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阈下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境及优化——基于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调查

2014-08-15 00:47孟立军
贵州民族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进校园民族学校

孟立军 吴 斐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的解读,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创造了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然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目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保护、传承、发展、创新民族传统文化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相关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理论对此进行了阐释,如多元文化论、文化变迁论等。[1]近年来兴起的教育生态学为化解民族文化传承困境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为了了解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特殊作用,我们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主题,选取贵州省黔东南州、黔南州、铜仁市等地20余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对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进行解读后,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的优化措施。

一、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解读

(一)教育生态平衡理论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般都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同样,生态系统结构也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它对外界环境改变而引起的变化也能做出自动调节,这是一个相对平衡的过程,称之为生态平衡。如果外界的力量过于强大,使调节失效,就会导致总体的生态系统结构失去平衡,称之为生态失衡。生态平衡理论启示我们在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要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理,教育生态环境也要求我们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不断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各个要素,如果打破了这种平衡,也会造成教育生态失衡。

(二)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

1.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政治生态环境

政治环境是首要因素,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实效性。如在“文革”时期,由于受到“左”倾思潮的干扰,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被否定;民族教育政策和民族教育措施被抛弃;民族教育管理机构被撤销等,这些做法都严重地影响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当时,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教育工作重新走向正轨。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也促成了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复苏,近二十年来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当前,在很多地区实施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政策,就是优化民族文化传承生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2.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经济生态环境

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同样需要良好的经济环境。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经济长期较为落后。不发达的经济在影响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制约了学校民族文化的传承。在计划经济时代,民族地区依赖于传统手工艺生产和国家援助来发展经济,与内地经济差距不大;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尤其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新科技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经济差距不断在拉大。一方面传统手工艺无法和现代大工业生产相抗衡;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过去那种“等、靠、要”的思想不再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需求。此外,地方财政困难的现状也使其经费短缺,改革开放后,虽然地方财政逐年增加了教育经费,但由于学生基数大、开支广、用于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经费就寥寥可数了。

3.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

文化生态环境简称为文化生境,这个概念是由美国人类学家马维·哈里斯提出的,他在《人·文化·生境》这部著作中将生物学中生态学的理论引入人类学与文化研究。文化生境可以定义为文化所赖以生存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和政治、经济生态环境相比,文化生态环境在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中起核心作用,它主要取决于校园文化环境,包括民族价值观取向、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等。

二、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

从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的视角来看,尽管有所改观,但仍需促进和谐与优化。

(一)政治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目前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的政治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主要得益于中央和贵州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如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委先后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并逐层落实,成效明显。如上世纪90年代末,台江民族职业中学濒临倒闭,生源低潮时仅60多名学生。在“民族文化进校园”政策的推动下,他们面向市场,顺势而上,在实践中坚持专业与普及相结合,开办了民族服装设计、苗绣和剪纸等特色专业,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生源和口碑良好,在校生大幅提高,它的成功是政治生态环境培育的结果。

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高考和中考升学制度和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尽管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升学的优惠政策,如定向培养和加分制度等。但缺乏少数民族文化项目和升学挂钩的相关政策,使民族中学削弱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造成部分学校在贯彻“民族文化进校园”政策时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积极性。

(二)经济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从外部经济环境而言,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劳动力输出量比过去有所减少,有利于减少留守儿童比例,增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实效性。内部经济环境也进一步得到了优化,国家加大了投入,使民族教育经费保障性增强。与此同时,经济生态环境还亟待进一步优化。一方面,现有经费仍不能满足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化任课教师待遇偏低,也制约了师资队伍建设,这是造成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弱化的经济原因。

(三)文化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优质文化生态环境的创建是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黔东南州从校本课程开发和设置、课外活动开展等方面来构建民族文化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成效显著。如凯里市三小挖掘地方民族教育资源,并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引入课堂;剑河民族中学则充分利用苗族花鼓、刺绣、芦笙、民族文化长廊等载体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平等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让他们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

当然,民族文化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是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的弱化。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受到“应试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学生兴趣面临着家长的非议和分数的评判。此外,外部文化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如何处理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也是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固守民族文化传统而对新文化和异文化采取排斥的态度,会阻碍民族的发展;而无视少数民族的特殊性,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同样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解读

造成贵州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政治方面来看,尽管我国民族政策日趋完善,但相关配套的制度和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民族文化进校园”未被纳入学校评估和考核的指标,直接导致了民族文化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脱节。

经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更加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民族地区经济和科技的后进与市场机制的矛盾,以及个人生存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与前者相比,第二个矛盾显得更加尖锐。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学生只有通过读书改变贫困的家庭经济状态,他们缺乏对民族文化学习的直接动力。

信息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冲击,异文化的交流的影响,是文化生态环境失衡的根本原因。过去由于通讯手段的落后,对外交流偏少,民族学校还能固守自身的文化阵地。当前,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导入引起了文化的碰撞和变迁,因而打破了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新科技和多元文化在给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保持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平衡的优化路径

只有采取措施优化“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其传承的有效性。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只有真正认识到良好环境对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特殊意义,实施这项工作才有原动力,才能重构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应对危机。

(一)优化政治生态环境

首先,要明确政府的职责,并进行正确定位。政府是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强有力的倡导者和支持者,并要有专门的机构和长效机制来保障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民委和教育分管部门应合署办公,并赋予更大的行政自主权。

其次,要健全制度和完善政策,增强学校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如专门针对民族文化特长生开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绿色通道,从而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融合。

最后,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相关法制建设,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对校内外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社会地位、编制、工资水平、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等给予保障。

(二)优化经济生态环境

首先,要找到民族文化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切入点。我国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虽然不可能完全市场化,但可以和市场进行适当结合,前面提及的台江民族职业中学成功的实践就是良好的例证,该校民族文化产学基地建设经验可以进行推广,在保证学校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发挥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价值,实现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搭建个人生存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桥梁,如果通过开设民族文化特长班等形式,能使学生获得升学和生存技艺“双收益”的话,一定会受到社会各方的普遍欢迎。

最后,要多渠道筹集民族文化传承活动资金,解决经费困难。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持的契机,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保证民族教育经费的来源,并引入社会、民营资本,扩大经费收入路径。此外,还要加强民族文化专项基金经费的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优化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首先,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来加强他们对民族文化内容的认知。教材的编制要注意因地制宜,突出实用性、趣味性、民族性。其次,加强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校运会民族项目比赛等隐性课程建设,发挥此类课程潜移默化地增强民族认同感的作用。

第二,增强“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效性。此项工作是文化生态环境优化的极佳模式,实施效果不尽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师资匮乏,缺乏机制等方面。为保证师资,学校可以高薪聘请民间艺人来校任教,并完善教师选拔制度,坚持“能者为师”的原则。机制构建的关键在于探索一条实用的有效性的实施和监督长效机制。

第三,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创建多元文化课堂。倡导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改革为优化文化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机遇。一方面,要设置专门的民族文化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民族语言、礼仪等文化教育;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可以渗透到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和学科知识的融合,构建多元文化课堂。它也是处理好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矛盾的主要手段。

(四)发挥合力效应,保持文化多样性

在自然界,生态平衡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生物多样性。要保持自然生态平衡,不能忽视生物的多样性。同理,民族文化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由学生、教师、校园、课堂、教材等各个子生态系统构成,它们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要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就必须坚持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多元化。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单纯依赖领导或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它是校园各个子生态系统合力作用的结果,包括制度建设,师生的自觉行为等。只有整合并平衡各个要素,发挥合力效应,才能达到最佳传承效果。

总之,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调查结果表明,“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施使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归根到底在于其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失衡。少数民族的文化体系,是建立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的,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打破任何一方的平衡。保持良好的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仍需不断探索。

[1]周真刚.文化遗产法视角下的黔东南苗族吊脚楼保护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2,(6).

[2]孟立军.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概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12.

猜你喜欢
进校园民族学校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学校推介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对联文化进校园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