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朋
(深圳博物馆,广东 深圳 518027)
2015年是中国农历的乙未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羊年。羊是人类温和的朋友,随处可见,然而在濒危动物家族中,羊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类群。
羊在分类上属偶蹄目 、牛科、羊亚科。两性多有角,雄性角大于雌性角,角多扁平,断面略成三角形,表面有许多环形横棱隆起,除澳洲无自然分布外,遍布世界各地,多数种类为一、二级保护动物。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范围内严格保护和禁止贸易的物种,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和新疆南部,可可西里是藏羚羊主要分布和集中产仔区。
在藏羚羊的世界里,维持着一夫多妻的家庭格局。雌性藏羚羊三岁半性成熟,雄性藏羚羊二岁半性成熟,每年11月中到12月底,开始一年一度的求偶。一般强壮的雄性可拥有几只到10只配偶,最多可达20余只。4月底,雌雄羚羊开始分群而居,藏羚羊妊娠期200来天,每年产一胎,每胎一仔,到5、6月,母羊与它的雌仔迁徙前往乌兰乌拉湖、卓乃湖、可可西里湖、太阳湖等产羔地产仔。
待产的母羊一般在湖边的小沟岔中,在夜间和凌晨产仔,第二天太阳升起时,就会有千百只小藏羚羊奇迹般的出现在湖边。新生藏羚羊体重一般2-2.5公斤,出生后十几分钟后,便可站立,吃到母乳,会即刻蹒跚学步,几小时后就可以蹦蹦跳跳随羊群移动,一个月大时,便可与妈妈跑得一样快了。7、8月,他们就跟着妈妈开始生命中的第一次长途跋涉,由出生地回到自己的自由生活的家,而此时公羊们正在栖息地等待着他们。
20世纪初,藏羚羊种群总数还在100万只左右,由于淘金、采盐、挖药、偷猎等活动,破坏了藏羚羊的生存环境,导致藏羚羊的数量急剧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就已经锐减到了不足2万只。
盗猎分子组成武装团伙在可可西里等地捕杀藏羚羊,然后现场剥皮,获取绒毛,走私到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加工成沙图什(所有藏羚羊绒加工的产品,但主要指披肩),被称为软黄金。藏羚羊绒非常细,直径约为11.5微米,是人头发的五分之一,沙图什十分轻巧,重量仅百余克,可以穿过戒指,所以又叫指环披肩,在欧美的市场价为1.5-5万美元,需3-5只藏羚羊的绒。1992年冬,大约有2000公斤藏羚羊绒从中国到达印度,1993年到1994年,印度共截获600公斤寄售的藏羚羊绒。1997年,克什米尔地区藏羚羊绒加工量为3000公斤,依此数据推算至少有3.5万只藏羚羊被捕杀。通过10多年的保护和执法打击,盗猎案件逐年下降,从2006年以后可可西里保护区境内再没有发生盗猎藏羚羊的案件,使藏羚羊种群得到拯救和恢复,现在可可西里保护区境内及周边藏羚羊 种群数量已达6万只,较上世纪90年代增加了4万只。
藏羚羊还是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迎迎的原型,它机敏灵活、驰骋如飞,将健康的美好祝福传向世界,是绿色奥运的展现,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黄色一环。
盘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我国,盘羊分布于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环准格尔盆地和罗布泊。盘羊相对固定栖息于一定范围,很少做长距离迁徙和移动,只是随着季节变化进行垂直迁移。
盘羊是雌雄两性分群栖息的动物。在发情期外,公羊与母羊各自形成约5-10头羊组成的群。发情期,长期患难与共的雄盘羊完全变成了魔鬼,为了争夺配偶展开了惨烈的决斗,既用绵羊的方法从远处奔向对方撞头,又仿山羊姿势直立后发力向下击角,直到把对方打败为止,角击声则能传的很远。这期间盘羊发生羊角断裂脱落、受伤、死亡等现象不胜枚举。交配期结束后,雄羊之间的决斗也就停止了,逐渐恢复以往和谐友好的集体光棍的生活。雄羊和雌羊生活在一个区域内,但绝对不合群。抚养幼羊的责任全部落在雌羊身上。雌雄两性分群栖息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生存策略,雄盘羊将有限的草场让给雌盘羊,自己则开辟新的草场,高原草场的整体环境十分脆弱,植被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如果盘羊继续过着合群的生活,他们将会很快啃干净草场,而分群则避免了此情况的发生,有效的保护了雌盘羊和幼羊,从而促进了羊群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大角羊因公羊的弯曲大角而得名,母羊虽然也有角,但却要短小许多,只是微微的弯曲。公羊的角长可达1.5米,重可达到14千克,相当于其身体骨骼其他部分的总和。
在落基山的悬崖峭壁上,两只雄性大角羊对峙,巨大的羊角互相撞击,声音可传出一里外,胜者多为角大体壮者,只有这样的优秀个体才拥有交配权。
大角羊角可用于部落仪式和战利品。落基山大角羊是加拿大艾伯塔省的省兽,同时也是出现在科罗拉多州野生动物保护部的标志上的科罗拉多州的州兽。道奇牌汽车的图形商标就是一个五边形中有一个大角羊头的形象,以此象征车强壮彪悍,善于决斗。大角羊头还是内华达州雷诺市的NBA发展联盟球队——雷诺大角羊队的标志。
蛮羊是非洲仅有的一种野生羊,分布在北非摩洛哥至埃及、大西洋海岸到红海。蛮羊栖息于干旱山区,非常耐渴,可以长时间不饮水,身体所需水分多来自吃的各种食物,清晨和黄昏活动觅食,以草、灌木和树木的枝叶为食。因生活环境内缺少高大植物藏身,他们进化出非常特殊的习性,就是在有敌害发现它们时,他们会一动不动呆若木鸡,借此来骗对方以为是其它物体。雄性在求偶时会进行激烈的角斗,双方在相距十几米远对面站立,然后迅速向对方的角撞击。当一方未有准备或失去平衡时,另一方是不会主动发出攻击的。蛮羊现在数量十分稀少,已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为近危种。
岩羊还有一些别名,比如石羊、蓝羊、崖羊、青羊。 称其为岩羊、石羊、崖羊主要是因为其生存环境一般为高海拔的山地,栖息地附近一般巨石嶙峋,地势险要;称其为蓝羊、青羊主要是因为其上体毛青灰褐色,所以其英文名字里就突出了一个青字。
岩羊夏季经常结成10至数十只的群,冬季则结成数百只的大群,由一只或数只公羊率领,主要在晨昏活动,由于其毛色与岩石及其接近,不易被发现。当敌害接近时,迅速奔向高山裸岩地带,在陡峭的山石间辗转腾挪,几乎是直立行走,极为轻盈,在悬崖峭壁上,只要有一脚之棱,便能攀登上去,一跳可达2-3米,若从高处向下更能纵身一跃十多米而不受伤。岩羊休息时将四肢蜷于身体下,或是1只或2只前腿向前伸开。只要是干燥、山脊或沟谷深处,岩羊对卧息地的选择是随机的,与阳光、风向和视野无关。在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青藏高原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有蹄类之一,又是雪豹的主要食物之一,为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捻角山羊的英文名 markhor,来源于波斯语“mar”(蛇)和“khor”(吃),意思是吃蛇者,但它们其实是草食性的,主要是吃草、叶子及其他植物,根本不会吃蛇。
捻角山羊分布在海拔3500-5000米人迹罕至的地方,卷曲的、螺旋状的大角可达160厘米。繁殖季节,公羊会以打斗来吸引雌羊的注意,巨大的羊角互相猛烈的碰撞的声音会传的很远,会吸引来雪豹,而雪豹会在隐蔽处观察。公羊们将角锁紧,不断的扭转,直至将对方推倒在地上,决斗结束后无论胜者还是败者都会因为长时间的抵触而导致短暂的头晕,而暂时的失去平衡,此时雪豹就会迅速的跃出擒拿猎物,狼、猞猁、藏马熊等都是捻角山羊的天敌。由于数量稀少,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目录列为濒危物种,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附录一。
羱羊是典型的高山动物。登山技术高超,可攀上最险要的悬崖绝壁。为了躲避捕猎者的攻击,除进食的时间外,常栖息在山崖或山坡上。羱羊很长时间被认为成一种神秘的动物,差不多身体的各部分,甚至是排泄物都会用作治疗不同疾病的魔法药物的成分,因此,被大量捕杀,于19世纪初就曾接近灭绝。1816年,由于林业工作者的保护,最后在大帕拉迪索山的羱羊被保护下来了。后经大型重新引种计划,现在羱羊数目估计有30000头,属于低危保护状况。
羊多栖息于偏远的山地,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多数种类数量稀少,多为一、二级保护动物。作为地球的主人——人类更需要把羊看成自己的好朋友,在新的一年里更好的保护环境、爱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