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庆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33)
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立足点,同时也是出发点。体育课程作为公共教育课程的一种,也应该注重于职业教育的大环境相挂钩。
职业院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然后因为它进入人们视线的时间比较短,对于体育课程的设置出现了偏差甚至畸形的局面。
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职业教育院校往往忽略了自身优势,摒弃了自身的特色,一味盲目地向普通高校看齐。目前,国内大部分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照抄照搬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体育训练方法、教学体系及计划,这一方面虽然能省去职业院校在规划体育老师及体育课程时的人力物力成本,但长远下去,并不利用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更不利用学生实用性体育的训练。
除了照抄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内容外,很大一部分职业院校自身的体育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过分注重专业理论课,忽略实践训练课,过分倚重学生考试成绩,忽略学生素质考核。
在教材使用方面,职业教育体育也存在着教材过分陈旧,缺乏创造性、娱乐性,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及兴趣等问题。纵观国内大部分职业院校,他们在教材的使用上,重复率非常高,有的学校甚至还在使用2000年以前修订的教材,这也导致教材内容过分陈旧,缺乏体育训练新的理念及方法,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上三者都是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的小弊端,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不重视,认为体育教育只是一门辅修课程,没必要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精力。学校领导层、用人单位将体育课看成了一种“鸡肋”,整个社会对体育课程也存在着一定的偏见。
职业教育体育课程设置不科学是有原因的,在现状中,已经提及到了一些表象的原因,接下来重点剖析深层次的原因。
虽然说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体育老师,很受高校师生的欢迎,但从另外的层面上来讲,年龄偏大的教师,既阻断了新的力量的进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程的与时俱进。在国内大部分职业院校中,为了吸引生源,所以一般学校会花高价从知名高等院校中,返聘一些教授级的老师。虽然这些老师确实能在理论厚度上增加学生体育教育的掌握程度,但年龄结构偏大,也导致他们难以吸收比较先进的训练方法,训练方式过分陈旧,体育训练就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
职业院校不是公费学校,他们的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来自良好的生源保障,国家投入偏少,职业院校就难以扩充师资力量,这也导致职业教育体育中教师学历偏低。体育教师的学历代表着其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是衡量体育教师知识水平的标准之一。虽然一个人的水平不能用学历来衡量,但在很大层面上,学历代表着该教师接受正规教学的程度。据相关调查,目前职业教育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硕士博士等学历几乎只占5%。
对于体育教育来说,场地及器材是体育教育的载体。目前,国内职业院校体育设施的情况并不容乐观,现有设施建设根本无法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体育经费投入根本无法与学校扩容程度相匹配,“僧多粥少”导致职业教育中体育器材场地的投入率比较低。
体育教育无论在职业教育还是在普通高校教育中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体育教育是“准职业人”在进入职业状态前最后一次接触正规的科学的系统的教育训练,因此职业院校应该注视其体育教育的特色,使体育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专业相对应,保障学生专业技能和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
职业院校因千篇一律的体育教学模式被人诟病,因此必须扭转体育教学的这种局面,在体育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进行创新改革,努力突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具体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出发,保障三个方面协调发展,同时还应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保持体育训练的连续性。
体育课程设置,是指在一定的体育教学计划中所确定的年度或季度体育课程安排。在国内大部分职业院校,体育课程仍然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并未从学校层面进行统一规划,这也导致职业院校体育课程难以开展。
职业院校体育教育应该在传统的基础课加选修课的基础上,积极打破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主体,以学生兴趣为指导,以学生专业为具体依托,结合学生专业及未来职业特点进行优化重组,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拓展。可以采用“2+1+1”的模式,前两学期注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第三个学期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进行选课,第四个学期则侧重于职业体育教育,根据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对应的体育训练。
在国内大部分职业院校,体育训练的项目基本仍以排球、足球、健美操等传统体育项目为主,总体上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居多。课程设置比较均一化,内容单一,与学生未来职业方向脱钩。体育教育是一门发展中的课程,因此就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就应该注重课程的时效性,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扩展新的教学方式,同时引进一些比较新颖的训练项目,如瑜伽。另外要考虑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推行实用性的体育教育。
职业院校中体育教育是一门重要的课程,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职业院校仍然紧紧追随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甚至完全照抄照搬普通高校的课程内容及课程理念,忽略自己的特色,摒弃自己的教学理念,导致体育教育在职业院校中成了“鸡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职业教育中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树立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力三者统一的初步教学思想,树立侧重于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训练的总体指导思想,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注重体育教学课程的多样化及丰富性,注重体育课程设置的实用性,从多方面努力保障“准职业人”在进入职业状态前最后一次体育训练的科学化及正规化。
[1]周丽红.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的设置[J].体育学刊,2008(7).
[2]顾伟农,刘传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五套课程方案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6(3).
[3]季克异,黄汉升,陈俊钦,等.跨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9(12).
[4]彭健民.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
[5]东芬.浅谈高校体育如何培育学生的社会能力[J].常熟高专学报,2002(2).
[6]周安娜.论学校体育的素质教育[J].安徽体育科技,2002(1).
[7]刘波.论体育教学方法的最优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
[8]白砚吉.重庆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分析[D].重庆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