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娟 胡静丽 熊昌芹
1.前亚里士多德时期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城邦民主制的发达使人们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与此同时人和社会的问题就渐渐成了哲学家思考的对象,但是智者学派一直停留在感性的阶段,直到苏格拉底的出现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认为世界常变,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亦是无穷无尽,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灵魂,认识灵魂的理性部分,只有认识到了灵魂的理性部分,才算真正认识了自己。因而苏格拉底最终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界定,即:人应有自重;人应该去发现自我的本质;人必须确立理性的至高无上。
2.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更趋向于务实的现实主义,他指出人是自然界的延伸,但是它又具有超越自然的能力,这些能力使人结合为共同体,建立起所谓的城邦和家庭。在人的本质观上 ,曾提出三个重要命题 :“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这是他分别从理性认知和社会生活两个视角对人的哲学的把握。“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这一命题集中体现和概括了古希腊的传统;“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命题强调人超越于动物的精神属性:“人是政治动物”这一命题素朴地猜测到人的社会属性。
十七世纪,认识论的探讨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恩格斯指出:“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霍布斯从机械论观点出发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自我保存,趋利避害,无休止地追求个人利益。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出发,提出了“我思故我在”。拉美特利为了论证人的物质性,把力学运用于对人的研究,提出“人是机器”的著名命题。爱尔维修从感觉主义和人的智力天然平等的原则出发,提出了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著名命题。
马克思就人的本质提出三个科学论断:即“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质”,三者辩证统一。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活动的具体的历史形式,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人的需要又加强了这种社会关系。抛开社会关系,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需要同动物就没有任何的差别,更不会有人类社会;另一方面,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人的需要是其发展变化的动因,社会关系又作为实践发展变化的结果。抛开实践活动的视野,就不可能理解人的社会关系,或是把这种关系理解为上帝的安排,或是直观地把人理解为抽象的“类”,这样就更不可能满足人的需要,因为人的需要根本无法实现;最后,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能,实践活动就是这种本能的现实体现,社会关系又促进了人的需要。抛开人的需要,就不会产生实践活动,也就不会有社会关系,一切就都无从谈起了。在现实的人身上,实践活动是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力。只有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者相统一的基础上考察人的本质,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揭示人的本质的开端,它不仅为建立科学的人的本质理论奠定了基础,还为不久以后形成的实践观和唯物史观提供了最初的基础,为理解社会历史找到了一把正确的钥匙,架设了通向唯物史观的一座桥梁。而这一切,主要体现在马克思科学的劳动史观的确立上。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社会性的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因而社会历史也就是人的社会性劳动活动的历史。马克思把劳动视为人的本质,这说明他已经有意识地从感性、现实的“人的劳动的这一巨大部分”来考察人的问题、人类历史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过程了,唯物史观的雏形也得以显现出来。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已将“劳动”范畴发展为“实践”范畴,且重点表述了物质的、革命的实践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思想,从而基本形成了其科学的实践观,为其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这种实践观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它是感性的、客观的、能动的活动,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者对对象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其次,人自身的改变与环境的改变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了统一。旧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的改变首先需要环境的改变,而马克思认为,人在实践中改变了环境、改变了自身的生活条件,而且还改变着整个人自身。最后,实践决定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马克思在《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无疑是科学而深刻的。但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对作为人的本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考,也必然潜藏着对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理解和发现,进而在社会联系总体化结构的基础上抽象出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等一系列范畴所组成的历史观的崭新的逻辑结构,从而也进一步促进了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完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使其科学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得到了确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在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矛盾中进行的。《形态》在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的基础上,并以其为根本指导,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段,首次比较系统地从五方面阐述了科学的人的本质观:第一,明确提出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生产劳动。第二,提出了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观点,且具体论述了生产劳动、人的需要以及社会关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具体化了人的本质。第三,《形态》对《提纲》中“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论段作了进一步具体的阐明。第四,具体阐述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强调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研究人性、人的本质。第五,人的本质是不断改变着的,具有历史流动性。人不仅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同时还是自身历史的产物和结果。
关于社会内部的结构及其发展过程的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此已经提出了完整的理论,并且作了系统的阐述。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进一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经济结构,并把这种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初步运用于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进而丰富了刚刚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马克思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论述中,也潜藏着在新的历史观指导下的对人的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完善了他的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同《形态》相比,马克思已明确地把人本身包含在生产力的概念中。第二,作为人的本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在其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它产生并决定着其他社会关系。第三,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变化。作为人们社会关系的表现的“人的本质”范畴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人不仅在他的物质生产中显示着他的本质力量,也在他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历史地创造着自己的本质。
[1]参看冒从虎,王勤田,张庆荣.欧洲哲学通史[M].上卷.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2]麦金泰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5.
[4]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5.
[5]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