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景 张学强
(1.云南师范大学 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 650500;2.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70)
民国肇建以来边疆民族问题颇受历届中央政府的关注。自国民党奠都南京以后,国民政府鉴于蒙藏两地政治、经济和教育发展的落后状况便开始出台相关法令措施以推进边疆地区教育事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边疆民族地区战略地位陡然提升,国民政府为维持其政权统治和巩固边疆国防,在西南和西北边疆两地相继颁制和实施了一系列以改革边疆政治体制、促进边疆经济建设和推进边疆文化事业发展为目的的“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发展边疆教育事业是国民政府边疆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政策举措莫过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中央教育部在边疆民族地区增设创办并逐步成型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国立边疆学校系统,涵盖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包括小学、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在内的、各类国立边疆学校。国立边疆学校的创办不仅改变了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系统管理方面“中央向不直接办理地方教育”的权责边界,而且在学校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办学方式和课程设置方面与内地普通学校相比均有相异之处。本文试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研究,考察近代中国国立边疆学校的历史轨迹与发展脉络,并结合历史背景对其创办意义做些简要评析。
国立边疆学校系统建设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开发边疆政策的一项重要的教育举措。这项教育事业为巩固边疆国防建设和推进新式教育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普及与发展而生,并随着抗战局势的升温而渐进完善,至抗战胜利以后又随着国内革命战争爆发以后蒋介石政府的节节败退而逐渐走向消亡。
在“九·一八”事变以前,国民政府虽然关注边疆教育问题,但只限于对蒙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状况的实地调查和计划筹拟,未能把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提到国家议事日程,边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缓慢,而且政策的施政范围仅限于蒙藏地区及部分回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借机侵占东北三省,原有各级学校被日伪毁坏、接收殆尽,国民疆土意识和国家概念日益强化,边疆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建边工作成为国民政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自1935年教育部专设边远省份教育文化补助费为始端,国民政府遂逐年增设边疆教育专款经费及划拨门类,[1]以保障国立边疆学校建设的经费投入。国民政府教育部部属边疆学校自1936年始有国立绥远蒙旗师范学校一所,它是国民政府最高教育行政部门创办管理的第一所国立边疆学校。但是国立边疆学校建设初具规模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是在抗战全面爆发以后才出现的情况。“七·七”事变以后,随着国家宏观战略的调整以及国家发展重心的西移,边远各省遂顿时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根据地,边疆民族地区教育重要地位日益彰显。国民政府认识到抗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订定“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为国立边疆学校建设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政策环境。同时,国家力量的注入为国立边疆学校系统建设提供坚实的物力资源保障和稳定的人才智力支撑,使得在战火频仍、时局动荡、财政困窘的战争环境中特设的国立边疆学校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发展。按照当时的要求,国立边疆学校设立的宗旨为:培植边政中下级干部人员,提高边民教育水平,协助地方兴学并发挥领导示范作用,试验研究边疆教育制度与方法等。[2]要完成上述任务,仅靠一两所学校无法实现。于是国民政府教育部除接办蒙藏委员会、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治学校以及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等机构在边地自主创设的边疆学校之外,亦自办增设了各级各类边疆学校。据统计,194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直辖自办或接办的各类国立边疆学校共有63所。[1]
据1947年统计,国民政府教育部专为边疆建设高级人才培养而开设的国立高等学校共有3所,均为专科学校。国立边疆专科学校的设立目标在于造就各种边疆建设专业人才,因此,在科系设置、课程编配方面皆以办理目标为转移。国立边疆学校,重在培养边地中学校师资,故主要开设师范科,另加边疆语文训练。国立海疆学校重在培养台湾及近海一带各地侨校师资及商业人才,故主要开设师范科及商业科,另加有关各地外国语文训练。康定师范专科学校,则专为培养西南边疆各校师资而设。
边疆中学的建设工作原有各边省自行筹办,国民政府一般不直接办理中学教育。抗战以前,国民政府在边疆中学方面只有蒙藏委员会下属的北平蒙藏学校一所,1947年改隶于教育部,更名为国立北平蒙藏学校。抗战期间的国立边疆中学为数不多,教育部直接办理的边疆中学仅四所。湟川中学和河西中学是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于抗战初期在西北边疆地区自筹创办的私立学校,1944年皆由国民政府教育部接收并改为国立边疆中学。华北战事打响后,原国立蒙旗师范学校和中央政治学校包头分校相继停办,为了收容这批失学的蒙族青年学生,教育部经行政院批准,于1939年8月在绥远的伊克照盟设立国立伊盟中学。
国民政府教育部对边疆师范学校的设立,遵循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以便于各地均有培养边疆小学师资的中等师范学校。后依据国民政府教育部《推进边疆教育方案》 (1939年)中关于分区筹办国立边疆师范学校的政策要求,国民政府教育部把边疆分为绥远、阿旗、临夏、贵州、西宁、都兰、玉树、康定、巴安、甘孜、昌都、榕江、昭通、丽江、大理、腾龙和车里等17个师范教育区,分别设置国立师范学校,以培养各区域内小学及社会教育师资。新疆和西藏当时未包括在上述区域内,另行办理。
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中国教育发展到近代社会的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不仅在高等学校系统中提倡实业科学,限制文法学科设立,教育部曾一度通令除边远省区外,高等学校不得再招文法等科学生,[3]而且在中等教育系统中,除力求义务教育、民众教育的普及,注意师资力量的培养以外,教育部对于职业教育发展历来重视和提倡,颁制相关政策来限制普通中学、增设职业学校并同时确保职业学校有其固定的经费来源。自抗战爆发以后国民政府为开发边疆地方资源、促进边疆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为地方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先后在边疆地方创办或接办多所职业学校。据统计,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青海、宁夏、甘肃、四川、西康、青海等地共建有9所国立边疆职业学校。[4]
抗战以前,初等教育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办理,国民政府教育部创办边疆小学,原司倡导示范性质。抗战期间,鉴于国民教育事业于边疆国防巩固的战略性意义,国民政府教育部在边疆民族地区除继续推行义务教育,扶助地方办理普通小学外,还创办了一批教育部直属的国立边疆小学。据1947年的统计,国民政府教育部在绥远、宁夏、西康、西藏等地所设小学,已达17所,连同师范附小合计,共为34所。[4]
国民政府教育部在边疆民族地区创办新式学校本属草创事业,无成规可循,而且边地每设一校,不能不顾及边疆学校的特殊使命,致使边疆学校与其他一般学校不免发生互异情况。虽然说边地个别学校应该谋求适应,然而亦不能没有统一标准悬为边疆教育事业建设的轨范。因此,国立边疆学校建设除遵循内地普通学校成规办理以外,考虑到边疆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现实条件,同时亦照顾到边疆教育推行所遭遇的超乎一般教育所遇或所不遇之困难,如师资缺乏、学生难招、经费不足、设备简陋以及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等情形,亦有若干特殊措施颁制实施。
与一般小学相比,国立边疆小学的办学特点共有以下六个方面:1.国立边疆小学招收边疆各族学生,混合编制、混合教学。2.学校设置方式因地制宜,为适应当地各种不同自然环境,边疆小学设置约有三类方式:在边民聚集区内选择固定校址;在游牧民族地区,设置流动学校或学级,置备帐幕及驮马,或车辆及其他可以拆装的设备,跟随学生家庭移动;在边民聚居的草地及山寨地区采用分散式办学,深入各山寨办理小规模学校或单级小学。3.语文教学方面,实行国语、国文与边地语言并行不悖、自由选习的原则,蒙藏回地方小学校的国语教科书、短期小学课本及民众学校课本均用蒙汉文、藏汉文、回汉文合璧之。4.国立边疆小学寒暑假及例假假期,得视地方特殊情形酌量变通,呈报主管机关备案,但每学年学期内总日数,不得少于295天。5.国立边疆小学均附设民众学校,招收当地失学民众。6.国立边疆小学除免除学杂各费并供给书籍外,另予补助制服、膳食等项用费,每年均有增加。
国立边疆师范学校方面,它的办学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实行四年制。较一般简易师范学校修业年限增加一年,学习“边地语文”、“实用技术”和“卫生及医事”三科。2.国立边疆师范各设附属小学,并分散设于附近草原、山寨。3.国立边疆师范学校附设各种补习班、初中或职业补习科以及边小教员短期训练班。4.学生为公费待遇,并设置奖学金以鼓励成绩优良学生。
与一般职业学校相比,国立边疆职业学校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1.学校以初级实用职业学校为主,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至少达到70%。2.因地设科。为适应边地自然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各职业学校的学科设置皆以地方经济背景和民生需要为依据,但不宜分工过细,设科亦以综合性为主。3.实行四年制。与普通初职学校修业年限相比增加一年,增设“边地语文”、“教育通论”、“教材及教法”等课程,以为边疆小学代用教师准备。4.酌办预备班及艺徒班。由于边疆地方高小毕业学生数量较少,教育部特别规定各边疆职校招生考试时如确有相当数量的真正边生,其程度较差不能随班肄业,或语言沟通障碍者,设置预备班;同时各边疆职业学校得经呈准招收15-30岁边民,予以短期补习教育,教育内容除注意语文教育外,以泥工、木工、纺线、酿造等技术训练为主。
边疆中学为培养学生服务边疆能力特加授边地语文,其余学制与课程方面均与内地学校完全相同,同时亦设有补习班级,招收适龄儿童。边疆学生具有初中毕业以上程度,拟前来内地升学者,教育部在招生考试和经费补助方面均订有特殊优待办法。[5]至于3所国立边疆高等学校办学方面的特色则在于边疆语文学习和边事研究的侧重,学生待遇与服务办法,与师范生相同。
虽然国立边疆学校的历史存在只有短短13年的时间,但它对于中国近代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教育的普及、边民国民身份和国家民族归属感形塑、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边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通过教育力量加强了国家政权与民族地方之间的互动联系,尤其是在国家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利益调整以及各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之间的交往联系方面起着较强的影响作用。国立边疆学校的历史意义可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国立边疆学校的创办增加了边疆民族地区学龄儿童和失学民众的受教育机会。近代中央政府自清末废除科举、采行现代学校制度以来,对于普及教育,早具决心。南京临时政府、北京政府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皆历颁义务教育政策措施以谋义务教育的普及与推行,然而,历次有关推行义务教育的计划或因政局动荡,或因财力不足,未能全部实现。国立边疆学校系统的创办将现代教育制度推行到边疆民族地区,增加学龄儿童和失学民众的受教育机会,推进扫除文盲、普及教育的工作。
第二,国立边疆学校在对边疆建设人才的培养除表现在数量和规模上以外,而且还改变了边疆知识人才的成分和结构。边疆民族地区女子教育历来不受重视,女生入学率特别低。1940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民教育制度以来,在女子教育方面,国立边疆学校亦贯行国家统一政策方针,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凡适龄儿童不分男女均应入校接受教育,失学成人妇女则应入妇女班接受识字教育。因此,抗日战争时期国立边疆学校招收了大量的边疆民族地区的当地女性入学,开启当地女子入学的新风气,改变了当地对女子教育的成见。
第三,国立边疆学校的创办促进了边疆地方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国立边疆学校多以其学校资源多、师资力量强、学生待遇高、教学质量好、就业渠道宽等优势吸引着众多生源前往入学,这种状况又反过来刺激和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自办学校的进步发展。边疆地方学校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师资建设、硬件设施、教学质量等方面想办法与国立边疆学校竞争,这也就在客观上迫使边疆地方学校下功夫来提高学校质量和办学水平。
第四,国立边疆学校不仅满足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群众追求新知、融入国家主流文化的情感意愿,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建设能力,而且通过发挥教育在思想宣传工作和民众科普知识推广方面的工具作用,有利于破除少数民族社会形态中存在的封建迷信思想、推进边疆地方社会制度革新和文化体制建设,在少数民族原生教育体制的基础上注入现代教育思想和改革活力,形塑现代新式教育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领域中的主体地位。虽然这一过程十分缓慢而艰难,如新疆回民地区出现的经堂教育与国民教育的并行现象、[6]甘肃藏民地区出现的寺院教育与国民学校互抢生源现象等,然而包括国立边疆学校在内的边疆学校系统在辽阔边疆地区普遍设立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近代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与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以及基督教教会学校并行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并在民众思想启迪、文化引领和社会改造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张学强,王 景.国民政府时期边疆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余子侠,冉 春.中国近代西部教育开发史:以抗日战争时期为重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71.
[3]黄问岐.民国二十三年中国教育回顾与今后展望[C].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4]教育部边疆教育司.边疆教育概况(续编)[M].教育部边疆教育司编印,1947:48-61.
[5]王 景,王 凌.政治统治维持和边疆国防巩固——国民政府时期边疆教育政策考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1.
[6]周 泓.民国时期新疆民族宗教教育与国民教育的并行[J].西北民族研究,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