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红
(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 100091)
抗战胜利结束,国共两党两条路线、两种前途的命运决战立即提上日程。东北地区因其在全局中处的特殊地位引起国共两党高度重视,谁掌握了东北,谁就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因此,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即对东北地区展开了激烈争夺。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处变不惊,灵活决策,措施有力,逐步占据了争夺东北的优势。
(一)国共双方内战难免。抗战胜利后,代表大地主、大官僚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坚持“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对内实行独裁和法西斯统治,对外投靠美国,大肆出卖国家利益,势必把中国引向黑暗、独裁的前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坚决保护抗战胜利果实,争取光明、民主的前途,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摆在中国人民面前。
(二)东北地区战略地位突出。东北区域面积13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东北大平原沃野千里,盛产大米、玉米、高粱、大豆,是我国最重要的粮仓之一,谁拥有东北,谁就有了可靠的后方补给。东北地区富含煤、铁、铜等丰富矿产资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日本侵占东三省后,在东北兴建铁路、厂矿,疯狂掠夺资源,客观上促进了东北近代工业化,东北生产力较发达,是全国生产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占据东北,就拥有了较发达的生产力,就能为最终赢得战争创造良好生产条件。东北毗邻苏联、朝鲜、外蒙等国家,战略纵深及边境线长,便于战略展开。中国共产党如夺取东北,将把东北、华北连成一片,大大扭转自红军时期以来各革命根据地被分割包围的局面,有利于和各解放区战场互为犄角,相互支援;将切断东北战场国民党军和关外的联系,加快全国解放的步伐,也有利于就近获得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因此党的七大指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1]p385。这充分表明东北在中国革命全局中的突出地位。
(三)敌我双方争夺东北的基本态势。由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抗战胜利之初,国民党占据西南、西北,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则占据华北、华东大部及华中、华南部分中小城市及农村等区域,客观上对国民党形成战略包围态势。就东北地区而言,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按照同盟国协定,苏军接受日本投降,占据了东北大城市和铁路,广大城乡出现空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山东、晋察冀解放区毗邻东北,有利于迅速抢得进入东北先机。国民党主力部队则远在西北、西南,鞭长莫及,在战略上明显处不利地位。为扭转被动局面,国民党借助美国陆海空力量加紧向沿海、华北、华中等大城市、交通枢纽和重要区域投送兵力,抢占战略要地;与此同时把东北划为9省2市,组建东北行政接收机构,制定行政接收和军事接收两种方案,加紧抢夺东北。
(一)派遣大批军政人员入关。还在抗战进行期间,中国共产党即派遣杨靖宇、赵尚志等共产党的优秀干部进入东北,不失时机建立东北地方党组织和政权,组织抗日武装对日作战,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1945年8月8日苏军出兵东北,中央果断作出进军东北的决策,于10至11日发布1至7号命令,指出:“一、原东北军吕正操所部,由山西绥远现地,向察哈尔、热河进发。二、原东北军张学诗所部,由河北察哈尔现地,向热河、辽宁进发。三、原东北军万毅所部,由山东、河北现地,向辽宁进发。四、现驻河北、热河、辽宁边境之李运昌所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2]p219中央派出东北军旧部为进军东北的先锋,是极其高明的策略,除了该部熟悉东北的重要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极大调动了该部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收复失地的积极性,这些部队必将在争夺东北中发挥出特殊的战斗力。随后,中央还正确分析判断中美苏关系和国共双方争夺东北的态势,派出林彪、彭真、罗荣桓、陈云、高岗等20余名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2万军政干部分期分批进入东北,并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东北局,具体领导东北战场。为达到控制东北的目的,中央要求冀热辽部队先期北上占领锦州,接收沈阳,并以沈阳、锦州为中心向周边广大区域发展,经略南满、西满,拟御敌于山海关外;从晋察冀和华北、山东革命根据地抽调13万大军进入东北,这些部队成为中国共产党争夺东北地区的基础力量。为统一领导东北武装力量,中国共产党组建了以林彪为司令员的东北民主联军,统一指挥东北战场。抗战胜利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派遣大批军政人员和武装部队迅速入关,为日后赢得东北战场的胜利争取了主动,打下来了良好基础。
(二)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抗战胜利之初,为配合国共重庆谈判,争取和平的前景,也为避免一旦内战爆发,南方根据地被进一步分割包围、各个击破事态出现,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河南、安徽等8个解放区,把新四军主力撤退到长江以北集中,这样,抗战中确定的“向南发展、向北巩固”的战略方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新的调整。
1.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独占东北。基于对东北地区战略地位的清醒认识,1945年9月,中央制定了《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与部署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指出:“全国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 ”[3]p372《指示》明确提出了控制东北的战略目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新战略方针的确定。这一战略方针是有充分根据的,一是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配合苏军解放并控制着东北57个战略要点;二是我华北、山东和冀热辽根据地毗邻东北,利于迅速向东北进军;三是由于蒋介石亲美政策引起斯大林不满,加之中苏两党的传统友好关系,使苏军对国民党接管东北持消极、干扰甚至阻挠态度,而对共产党进入东北转而采取默许、配合甚至支持立场。所有这一切为中国共产党抢占东北创造了有利条件。
2.让开大道,占领两厢,调整战略。在行政、外交接收东北受挫后,国民党对苏方以外交相威胁,撤出了东北接收机构,同时发动了山海关战役、锦州战役,打开了进入东北的通道,并依托优势兵力逐渐占据锦州、鞍山等重要城市和长春铁路沿线交通要道。按照盟国协定,苏军不得不向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交接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大城市和铁路沿线重要交通枢纽。在此种情况下,共产党要想独占东北已不现实,必须调整和改变既有战略方针。1945年11月,中共中央制定了“让开大道,占领两厢”的方针政策,即把长春铁路及沿线大城市让给蒋军,把工作重心放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及广大农村,以发动群众,迅速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根据地。12月28日,中央进一步发出《建立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指示,指出:“现在已经确定不是在国民党已占或将占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线,这是在现实条件下所做不到的。也不是在国民党占领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线的附近地区内。”“建立巩固根据地的地区,是距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农村。”指示要求东北局以集中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保存自己为目的。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调整争夺东北战略,明确今后重点工作是做好建立巩固根据地,统一了东北局的认识。东北局派出近三分之一的军队和干部深入广大农村和距国民党占据的中心城市较远的地区,做深入细致的根据地建设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军参战保卫胜利果实的积极性,为最终赢得东北战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3.四保临江,三下江南,巩固东北。花费巨大代价,夺取四平后,加之关内各解放区牵制,蒋介石集团已无力向东北派出大批兵力,于是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采取重点进攻,提出先集中兵力消灭南满共产党部队,再进攻北满的“先南后北”“南攻北守”计划。为坚守南满,巩固东、西、北满根据地,1947年1月至4月,东北我军集中兵力进行了“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的重点进攻。随后又接连发起夏、秋、冬三次攻势,扭转了东北战局。随后,共产党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则由进攻转入防御,为东北决战我军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土地改革,除恶反霸,巩固政权。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在东北广大农村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和政权建设。一是把从日本、伪满手中夺回的土地分给广大无地少地农民,二是把抗战时期各根据地的减租减息政策转变为没收大地主多余的土地给农民的政策,三是抓紧在广大农村建立政权工作,吸收农民中的先进分子参加各级政权,四是坚决镇压土匪、恶霸和顽固势力,维护人民利益,巩固人民政权。广大农民翻身做主人,解决了衣食后顾之忧的广大群众纷纷起来参军参战,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为中国共产党夺取东北,最终赢得东北战场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统揽全局,沉着应对,最大限度利用苏蒋美矛盾。1945年8月14日,国民党与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按照协定,苏方将向国民党政府移交东北行政管理权。针对这一不利于进军东北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展示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处变不惊,灵活应对,恰如其分利用了苏蒋美矛盾。一是正确分析苏、美、蒋关系,恰当处理与苏方关系,为争夺东北创造有利条件。中央认为,苏方并不希望与美国保持密切关系的蒋介石政府在东北独大,只要不影响苏方履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方将给予我军一定方便;《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并不包括毗邻东北的热河、察哈尔两省,控制此二区域对我夺取东北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中央指示我军迅速控制热、察两省,占据了进军东北的战略要地。二是为不使苏军为难,中央要求进入东北人员一律化妆成便衣,以东北义勇军的名义活动。9月30日,东北我军改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的番号,苏军也通知驻东北部队,凡带有“东北人民自治军”标志的中方人员,可以在东北自由活动。在苏军的配合和默许下,我东北部队顺利接收和占领了许多城市和广大乡村。三是在苏方迫于蒋介石外交压力,要求我军限期撤出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和长春铁路沿线地区后,中国共产党从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制定实施“让开大道,占领两厢”的战略方针。东北我军虽撤出上述地区,但在大城市和铁路交通沿线周边,继续保持军事存在,并深入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广大农村,做建立巩固基层政权和争取民心的工作。四是抓住苏蒋决裂的有利时机,在苏军撤出东北后迅速占领广大地区,赢得主动。由于蒋介石执行亲美政策,违背苏、蒋《中苏有好同盟条约》中有关不许美军一兵一卒进入东北的规定,试图由美军舰向旅大、营口运送蒋军,引起苏方不满,苏方拒绝配合。随后,蒋介石要求苏方延期撤军。1946年3月,苏军以最后撤军期限已到为由撤出沈阳,三天后通知蒋介石,并迅速撤离长春、哈尔滨。5月3日,苏方撤军完毕。苏军不宣而撤致使蒋介石陷于被动,东北我军则迅速占领了苏军撤离后的包括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中心城市在内的广大地区。
(五)加强宣传,统一思想,动员群众。中国共产党在东北面临特殊的思想教育任务,一是由于长期处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政策和伪满洲国的反动统治之下,东北群众迫切需要摆脱不同程度的奴化思想意识,重新唤起民族感情、民族心理和民族自尊自信,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要任务;二是抗战胜利之初,蒋介石作为战时领袖在国民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如何在人民群众中揭批蒋介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把中国引向黑暗的反动政策,进而争取广大群众对我党争夺东北的支持拥护,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要工作;三是由于日本长时间的野蛮侵略和伪满政权残酷压迫,东北地区相对成为“独立王国”,这种局面下,如何向广大群众宣传党在东北地区的方针政策,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民心,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考验。四是进入东北的军政干部中,相当一部分人认识不统一,不能深刻领会中央争夺东北的方针政策,片面存在重视占领城市、轻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的意识,最初在贯彻中央方针政策方面表现迟疑。针对这些情况,中国共产党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优势,及时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说服工作,经历了一个过程。
在全部控制东北已不可能的情况下,中央及时调整东北战略,制定“让开大道、占领两厢”的方针政策,但部分干部在心理上没及时转变过来。对此,中央连续向东北局发出指示,要求东北局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在四平保卫战之后的1946年7月7日,东北局召开了七七会议,通过了《东北形势和任务》的决议。决议指出:“创造根据地是我们工作的第一位”[4]p230,今后创建巩固根据地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是建立巩固农村各级政权,深入开展土地改革,武装广大群众,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等,而不是一味争夺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和敌人打攻坚战。东北局七七会议明确了今后的目标任务,统一了全体同志的思想,标志着我们党争夺东北的战略重心已转向根据地建设,为最终夺取东北提供可靠的战略后方。
中国共产党对广大群众的教育动员则是通过开办学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揭批日本殖民政策和伪满傀儡政权对群众的残酷压迫,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树立民族自信自尊;通过开展剿匪反霸,保护群众安全;通过土地改革,解决群众吃饭问题;通过财政金融工作,避免根据地经济大起大落;通过作风转变,和群众紧密相连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东北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得到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感到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他们利益的,从而积极参军参战支前,使共产党赢得了战争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初期对东北的争夺中,针对变化的情况,灵活调整和完善方针政策。例如,苏军撤离东北后,我军迅速填补遗留下的空白,短期恢复占领大城市和交通要道;深入广大城乡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等等。正是由于适时采取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广泛发动和紧紧依靠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才得以逐步占据争夺东北的优势,为最终夺取东北、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1]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中共中央文件选编(1945)[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陈云文选(1926—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