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璀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檀香刑》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获得了多项国内外大奖。1其英译本的翻译家葛浩文先生更是功不可没。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俗语,其风格简单浅显,形式灵活。温瑞政在《汉语语汇学》中认为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2
翻译损失难以避免。因此,补偿是确保译品完整传达原文信息的重要方式。鉴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在汉语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俗语、谚语等,因此,在翻译汉语文学作品之时,译者更将有可能产生的损失降低到最小,让译语读者更切身理解到其汉语内涵。
国内对翻译补偿研究最多的夏廷德教授在其著作《翻译补偿研究》中,从不同层面对不同的补偿手段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语言学层面的补偿和审美层面的补偿。3本文则试图从这两方面来分析研究《檀香刑》中俗语的翻译补偿策略。
语言学层面可以进一步分为词汇、语法和语篇层面。本文着重探讨译者在词汇与语法方面的补偿。
例1 还有小顺子,你这个寒冬腊月蹲锅框的小叫花子,不是老娘替你说话,你怎么能当上弓箭手?4
And you Little Shun,a common beggar who sought warmth from a cook stand in the dead of winter,if I hadn’t put a good word for you,do you think you would now be one of his select archers?5
“蹲锅框”是山东方言,意为站在锅边凭借着锅里煮饭的热气取暖。此处,译者使用了整合的补偿手法,在没有减损原文意义的情况下,将“蹲”这一动词转译为表伴随的副词词组,使得译文并没有花更多文字来解释“蹲锅框”的含义,而是整合译出了前半句的意思,使得行文更加简洁流畅。
例2 俺的个猪油蒙了心的糊涂爹,你是中了哪门子邪?6
My poor benighted dieh,with what did you coat your heart?What possessed you?7
中文“中了邪”,形容一个人精神失常,作出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举动。英文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因此,译者采取了增益的补偿策略,将中文“中邪”转译为可被英文读者理解的“coat one’s heart”和“possess”,用两个小句来解释说明中国地方特色的词汇,对原文起到了准确的解释说明作用。
例3 这就叫“炒熟黄豆大家吃,炸破铁锅自倒霉”。8
As the adage has it:“When the beans are fried,every eats;but if the pot is broken,you suffer the consequence alone.”9
此处用此俗语,表现了眉娘心中对亲爹贸然反抗朝廷、抗击德国士兵之举些许埋怨。然而,在英语里没有与“倒霉”一词对应的表达,因此,译者将“倒霉”译为“suffer the consequence”,不仅没有减损原文含义,且更加方便英文读者理解,也使得译文更加简洁。
翻译过程总有时会出现源语的审美形式与语义呈现统一性,但在目的语中却难以找到相对应成分从而造成不可译。10如果源语言的审美形式特别重要,译者就必须设法对形式进行补偿。
例4 “行、行、出、状、元!知道这话是谁说的吗?11
“Every-trade-has-its-master,it’s zhuangyuan! Know who said that?”12
这句话表现了赵甲对自己刽子手身份的一种夸耀,中文的顿号表现人物语气停顿,增强了气势。但由于英文中没有顿号,译文中则巧妙地运用了破折号这一形式补偿,达到了与原文等效的语言功能,在审美层面上也更贴近原文,体现出说话者一字一顿的语气。
总结: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文化差异必然导致翻译损失,因此,适当的补偿手段必不可少。13分析优秀的译作,对其中的补偿现象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补充完善尚待发展的翻译补偿理论,给外语国家读者提供更加富有中国民俗特色的中国文学新作品。
[1]徐露.《檀香刑》的民间叙事[D].中南大学.2011.
[2]温瑞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3.
[3][10][13]夏廷德.翻译补偿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4][6][8][11]莫言.檀香刑[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5][7][9][12]Mo Yan.Sandalwood Death:A Novel.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Norman.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