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探讨①

2014-08-15 00:54廖向纯李倩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7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要素结构

廖向纯 李倩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6)

体育课堂教学是由体育教师、学生以及连接师生间的教学因素组成的教学体系。它有别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这是由它需要有身体练习为前提的认知操作过程所决定的。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体育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的使学生发挥运动才能,还能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融洽。

1 对教学结构再认识

1.1 教学结构

“结构”一词,在人们脑海中常会产生这样的误解:死板、僵化、固定的行为方式。实际上在翻阅诸多资料后得知,结构的内涵是指:“事物系统中各要素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联结或组织方式。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诸要素之间确定的构成关系就是结构。”顾名思义,体育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在体育课堂教学系统中,参与的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排列或组合活动方式。体育课堂教学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师、学生、教学媒介、教学内容四要素的相互作用之下,具有整体性、自调性和转换性三个特征。

1.2 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关系

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关系是学术界经常辩论的一个焦点,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存在着联系。所谓教学模式,是对教学系统中简化某类问题的方法论描述,它是各要素在时间上形成的动态的教学活动进程。而教学结构则属于更为宏观层次的概念,它不附属于某个教学对象与内容,教学模式却更多地体现在具体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相同的教学结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派生出多种教学模式;教学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又体现着教学结构的形式。

2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结构的意义

在体育学科中,教师常常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却忽视了对体育教学结构的把握。体育教学结构的改革是更深层次的改革,较集中的体现了人们在体育教学中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深刻变革。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凡是杰出的人都不是按照别人的模式走出来的。社会不需要在固定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千篇一律的人才,只有让学生了解体育教学中的结构,才能真正发挥体育的功能,因此,优化教学结构刻不容缓。从哲学的范畴来看,在要素一定的情况下,结构的好坏决定着功能的优劣。当体育教学中各要素相互协调使结构趋于合理时,必然会实现教学功能的最优化,使教学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3 体育课堂常见教学结构的主要形态及问题

3.1 “教师中心说”的体育课堂教学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是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开展的。无论在早期的教育还是当今的学校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有着统治性的地位。在这种教学结构中,教师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用仰视的视角看待教师,教师是体育课的权威、知识技术的权威。“老师教,学生学”成为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单向的传输式教学方式,使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在课堂上,技术教学与练习占用了绝大部分的时间,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千篇一律的“广播操”,忽视了学生的选择权利。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变得古板,思维方式也显得僵硬,在学习中丧失了主动性,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得不到提升。使得师生间缺乏交流,教师得不到反馈,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3.2 “学生中心说”的体育课堂教学结构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开始把教学的中心转移到了学生身上。教师转变成了教学的组织者与指导者,教学内容也转向了课外的知识,重视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学。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体与知识的构建者,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并组织学生学习。但是由于过分的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部分教师一味的去迎合学生的兴趣,导致在课堂上学生的自由度偏大,教师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出现了“放羊式”的教学。体育课堂上,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制约力,到处都是学生玩耍的身影,学到的知识自然得不到保障。体育课堂纪律松散,学生的自控意识淡薄,教学计划完不成,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3.3 “主导一主体”的体育课堂教学结构

教与学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二者缺一不可。课堂教学结构应该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也应该是一个辩证统一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作为前两类教学结构的结合,在体育教学中掀起了波澜。体育技能的获取需要教师的示范指导,而技能的掌握则需要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该结构不仅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了老师的指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师生间双向交流提供了保障,教学内容由强调运动技术向体育经验的传递转移。开放式、互动式的学习环境,更多的考虑到体育的实用性、健身性特征,可接受程度高,师生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良好转变。但是这种教学结构对教学的资源设施配置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限制了群体的适用范围。

4 体育课堂教学结构优化途径

4.1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知识结构是前提保障

知识多来源于教材,知识结构则是指该学科知识中的基本概念,以及知识间的内部联系与规律所交织形成的网状结构。它既是学科知识自身的排列组合,又是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由浅至深这一认知规律的最好反映。教学中应该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思想作为指导,注重与交叉学科之间的联系。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而过多的将精力放在实践环节。体育理论知识是体育学习的重要方面,学校要多开设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实用性课程,使学生了解体育知识结构的实质内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体育技能的学习,有时候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有助于学生建立更好的视觉表象,也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更加多姿多彩。

4.2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认知结构是关键

人的认知结构的形成,是由人的认知活动依照一定的发展阶段、有序进行的,学生如能掌握认知活动的基本规律,就能触类旁通。这里说的认知结构包括教师对学科的认知结构和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它与知识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了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好坏。懂得科学的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较容易的被理解,体育教师应该经常参加课程进修,加强对学科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是千差万别的,来自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差异,优化体育课堂认知结构要尽量根据学生的身体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过程,采取差异教学,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

4.3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结构是必然趋势

教学活动结构把体育科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联合了起来,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构不是固定的,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要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体育技能,就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组织结构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学中要强调“序”的重要性,不仅包括时间的顺序,也包括学生心理的顺序,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教学活动设计要合理,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不能每节课照搬教案的内容来上课。课堂的活动方式应该依据当时的教学环境、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及时调适。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主导—主体”以及双主体的教学结构随时转换,创建民主和谐的体育课堂。

关于教学结构的组成要素,也有不同的说法,但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大体一致的。教学结构是教学系统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媒介、教学内容)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排列组合方式。在体育教学活动,首先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形式,师生关系是教学结构优化的重点,也因此而忽视了其他要素在结构中的作用。结构是灵活可变的,结构中任何一个要素如果没有发挥它的功效,将会导致教学功能的缺失。我们应该将这些要素进行整合,灵活处理体育课堂教学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态平衡的结构。

[1]娄智华.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结构改革的案例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戴显鹏.新课程改革下大连市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结构优化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吴丹丹.数字化学习与课堂教学结构变革探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4]高丹丹.未来课堂的教学结构探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2):54-60.

[5]温乾.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与应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6]朱永海,张新明.也论“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36-40.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要素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结构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论《日出》的结构
一题多解,认清思维树之“根、枝、叶”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