展,与其配套的一系列包括便捷的路边安全充电栓、配件修理与清洁、周期审查等基础设施及服务体质也必须日趋完善,使消费者体验到其使用电动汽车的便利性。
尽管电动汽车利用电能所花费的成本远低于使用燃油的成本,但是其部分配件的高生产成本也仍是电动汽车产业向前发展的阻碍因子。此外,电动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一些相关技术短板,也导致电动汽车在驾驶性能上不如燃油汽车。现今电动汽车相关的高成本配件,如车载电池等,在加工生产及技术含量上应更具规模性和科学性,突破技术局限,从而在降低这些配件生产成本的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整车性能,使消费者认可电动汽车使用的经济性。
面对交易市场上为数众多的消费者,良好的商品形象必然能成为商品推广的助力因子。一个好的商品形象,既包括良好的品牌信誉,也包括前卫的商品样貌设计。因此,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宜借助传统汽车产业中的品牌佼佼者。比如,在产业发展初期,由大众制造的电动汽车必然就比不知名的制造商生产的电动汽车更有销售市场。此外,在电动汽车的外形设计上,不妨添加一些时代元素、新奇元素,使其对消费者有足够的外形吸引力。
当前电动汽车的补助政策针对的对象是被纳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中的车型,也就是说只有该政策提到的车型才能享受政府财政补贴。虽然2013年9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及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对纯电动乘用车,每辆车的补助金额在3.5至6万元之间不等;对纯电续驶里程5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车的补助金额为3.5万元;对纯电动客车,每辆车补助30至50万元不等;对纯电动专用车根据电池容量每千瓦补贴2000元,每辆车补贴总额不超过15万元。此外,对燃料电池乘用车,每辆车补助20万元;燃料电池商用车,每辆车补助50万元;同时,从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出发首次推出退坡机制,即:2014、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补助标准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分别下降10%和20%;纯电动公交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公交车标准维持不变。但是目前的补助支持力度仍然不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提出的补助政策:今年北京采取1:1的补贴政策,即国家补多少,北京市也补多少。国家和本市财政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2014年消费者在北京市购买了入选《目录》的电动汽车后,最多将获得国家和北京市分别补贴5.7万元,总计补贴金额达到11.4万元。只有通过政府以及地方上的的一系列政策支持,才能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电动汽车这个新兴产业。
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同样也面临着技术投入和产业创新发展的巨大挑战。目前,电动汽车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尽管在电动汽车的车辆、电池、充电站和供电网络的核心产业链研发环节,我国对其均给予了较大的投资力度。在购买侧,对购买电动汽车车辆的用户也给予了较大优惠补贴。但是,如何形成电动汽车的整个产业优化发展,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项目。作为一个既涉及交通基础设施又涉及电力基础设施的新兴产业,需要一套系统科学的决策理论来促进并优化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政策扶持的基础上,考虑全产业链综合价值最大化以及社会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约束目标,并提出电动汽车的发展路径及政策优化体系,对于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