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分析①

2014-08-15 00:54夏光祥张歌尹伟郑晓梅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6期
关键词:素质体育课程

夏光祥 张歌 尹伟 郑晓梅

(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江苏常州 213001)

尽管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承担体育功能的体育课程的理念有了很大的调整。但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新课程改革中诣在加强素质教育的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与执行。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目前的体育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尤其是小学,作为课程改革的第一环节,还有较多的不足之处。[1]单调的教学方法、落后的教学手段、陈旧的教学内容等仍被目前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采用。

在积极寻求有效解决传统体育教学弊端,实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新突破的研究中,课题组成员结合国外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的先进经验与模式,发现“素质拓展训练”融入我国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有着广泛的价值与应用意义。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就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及可行性进行论证。

1 素质拓展训练的由来及发展

1.1 历史回顾

素质拓展训练是现代西方国家流行的教育与培训方式,其英文名为Outward Bound,亦可译作“拓展”、“外展”。[2]它发源于英国,二战期间德国人经常成功袭击英国大西洋商务船队,致使船员伤亡惨重。但人们发现幸存者往往是求生意志最顽强的人而非都是体能较好的人,于是汉思等人开始创办“阿伯德威海上学校”以训练年轻海员的海上生存技巧。由此,素质拓展训练这一与众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被引进到职业培训、团队训练等更广的领域,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人格、交际训练等。[3]

1.2 概念界定

现代意义上的素质拓展训练,是指利用多种典型场景和活动方式的组合,在设定的陌生情景或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以团队学习和个人挑战为组织形式,以身体感官运动为依托,以趣味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以分享感悟为反馈手段,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最终促进参与者体质健康的增强、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等方面的全新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它具有典型的体验性、互动式性等特点,是一种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

2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价值探究

2.1 新颖性的训练内容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导向是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的重要影响因素。素质拓展训练作为具备体能训练与趣味性等为一体的运动形式,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其具体项目的引入更能够吸引学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因为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开展不仅具有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而且又有体育传统竞赛严格的规则要求,比如“穿出电网、孤岛求生、激流勇进”等项目,都是在构建虚拟场景的背景下,在简单器材的配合下进行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的组织形式,在无形中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竞争、团队协作的意识。学生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参与项目练习,也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为顺利。调查发现,参训后学生普遍觉得心情愉快,甚至最害怕体能挑战的学生也能在这种训练项目中找到快乐。

2.2 合理化的训练强度有助学生达成强身健体的目的

不难发现,现代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即协调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体现了体育教学目标的物质基础及心理基础。而这些是从事一切学习生活的前提,只有良好的身体体能,才能定下心来认真学习。作为一种需要体力和智力的运动,素质拓展训练能够有效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学校进行的传统体育课程相比,素质拓展训练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特点。在素质拓展训练过程中,参与者要在预设的情境中“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完成这些项目都需要一定的体力和运动能力。这些训练,满足青少年在生理方面发展的要求,符合“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4]

2.3 挑战性的训练难度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与以往不同,新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体育课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要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过于强调竞技运动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和正规化,完全将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方法移植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倾向。[5]但传统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涉及到心理健康目的的很少。而素质拓展训练的引入恰好可以弥补现有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缺失,其大部分项目都是针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而设计的。它利用自然环境或者人为设置的各种复杂场景,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侧重培养参与者的情感体验与意志品质。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参与者常常会在复杂和惊险的情境中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如在“空中断桥”中,挑战者会面临在高空中跨过空挡,一不小心就会有跌落的危险。像完成此类项目,学生就必须充满勇往直前的自信与勇气,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克服弱点,激发潜力,获得正能量,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2.4 协作式的训练形式培育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加强学生社会技能的习得

与传统的体育类游戏和竞赛相比,素质拓展训练以改善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目标,通过设置以组队形式参与的项目,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配合。教师可以设置很多特定的场景,学生在参与中既要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阐明自己的意见主张,又要在理解、接纳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任务。例如,在完成“盲人方阵”项目中,十多个被蒙上眼睛的学生要在一定的时限内将一根绕乱、打结的长绳理好并拉成四边都相等的正方形,而且四条边上的学生数目要相等。若要成功完成项目,就必须得达成一致意见,而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基础是参与者之间要进行充分沟通,学会倾听他人想法。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中,怎样清楚表明自己的想法、怎样说服同伴采纳自己的建议,将是对每个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最大考验。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锻炼了社会技能,为成功迈向社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5 益智性的训练导向促进小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按照素质拓展训练的训练目的来分,其可以划分为身体素质拓展教育、心理素质拓展教育、社会素质拓展教育,而三者的共同特征可以概括为创新素质方面拓展。当今社会,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实践能力人才素质的必备要素。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又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正是素质拓展训练的重中之重。像“孤岛求生”、“穿越电网”等很多项目都是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设计的。这类项目的特征是没有固定或唯一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去完成任务,要求参与者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亲身实践,发挥联想去创造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素质拓展训练为学生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能在自由发挥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

3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3.1 内在联系:素质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教学存在密切的联系

素质拓展训练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而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看来,二者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同时二者在训练的途径与方式上也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素质拓展训练是将训练项目渗透到参与者的行为体验中,在针对性的指导下,学生必须激发面临身心挑战时的潜能和运用最贴近任务情境的思维行为方式,从而为完成任务、形成更好的行动方案而转变原本观念转变。同样,学校体育教学也是在学生反复不断练习的基础上,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和相关体育意志品质的培养。此外,素质拓展训练和学校体育教学都是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模式。素质拓展训练设计特定的场景来让学生通过活动发现自己平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得到一种体验,这种方式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模仿练习和教学比赛很相似。

3.2 安全保障:素质拓展训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素质拓展训练把安全保障作为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首要责任。在完成期间,安全保障是首要工作,所有的项目必须经过严密的安全系数评估才能允以开展,未经评估或不达要求的项目是禁止开展的。而且各个项目的开展必须由受过一定专业培训的素质拓展训练师(体育教师)严格执行安全要求,全程监督学生完成。此外,有些学校由于经费、场地等原因缺少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所需的专门器材,导致部分项目出于安全考虑而无法开展的,体育教师完全可以适当降低某些项目的难度和要求,并在积极利用现有的器材的基础上开展一些类似的项目,给予适时的指导和监控,同样可以取得原先类似的效果。所以说,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条件选择适合本年龄段学生难度的项目以确保安全。

3.3 硬件配套:素质拓展训练所需的场地器材要求低

综合考量国内外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所需的条件设施,其具体项目的实施开展对于场地、器材等硬件的要求比较简单,且硬件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费用一般学校都可以承受。对于场地而言,在前期场地建设过程中,可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地理状况、原有场地设施等来设计建设和改良。而且其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使得其所需的场地要求很容易满足,甚至一片空地、一个空教室就可以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对于器材而言,一般素质拓展训练所需的器材大致有长短绳、体操垫、接力棒、眼罩等比较简单的器材,而且器材的摆放也相对集中,节省场地,又便于指导。此外,很多项目开展时基本用不上器材,为达到同一个目标许多项目又可供选择,这就大大降低了对于场地器材的要求。

3.4 师资保证:素质拓展训练所需的训练师可由体育教师胜任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学生完成素质拓展训练中的每个项目好比在玩一场场游戏,而游戏中的“裁判员”、“指导员”,普通的小学体育教师完全可以胜任。他们在正式成为教师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与考核,在若干年的教学经历后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而且他们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师范学科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他们对于素质拓展训练开展所必备的项目规则和指导语等很容易就可以掌握。重要的是置身于校园中有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进行简单的培训与学习,更加有利于他们进行再教育与学习,能够对项目的训练目标和回顾要点进行学习和掌握,顺利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能够在团队经验分享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4 结语

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体验式的学习方法,不但能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心理健康得到锻炼,其不仅是对学校体育传统教育的有利补充,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巨大作用。当然,青少年在对事物的认知方面仍然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导,其思维品质最突出的特点是矛盾性的表现,[6]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不同于成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素质拓展训练课程设计才是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7]因此,综上所述,结合实际情况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不仅具有很大的价值而且是可行的。

[1]张宏城,魏磊.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4):54.

[2]裘静芳.拓展训练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8(3):91.

[3]于振峰,王晨宇.关于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3):16.

[4]孙宏斌.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初探[J].教育新观察,2008(9):5.

[5]蒙军,董必凯.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7):144-145.

[6]邓树勋,王健.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曹国强.我国青少年拓展训练热潮中的冷思考[J].科技信息,2007(16):408.

[8]朱江.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小学体育课程的策略研究[J].重庆大学,2011(5).

猜你喜欢
素质体育课程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素质太差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