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风 刘云华
(江煤集团公司 江西 萍乡 337000)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在上世纪初我国第一次工运高潮中,安源党组织始终坚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工人群众谋利益,得到了广大安源工人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创造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的突出成就,成为全国 “绝无而仅有的”成功范例。在随后历时十年的运动中,安源经历了外部 “二七惨案”和 “四一二事变”,内部 “九月惨案”和 “八月失败”对安源工人运动的挫折,但是安源工人运动越挫越勇。他们义无反顾,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勇于奉献,创造出安源工人独有的辉煌,被人誉为无产阶级的大本营。事实证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安源工人运动胜利的根本。
中国共产党在安源工人中的工作,是从深入群众,在群众中宣传社会主义开始的。安源工运初期主要领导人李立三曾经告诉工人,他和工人俱乐部的办事人“都是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并指出 “社会主义就是工人的主义”,工人应当相信社会主义。安源工运初期另一位领导人刘少奇向工人明白表示,他和他的同志们是 “抱定社会主义的思想”,奉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工运的机关)的命令,到安源来帮助路矿工友办事,同大家一道 “干这种改造社会的事业”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向安源工人说明,安源的工运的指导者 “都是诚实帮助工人的社会主义者”,而书记部本身 “是为工人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总司令部,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总营垒”。毛泽东在1921年11月为纪念湖南劳工会成立一周年而写的文章中指出,“劳动组合的目的,不仅在团结劳动者以罢工的手段取得优益的工资和缩短工作时间,尤在养成阶级的自觉,以全阶级的大同团结,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这是宗旨所在,希望劳工会诸君特别注意的”。
1921年秋,毛泽东来到安源,他走访了餐宿处、火车站、制造厂,并下到总平巷,在矿井搞社会调查,了解工人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正是通过毛泽东近一个星期的调查访问,才使中共湖南湘区支部最终决定把安源列为湖南湘区支部工人运动工作的重要区域。
毛泽东在回忆中就谈到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当时接受了马列主义教育之后,总认为自己是个革命者了。哪知道一去煤矿和工人打交道,由于自己还是一副学生腔,先生样,工人不买帐”, “后来想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过来,思想立场还没有转变过来嘛。一个人的思想总是发展的,立场是可以转变的。立场转变了,才会认为我们要自觉放下架子拜工人为师。也真灵哩,后来我们和工人一起聊天,谈心,工人同志才慢慢地和我们接近起来,心里的话才愿意和我们讲”。
1921年冬,李立三陪毛泽东在安源进行调查研究,并常驻安源指导一切。他以办平民教育名义,由湖南平民教育促进会介绍到安源,办起了职工子弟学校和工人补习夜校。没有课本,李立三就自己编写。他曾经回忆说, “补习学校的课本有两种,公开用的是平民教育课本,实际用的是我们自己编写的,每次上课都宣传一点马列主义基本知识,主要讲世界上的财富是我们工人阶级创造的”。因而受到了安源工人的热烈欢迎,仅仅半年的时间,党组织就在安源站稳了脚,并先后成立了安源党支部和属于工人自己的团体——路矿工人俱乐部。从此,组织起来了的安源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走上革命舞台。
安源路矿俱乐部成立后,又于1922年7月成立了工人消费合作社。以 “创办消费合作社可买便宜货”为口号向工人群众宣传,吸引工人加入俱乐部。合作社直接从长沙等地采购货物,便宜卖给会员,大受工人欢迎。从而增强了俱乐部的吸引力。虽然当时俱乐部力量还弱小,但是由于俱乐部处处为工人群众的利益着想,逐步得到了工人的拥护。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始之前,俱乐部只有700多会员。但是就是这700多会员,却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把13000多人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不管敌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破坏罢工,或者威胁,或者利诱,都无法达到破坏罢工的目的。大罢工期间,当戒严军队闯入俱乐部企图武力封闭时,即有数千名工人闻讯赶到,一面冒死冲进来保护俱乐部,一面劝导兵士,将军队挤出俱乐部。当戒严司令李鸿程以所谓的“商量解决办法”为名,将刘少奇带到矿局办公大楼,意图用武力胁迫俱乐部领导人下令复工的时候,闻讯赶来的数千工人把戒严司令部所在的路矿办公大楼围得水泄不通,愤怒地高呼,谁敢动我们代表半根毫毛,我们就要把路矿两局打得片甲不留。刘少奇回忆安源罢工经过时就说过: “当时安源罢工取得胜利,没有失败,主要的依靠了工人群众的力量……”大罢工胜利后,安源矿区一万多工人几乎全部加入了俱乐部。
罢工胜利后,安源党组织并没有沉浸在胜利当中,满足于罢工所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是不断采取各种措施督促当局落实罢工成果,切实帮助工人改善生存条件,使所有工友都能享受到罢工的胜利成果。永和煤矿和株洲转运处同属路矿工人俱乐部会员,但是这两处根本不落实路矿工人大罢工的协议。俱乐部立即派出蒋先云、谢怀德等同志前去进行工作,通过罢工等手段为这两处工人争取享受到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成果。
为了更好地维护工人的利益,工人俱乐部举办了相应的经济事业,主要有消费合作社、劳动介绍所和故工抚恤会。创办消费合作社,是为了使工人能买到便宜一些的生活必需品,以 “减轻工友生活负担”。消费合作社成立后,当年11月又扩大了消费合作社的规模。为着 “预防工人失业”,成立了劳动介绍所,尽可能为失业工友寻找生活出路。成立了故工抚恤会, “专为抚恤身故工友及家属而设”。扩大了职工子弟学校,提高了职工子女的识字率。这些措施从不同角度减轻了工人的痛苦,改善了工人的物质生活,增强了俱乐部的凝聚力。
罢工胜利后,安源路矿俱乐部获得快速发展,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俱乐部主任刘少奇还是坚持每月拿15元的生活费。工人们以矿长每月450元工资作比较,纷纷建议俱乐部领导人每月拿200元生活费。刘少奇引用党内相关的标准说: “我们的地位变了,革命的目的没变,生活费不得超越。”遵照他的建议,俱乐部还作出规定,从总主任到各股长、夜校教员一律15元。
安源党组织始终坚持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经常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1923年7月,俱乐部发现消费合作社内因事权和经济权不统一而不利于经营和管理,立即对消费合作社进行了一次清理。为了促进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做到能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防止个人谋取私利,又制定了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办事细则》 《消费合作社办事公约》,从而使社务进一步条理化和制度化。年底,又对合作社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查,查出服物股经理挪用公款的腐败现象,并对涉事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赢得工人群众的拥护,成为中国共产党反腐第一案。
1926年国民革命军经过安源后,安源党组织恢复了路矿工会,并改名为萍矿总工会。当时,总工会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解决工人的经济生活问题。在安源的工人生活非常困难,一方面,在业的路矿两局工人2000多人,已经将近一年没有领到全薪,他们迫切要求工会帮助向当局索要欠薪。另一方面,九月惨案后失业的万余工人,许多人一直留在矿山艰难度日,流落到外地工人则纷纷回到矿山,他们要求工会帮助复业。但当时,萍矿处于停顿,只有恢复生产,才能维护工人权益。萍矿总工会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促进萍矿开工,并与萍矿同人协会制定了开工计划,成立了维持萍矿开工委员会,使萍矿生产由日产100多吨上升到700多吨,对于改善工人的经济生活,团结工人进行革命斗争,缓解武汉国民政府面临的煤荒和财政困难,支援革命战争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安源路矿工人这次的参与管理矿山的生产和运销,成为了中国工人阶级管理企业的最初尝试。
1927年6月,湖南反动军队窜入萍乡并进犯安源,萍乡的一些土豪劣绅气焰嚣张,啸聚一班土匪及族众制造了 “六五”反革命事变。 “一时萍乡竟成土匪世界”。接着,他们组织反革命武装,又利用封建的地方观念和宗族关系,欺骗、煽动和胁迫上万农民武力围攻安源,断绝交通,阻止运送粮食菜蔬进矿区,企图用饿困办法迫使工人投降。在危机面前,以程昌仁为首的共产党员挺身而出,领导工人奋起反抗,依靠安源人民群众,男女老少齐上阵,经过10多天的奋战,取得了安源保卫战的胜利。
1927年9月上旬,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布置秋收起义武装斗争工作。安源工人率先举起中国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秋收起义爆发后,安源第二团攻萍乡,打老关,占醴陵,克浏阳一往直前。湖南省委在向中共中央汇报时,高度评价了安源工人团结守纪,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称赞参加秋收起义的工人参加这次暴动非常热心,并极勇敢, “攻打萍乡、醴陵、浏阳、血战几百里的领导者和先锋,就是素有训练的安源工人”,“可以说,秋暴颇具特色,还是安源工人的作用”。
秋收起义失败后,在浏阳失守被打散的安源工人没有被敌人的血腥屠杀所吓倒,他们或是在湖南乡下,或是转移到湘东赣西乡村开展游击战争。如陈桂林在上栗成立了萍北独立团,刘型在东桥搞农民运动,刘先胜等同志到湘东南特委的游击营参加战斗等等。留在安源的工人也在湖南省委的领导下,举行罢工和暴动等活动,支援井冈山斗争,从而形成了不惧风险,为理想和信念义无反顾的革命精神。
秋收起义后,尽管安源已经处在白色恐怖下,工人运动已经转入地下活动,但是安源工人仍然一如既往,义无反顾地支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开辟湖南省委到井冈山的交通线,组织工人上井冈山参加红军,跟着毛委员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从1927年到1930年三年间先后有近5000多安源工人参加了红军。
安源工人以开拓进取的精神争创一流,在中国共产党史上创造了许多个第一,比如中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共青团组织。1922年2月成立了中共产业工人第一个党支部——安源路矿党支部。安源大罢工中成立的安源路矿工人纠察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民兵组织。安源劳动童子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的少先队。安源地委党校 (团校)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地方党校 (团校)。安源的党组织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和产业工人成分最多的地方党部,安源团组织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地方团和“独一无二之无产阶级组织”。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大厦是中国工人第一座工会大厦。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是中国工人第一个经济组织。安源旬刊是中国工人自办的第一份刊物。
安源工人创造了许多的工作经验。如从办平民教育入手向工人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经验,运用哀而动人的进攻策略领导罢工斗争的经验。通过斗争实际提高工人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的经验。在全国工运低潮中运用“弯弓待发”的防守策略领导工人坚持斗争、保存和发展实力的经验。组织工人和举行罢工斗争中利用一切合法活动的可能、争取广泛的社会同情和支持的经验。在团结工人阶级自己的同时向其他人民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宣传的经验。派出大批工人深入农村发动和组织农民、建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的经验。以工人运动为依托、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的经验。
以上这些工作成绩和工作经验,后来,都成为我们党开展工农斗争的模式和样板。刘少奇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 《对俱乐部过去的批评和将来的计划》《俱乐部组织概况》和 《“二七”失败后的安源工会》等著作对安源工人运动做了系统的总结。刘少奇、李立三在全国总工会工作期间,直接指导武汉和上海等地的工人运动等,都吸取了安源工运的经验。李立三回忆 “安源工人运动的一些主要经验是十分重要的。后来1924年,我们到上海做工人运动的时候,也就是运用了这些经验”。大革命高潮中,数以千计的安源工人深入农村发动农民,使安源工运的经验在湘赣边境和湖南全省农村革命运动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毛泽东在谈到自己世界观的转变和调查研究、发动群众、党的建设等问题时,多次提及安源工运的经验。
时间虽然过去了80多年,但是当年安源党组织的经验,仍是我们今天的榜样。我们不能脱离群众,躺在功劳簿上忘乎所以。要像当年的老一辈共产党人一样,始终坚持深入群众,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时时刻刻把群众放在心上,不断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一起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为企业的和谐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