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胜其 方维明 杨振泉 高 璐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225127)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个集生物、化学、农学、营养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创新素质已成为大学生第一素质,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的首要能力。因此,本学科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很多研究型高校就通过一些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对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多年来,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己较为成熟,他们有着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专门的管理人员,在相关的教学设计、活动安排、宣传、奖励等方面的发展在国内都处于领先水平。而相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地方综合性大学受自身学校地位与整体发展水平、外部支持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在培养工科(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造成了大多数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科研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极大影响了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因此,探索地方高校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成了必要且重要的工作,相比于重点院校更显迫切。
高校作为一个国家教育、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培养、输送的人才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及水平有最大说服力。学生科研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又反过来促进教师科研。因此,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是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培养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国内外大学都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如美国南加利福利亚大学的“本科生研究计划(URDP)”、江南大学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计划,包括DIY项目、PRP项目和UROP项目)》、扬州大学的《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和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引导本科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建立大学生参与科研的机制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扬州大学属于地方高校,尽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本校旅游烹饪(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校级品牌专业和重点建设学科,且已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但由于指导教师人数不足、负担过重,且本科生参与科研时间过短、实践平台资源有限等原因,使得本专业学生参与科研的力度不强、效果不显著。尽管部分课题组通过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天博食品创意大赛及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实践活动的形式组建了以课题研究为导向的科研小团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极大锻炼了团队队员的科研素质和能力。但是,这些科研团队往往是临时组建,随着课题的结题或团队队员的毕业而解散,部分优秀本科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经验难以传承给下一届本科生。而且,每组建一个新的科研小团队,指导教师需要重新开始相关指导工作,往往造成劳动的重复、科研的不连续、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有必要结合本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际情况,建立以研究生和导师为指导以及以本科生为主体的梯队式科研小团队,并对其构建模式、运转模式进行积极探索,该型团队的组建意义在于:
1)有利于积极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提高指导效果。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着手开始,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设法解决问题,再到总结归纳形成科学观点,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也决定了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的科研能力有着高低之分。以本科生为主体的梯队式科研小团队是一支由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协助下重点带大三、大四高年级学生,再由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接力型“实践创新梯队”,使得教师的研究经验能较轻松地传承给每一届本科生,同时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激励教师追踪科技前沿,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科研素质和能力,并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高校食品专业师资紧张的局面。
2)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地方高校重教学、轻科研,而且实践平台有限,学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减弱了优秀本科生的科研热情。以组建和长效运行梯队式科研小团队为主线和助推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实验、大学生科技创新、教学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通过实际的科研工作,同学们可以学会查阅资料、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相应的技能,使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终,使得本科生的科研素质、科研热情、综合能力均得到有效提高。
3)有利于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促进课题研究的连续和发展。地方高校师资资源有限,研究生数量不足,有必要激励及促进本科生在科学研究中的贡献作用。通过构建并运行以本科生为主体的梯队式科研小团队,以导师科研项目为依托,使学生本科后三年能不间断地获得创新实践能力锻炼的机会,有效增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力度,激发本科生无穷创造力。这种以本科生为主体的梯队式团队协作模式能促使优秀本科生在锻炼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不断积累良好的研究成果,促进课题组研究项目的延续和发展,取得育才和科研双丰收。
以指导教师科研项目作为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内容,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在指导老师及协管研究生辅助下,并由优秀本科生担任的团队负责人的协助管理下,以梯队式科研小团队为载体,以知识、技能和素养分级传承为核心,综合、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分析判断、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综合能力。
食品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大一主要教授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化学等大学基础课,到大二才开始教授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酶学等专业基础课。根据本专业的情况,在参考其他应用型专业科研创新团队的基础上,适合于本专业的梯队式科研小团队的基本运作模式为:①从大二和大三各挑选成绩优异以及科研兴趣浓厚的学生1-2名,吸收进入实验室,然后以课题项目研究涉及的相关实验技术为导向,在导师指导及研究生协助下(研一到研三均可)提高其实验操作技能和加强其科研意识;②通过6个月的观察,从中选择1名科研意识和动手能力强的大三本科生作为团队负责人,并一直担任至大四毕业,负责整个团队本科生成员的运行与管理;③每学期不间断吸收团队新成员,并在团队运行过程中淘汰不合格的队员;④遴选并在研究生及现任团队负责任的协助下着力培养下一任团队负责人,并保证高年级向低年级的传帮带作用,使高年级本科生的实验技能及专业素养能有效传递给低年级本科生,循序渐进地提高每一位队员的科研能力;
梯队式科研小团队运转至正轨时的状况应该是:①每下一任团队负责人均从大三本科生团队队员中产生,并一直担任到大四,接着由遴选的大三本科生接任团队负责人,如此循环;②不断吸收新队员,大二到大四本科生均可;③保证协助指导教师的研究生也能不断更新,主要负责实验技术指导,传达及监督本科生科研参与情况;④团队在运转过程中,其构建模式和长效运转机制得到不断完善。
2.3.1 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科研小团队的有序运行离不开专业人士指导,要充分发挥指导老师在团队建设中的作用,选拔优秀教师来指导学生组建创新团队。优秀的指导教师,除了要具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外,还要认真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组建梯队式科研小团队;确立团队合理的研究目标;传授基本的研究方法;保证课题研究的连续性。
2.3.2 对协助指导团队的研究生的要求
研究生处在科研第一线,具备独立科研的能力和娴熟的实验操作技能,对实验室环境熟悉。授权研究生带领本科生进行具体的科研实验,传授实验操作技能,激发本科生的创新灵感。但研究生自身也有大量的科研任务,不可能对团队成员一一指导,所以研究生应重点对本科生团队负责人进行指导,以通过团队负责人将实验技能一层一层传乘给每一位队员。
2.3.3 对由本科生担任的团队负责人的要求
要带好团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光是自己的工作要做好,还要对整个团队的工作质量负责。作为团队负责人,上进心要强,科研兴趣要浓厚,要有服务意识,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处理团队内部矛盾,具有能驾驭整个团队的气质和魄力。负责人要充当好与研究生和与指导教师之间的纽带桥梁,便于指导教师和研究生及时了解团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状况,以便及时调整。
2.3.4 对团队本科生成员的要求
在本科生梯队式团队构建过程中,不同成员的个人特质组合对团队构建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年级差别、性格、知识结构、操作技能甚至性别等方面应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如:高年级学生在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上优越于较低年级学生,可发挥高年级的传帮带作用;性格沉稳和细心的学生在课题研究执行过程中可担任“主心骨”的角色,而开朗活跃的学生则能调节科研过程中的枯燥沉闷气氛,有助于提升团队战斗力;女生相对心细而感性,男生相对大胆且思维空间开阔等等。
建立和不断完善团队新成员的选拔、训练、考核和分级培训体制,选拔合适的团队负责人,不断完善梯队式科研小团队的构建;以指导教师科研项目作为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内容,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队员的个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团队发展方案,让每个成员都能循序渐进地参与科研活动;建立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考核机制、反馈机制、淘汰机制和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求成员思考“我能做出什么贡献”,并经常问成员“你做的工作对于整个团队研究的意义何在?你做的工作能产生什么有益成果?”。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撰写并发表论文或申报发明专利,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校或学院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有贡献、有成果的乐趣。定期组织座谈会,或展示近期团队取得的成果,或请有成就的团队队员介绍经验,以各种方式强化团队成员的贡献意识。
将研究生课题或项目子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分配给团队负责人或优秀本科生,在研究生或导师的指导下,鼓励其独立完成,并将实验结果整理成论文发表,按照论文成果质量及时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如按论文级别发放一定奖金,或资助其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会议等,以充分肯定其工作对团队所做的贡献,以带动其他团队队员的科研积极性,既可在本团队中,也可在本专业中树立先锋模范作用。
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施:①定期举行学术例会或茶话会,保障团队内部成员的顺畅沟通,既为团队成员创造了进行“头脑风暴”的机会,又能有效保证团队成员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以有效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此外,也可以利用手机、QQ、邮件等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②可通过网络建立资料共享平台,提高项目开展效率。往往导师掌握最新科技成果的资料,研究生掌握技术资料,本科生掌握学习资料,这些资料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资源库。团队每个成员,尤其是本科生,可以快速地找到与自己所负责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使团队队员能迅速介入项目的研究。
在地方高校,师资资源匮乏,教师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又要承担科研任务,既要参与专业集体事务,又要指导研究生等,往往身兼数职,难以集中精力投入到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中。而组建以本科生为主体的梯队式科研小团队,使得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协助下重点对团队负责人和优秀本科生进行悉心指导,并通过团队负责人和优秀本科生将实验技能和科研素养由高年级向低年级逐级传承给每一位团队队员,有效加强了指导教师的指导效率和指导力度。此外,对于团队的管理也主要由本科生担任的团队负责人来执行。这种梯队式模式使得科研导师从繁琐的一对多及面对面指导中解放出来,又可通过优秀本科生管理团队的模式保证了团队的正常运行。
针对我国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工科的战略方针,并针对地方高校食品学科学术型导师人数过少、导师本科生比例严重失衡的形式下,本文作者所在课题组已在本研究室构建以本科生为主体的梯队式科研小团队若干个,积极探索其长效运转的管理模式,在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已取得一定实效。本培养模式对其它研究室、其它工科专业亦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导师制本科生梯队式科研小团队的构建、运行及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从学校层面、学院层面、专业层面及指导教师层面都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切忌急于求成,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该团队构建模式、组建思路及长效运行的管理制度和策略有待不断完善。
[1]艾倩羽,刘宏伟.大学生科技活动价值与对策分析[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8):5-6.
[2]蒋永荣,李天煜,蒋东云,农以宁.本科生科研创新团队建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28(4):376-378.
[3]王珍珍,徐娜,肖甫青.本科生创新能力“团队式”培养模式探讨[J].淮海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16):114-116.
[4]田园,唐玉斌,商丹红.科研导师模式下的本科生创新团队构建与培养[J].价值工程,2013(2):225-226.
[5]江莉,傅攀,林志斌.构建“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团队实践创新立体培养体系的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3(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