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照萌 刘中臣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无可否认,对本质的探寻是学术研究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武术研究也不例外。“武术”一词尽管出现很早,但“武术”一词取代“国术”成为官方认可,或者说唯一认可的概念,并引发学界开始探讨武术的所谓“本质”问题,实际上是在解放后。且长期以来,针对此问题的论战持久而激烈,但绝大部分刊物流于空谈,有深入见谛者寥寥。而学者们对于“武术本质是什么”仍旧各执一词,暂无定论。因此,笔者深切认为,开展这样的学术研讨是必要且有深刻价值的。因为,倘使不能深刻认识武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如何冀图寻觅到武术的概念究竟该如何去准确定义,又如何探求继承与弘扬武术的正确方式与途径,甚至如何满怀信心的谈及武术的未来,那么,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谜团而无法揭晓。
经统计与武术本质相关的文献资料得出,相关图书238种,学位论文11种,期刊661种。实质上,真正谈及武术本质的著作仅4种,分别为洪浩《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1]、李印东《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功能价值体系阐释》[2]、王岗《中国武术技术要义》[3]以及邱丕相《武术初阶》[4],其他只是轻描淡写,没有详论。这其中,洪浩著《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是新中国第一部详细论述武术本质的论著,对学术界的影响颇深。而专门论述该问题的学位论文3篇,其中,2006年李印东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发表第一篇名为《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其功能价值体系的阐释》的博士论文,因为其具深刻的学术及现实价值后编著成书。专门性期刊74篇。其中,最早专门论述此问题的是1999年童旭东于《武林》杂志上发表的《拳与道合——论武术的本质》[5]一文。
由上可知,关于武术本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至1999年发行关于该论题的首篇专门性期刊。1999年至2004年只有少数文章零星散布在个别刊物。直至2005年,该问题的研究突然有了起色,引发了第一股研究热潮。首先是出版了一部详细阐述该问题的图书《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其次,该年共有7篇期刊分别发表在《体育学刊》、《体育文化导刊》、《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等几种在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杂志上,那么,这些研究成果对学界所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发表刊物的数量呈递增趋势,2011年竟达到13篇,创历史新高。但仅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南京体育学院学报》两种质量较高的刊物上发表,整体质量较低,影响力较2005年有所减弱。2013年至今,共有6篇期刊陆续发表在《体育科学》、《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等对学界深刻影响的刊物上,文章质量有显著提升,预示着新一轮的“研究热”即将展开。一言以蔽之,该问题的研究呈现显著地阶段性。
究其原因,笔者以为可能与下列几个因素相关:
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武术竞技化如潮水般席卷而来,一方面使竞技武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武术发展中的“领军人”;另一方面严重挤占了传统武术的发展空间,使其发展势微,前途令人堪忧。这一极度不和谐的现象引发了学界对现代意义上的“武术本质”的质疑,由此便展开了激烈研讨。第二,民国时期,张之江等人大力倡导“国术”,武术得以在学校、军队中普遍推广,但解放后国术系统却因政治原因被否定,国术体系也因此告终。[6]在此后较长的一段时期,武术才再次被引入教育,但进度很慢。直至近些年,国家提倡“复兴传统文化”,武术申奥的努力以及多个武术拳种的相继申遗使得武术本质问题也再度升温,出现“研究热”。第三,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随着人们对武术认识的逐步深化,对武术本质的研究也逐步深入。这正是上述现象出现的最好诠释。
1.3.1 史上关于“武术本质”问题论争的评述
最早对武术本质问题的论争是伴随着童旭东《拳与道合——论武术的本质》一文的出版而缓慢展开的。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童氏明确了该问题论争的主要焦点在于武术本质是否是技击。然而,他却与这两种观点不能苟同,且在强烈批判二者的基础上,指出“拳与道合”才是武术的本质。[7]但事实上,真正详实地阐述该问题的是《武术本质层次论》一文。文章作者概括指出,当今学术界对于武术本质的论断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大阵营是“技击本质派”,另一阵营是“质疑派”,并通过对部分学者文章的深入解读,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自己的论断——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社会存在,并不具有唯一本质,本质是具有层次性的。[8]至2013年出现了另外两篇简要论述武术本质问题的文章。一篇是《论武术的本质与质变》,作者认为关于“武术本质”这一命题形成3种不同的论断:一种论断是“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一种认为“技击不是武术的本质属性”;还有一种是折中的观点,也即“多本质论”。随后作者经过细致地分析,指出上述三种论断存在的缺陷,进而开宗明义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武术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两次质变,不是武术整体的质变,武术的本质属性仍是技击。[9]另一篇是董国兴、张震合著的《“武”之真“武”:实践论范式下武术本质论争的消解》,文章提出在该研究中存在的三个论争症结,即总有某种存在物的某种属性与被界定为武术本质特征相同;往往把“武术是什么”当作“武术本质”来研究;采取反文化的思维模式把武术僵尸化,或者泛中国文化化。[10]
1.3.2 从研究视角看“武术本质”的研究内容
以上四种关于“武术本质”问题的研究评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千秋,笔者因对该问题涉猎不够,不敢妄加评判。以下通过对“1999年至今74篇专门性阐释该论题的期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试图从一种崭新的角度——研究视角切入,重新审视该领域研究的基本内容。但需要着重说明的两点是:第一,表中的“问题本身”指的是与其他四个角度相异的一种研究视角即:杨建营等学者坚持“唯技击论”;王岗等部分学者对“唯技击论”的强烈批驳及以洪浩、张震、曾与久等为代表的所谓“多本质论”。[11]第二,把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对应的英文编号,论述中将不再具体说明。
对表1数据分析得出:
首先,整体看来,研究视角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其中,对武术本质自身研究发行的刊物数量最多,比重最大。相形而下,从D、E进行研究的文章数量较少,比重较小。其次,B与D两类文章贯穿该研究领域的始终。经进一步统计发现,B类文章是相继出现的,且数量大;相较而言,D类文章出现频率呈现“跳跃式”,是间断性出现的,数量少。而这一情况在E类文章中同样存在,但与D类文章不同的是,它是自该领域研究伊始就存在了,换言之,E类研究开始最早,是该领域的“带头人”。再次,从C与D进行研究的刊物出版时间较晚,这一方面是由于2005年之后国家相继出台一些与之相关的政策,加速了武术进入学校教育的步伐;另一方面伴随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急遽推进,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被迅速提上议程,遂将文化学的相关知识作为理论引入武术本质论中诠释问题。
为清晰说明问题,笔者又对2009-2013年5年中每年各研究视角出版刊物数量进行统计,得出:09年出版A类5篇,B类1篇,C类1篇,D类0篇,E类1篇;10年出版A类5篇,B类3篇,C类3篇,D类1篇,E类0篇;11年为A类9篇,B类1篇,C类3篇,D类0篇,E类0篇;12年发行A类4篇,B类0篇,C类1篇,D类0篇,E类1篇;13年则为A类3篇,B类1篇,C类0篇,D类1篇,E类1篇。分析认为:近年来,关于武术本质自身的研究视角仍旧占据相当大比重,但研究视角趋向多元化,且关于教育视角研究的文章在快速增加,而相应地,从哲学与文化两个视角进行研究的文章也在缓慢增加。
此外,经统计分析武术本质相关文献得出:该研究领域的绝大多数学者以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果是内容更多的限于空谈,主观性强,缺乏实证性与实用性,可信度低,现实意义不大。
研究视角与方法单一化,研究深度不够,也就是说该研究仍处于初级水平。这是笔者对武术本质研究现状的简要概述。据此认为可能的研究趋势为:第一,研究视角多元化。以哲学、文化、发展观等为切入点撰写的刊物数量会缓慢增加,但只是少量分布,不可能发展为主流,这是十分清楚的。但是,这一多元化研究视角的趋势对整个学术界的研究状态产生的影响无疑是正面的,也有利于加深人们对武术的认识,对武术的进一步发展是有益的。第二,研究更加深入、彻底。一方面,武术本质自身的论争在一定意义上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比如,该论争中关于“武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武术本质与武术的概念间关系”、“武术本质与本质属性的关系”、“武术的本质与功能间的关联”等问题都将继续争论,促进武术本质论争的再度升温,直至有一个权威的抑或准确的武术本质的定义,或许该论调会暂时消停。反之,则会继续争论。另一方面,对“武术本质论争消解”的相关研究将继续深入展开。这类文章以张震于2011年发表的《武术本质研究论争的症结与消解》一文为标示,此后连续两年,张氏分别从不同的切入点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论述。实质上,此三篇文章皆是从哲学的实践论等理论出发进行诠释的,作者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是:武术的本质是以人的需要为存在的存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实践存在及塑造“人”和“自我超越”的存在。又指出,“扬弃本质主义的思维范式,是消解论争的法门。这里我们不争论张氏的观点正确与否,实践自会替我们检验。然而,事实上,一直以来,关于武术本质的论争争议不断,但却显得相当混乱,使其不知不觉已陷入内部矛盾不断纠结的怪圈,正如诗云: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笔者猜想,倘使研究者可以跳出这个圈子,以一位局外人去观望,去审视,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效。而寻觅“武术本质论争”消解的方法与途径会不会在一定意义上真正发挥实用性,又会不会代表了武术本质研究的一种新趋势呢,笔者暂不敢妄自断言。第三,教育视角将有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新的着眼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直以来教育都是国家政府关心的一个主要方面,且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教育再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同时,自民国伊始,武术就与教育紧紧捆绑在一起,武术也因此获得了迅速的普及与推广,而对该问题的研究是武术研究与武术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由此来论,该研究视角的重要性就可以想象了。因此,鉴于教育在武术研究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武术本质论争中教育视角也将愈来愈受重视。
研究现状表明:虽然该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但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在武术研究中,应尝试以多角度、新方法继续深化对该问题的讨论,频繁开展学术争鸣,促成学术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唯此,才能揭开武术本质问题的神秘面纱,彻底结束武术界理论混乱不堪的局面,厘清武术概念与武术本质等相关术语的区别,更好的传承与弘扬中华武术。
[1]洪 浩.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李印东.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功能价值体系阐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王 岗.中国武术技术要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邱丕相.武术初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5][7]童旭东.拳与道合——论武术的本质[J].武林,1999(4):12-12.
[6]马廉祯.论中国武术的现代转型与竞技武术的得失[J].体育学刊,2012(3):114-120.
[8]张 震,杨 丽.武术本质层次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37.
[9]朱 君. 论武术的本质与质变 [J]. 体育科学,2013(1):84-88.
[10]董国兴,张 震.“武”之真“武”:实践论范式下武术本质论争的消解[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125-128.
[11]张 震,周 斌.武术本质研究论争的症结与消解[J].福建体育科技,2011(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