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流与一位诗人

2014-08-15 00:54张步真
文艺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楚怀王汨罗江渔父

张步真

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我来到一条江边。那时我还很年轻,是从湘中山旮旯里来。别人告诉我,这是汨罗江。在这天地间最富有诗意的时刻,斜阳照着河面,闪耀着金色的光波。那是一种特别动人的颜色。河岸上的灌木,似乎也带着一份柔情,丛丛簇簇,延伸到很远的地方。我是通过河上的一座浮桥,进入对岸的县城的。从这时起,我的青春岁月,就和汨罗江紧紧地拴在一起了。我做过河上的筏木人,虽然时间短暂,却是用我的身子丈量了汨罗江的全程,在繁星满天的夜晚,枕着汩汩清流进入梦乡;我在上游的江边住过二十多年,川流不息的江水洗涤我身上的汗渍和生活中的烦恼。长时间的亲密接触,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这条河流只属于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与她连结在一起,绝对无法分离。

这就是屈原。

屈原与汨罗江,这能分开吗?一条河流与一位诗人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影响如此之深远,这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还能找到第二例吗?

我在汨罗江畔生活的时间愈长,更多奇特的现象被我发现。就说这汨罗江的“汨”字,不知是不是仓颉所造。这个字却是给“汨罗江”专用的。汉字一字多义,奇妙无穷,“汨”字却是少有的例外。我翻遍了各种版本的辞典,“汨”字不能形成其他任何词组,它只为“汨罗江”而存在。而据《康熙字典》解释:汨,明净貌、光明貌。和煦的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清澈的江水喧哗跳跃,这是一幅多么明丽而灵动的图画啊!

由于喜马拉雅山雄踞于西,形成神州大地从西向东倾斜的地势,于是有“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的名句千年流传。汨罗江则又是悖逆常规:水向西流。海拔1500多米的连云、幕阜两座大山,在上游的东南与西北成犄角之势,汨罗江夹在两座大山之间,她只能水向西流!当然,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汨罗江只能算小江小河。中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大江大河多了去了。而汨罗江,从它的发源地湖南省平江县幕阜山余脉的东麓算起,在江西省修水县拐了一个弯,包括最初的山涧涓涓细流在内,到汨罗磊石口注入洞庭湖,全长只不过253公里。它的常年流量也不及湘江的十分之一。但是,它的总落差却是700.7米。这是一条从高山倾泻而下的河流,多滩多险,迂回曲折。有民谚给它画像:易涨易落山溪水。但因为它汇集了上游114条小江小河,尽管主干河不长,落差大,水资源却极为丰富。可行船,可捕鱼。两岸风景如画,河中水净沙澄。一处神仙福地!

如果不是两千多年之前,三闾大夫屈原的到来,汨罗江虽然“天生丽质难自弃”,也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了……

根据史料记载,屈原是顷襄王十二年(公元前287年) 来到汨罗江畔的。具体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现在已无从查考。那么,一位朝廷高官,他为什么会来到这穷乡僻壤、又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厄运呢?

屈原,名屈平,湖北秭归人,贵族出身,在楚怀王的宫廷里担任左徒一职。“左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职务,至今找不到正式的文字解释。司马迁在《史记》 中对屈原的行状,做了这样的描述:“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不难想象,屈原有很高的政治水平,很好的口才,很强的办事能力,担任着相当于秘书长或办公厅主任一类的职务,是国王身边一位非常重要的角色。

屈原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连续不断。这时,中原大地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个大国,号称“战国七雄”。其中以秦国野心最大,总是觊觎着别的国家,人们称其为“虎狼之国”。但就综合国力而言,却以楚国最为雄厚。据范文澜著《中国通史》记载,楚国的国土面积最大,在全盛时期,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带。后来还发展到江苏、重庆、广西等地,相当于中国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楚国的人口也最多,约为五百多万。兵力最为强势,总共有一百多万军队。弱国无外交,古今皆然。楚怀王凭借着实力,自然就成了六国抗秦的领袖。公元前318年,六国合纵攻秦,一致推举楚怀王为“纵长”。如果大家戮力同心,统一中国的就不会是秦国,而是以楚国为核心的六国联盟。令人惋惜的是,由于各个国家心里都有一个小九九,努力扩张自己的势力,也是一种向往,互相设防也就成了一种必然。而在楚国内部,各种官场陋习,弥漫滋生。贪渎腐败,无处不在。一个特殊利益集团,盘根错节。虽然互相勾心斗角,但在控制大的利益格局时抱成一团。身处楚国中枢的屈原,对国家的种种弊端一目了然,而他的个人性格,又是一位特别讲究法度、特别较真、或者说特别“认死理”的人,处于内外矛盾搅在一起的政治漩涡中,就注定他是一位悲剧式的人物。

屈原十分勤勉,不辞辛劳地为国家服务。楚王因此也很信任他。但是,争宠和嫉妒,是人性中最卑劣最龌龊的部分。有一次,楚怀王命屈原制定一项国家法令,屈原刚刚写完初稿,还没有最后修定完成,另一位上官大夫,企图将这个草案攫为己有。屈原当然不干。两人发生了争执。上官大夫就背地里向楚怀王打小报告,说:“大王您要屈原起草文件,他到处去吹嘘,上上下下没人不知道这件事的。您每下一道诏书,国家每颁布一道法令,屈原就跟别人吹牛,说这是他熬夜写成的。屈原还说,这种文稿除我之外,谁也做不出来!”楚怀王听了,非常生气。从这时起,就开始疏远屈原。

民谚说:伴君如伴虎。大人物通常都喜怒无常。就为这么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屈原被降职为“三闾大夫”。这是一个闲差,主持宗庙祭祀,兼管屈、景、昭三大王族子弟的教育。后来,干脆把他放逐到汉北,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灵丹江口一带。

楚怀王糊涂至此,真是令人急煞!

这里须得交待一个背景。关于楚怀王,一位古代君王,本来是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但在汨罗江两岸的山坳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大都讲得头头是道。最让他们忿忿不平的有两件事:

一是屈原被放逐之前,楚怀王曾派他出使齐国。在当时,齐国也是一个实力比较雄厚的国家。经过屈原出色的工作,楚国与齐国签订了联盟条约。当屈原被逐出了都城,秦国的谋士张仪,一个巧舌如簧的阴谋家,突然造访楚国。张仪对楚怀王说,秦国跟齐国是死对头,希望楚国能与齐国断交,秦国的回报将是献出陕西东部一带六百里土地。他还许诺楚怀王:“我们将选择秦国最好的美女,给您做‘箕帚妾’——白天为您端茶扫地,晚上陪您睡觉!”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性贿赂”!脑子进了水的楚怀王,贪图这些土地,也想着秦国美女的温柔美丽,果然就与齐国断绝了关系,然后派使者去秦国接受那六百里地。这时张仪却矢口否认,说:“我与楚王约定的是六里地!”使者回来报告楚王,楚王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发兵进攻秦国。结果损失精锐力量八万多人,还丢失了大片领土,一败涂地。

另一件事就更让人难以释怀。过不久,秦国又派来使者,声称要与楚国修复关系,要签订盟约。秦昭王甚至许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楚怀王的儿子,并邀请楚怀王访问秦国。在御前会议上,不久前被重新启用的屈原坚决反对。他说:“秦国是一个毫无诚信的国家,大王绝对不能去!”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却说:“为什么要拒绝呢?为了两国世代友好,父王应当接受邀请!”楚怀王就这样带着他的随从,来到秦国。然而,楚国的君王没有再回来。秦国扣留了他,逼他割让土地,否则就不放他回去。楚怀王气恨交加,不久就死在那里!

这是楚国的奇耻大辱!当然,光阴荏苒,当年的拼杀已经成为历史的碎片被尘封。但汨罗江畔的老先生们爱屋及乌,因屈原而关注楚国的命运。楚怀王扣留在秦国期间,他的长子已经继位,为顷襄王。顷襄王任命自己的弟弟子兰为“令尹”——也就是一国之宰相。子兰却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因为楚怀王是子兰撺掇去秦国的,屈原曾对他提出严厉批评,现在他大权在握,便不断地向顷襄王进谗言。家族政治的最大弊端,就是将家族意志变为国家意志。顷襄王听信了子兰的诬陷,不仅剥夺了屈原的所有职务,并且将他逐出京城——郢都,再次流放江南。

屈原先到鄂渚,即现在的鄂州。后来又到长沙、枉渚(常德)、辰阳、溆浦,顷襄王十二(公元前287年) 年,屈原53岁的时候,来到汨罗江畔的南阳里。

汨罗江以水的柔情,山的仁厚,一方热土的温馨,接纳了这位伟大的诗人。三闾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在朝廷受到陷害,早已尽人皆知。人们对屈原更是心怀敬意。为了使诗人不再飘泊,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生活环境,大家商议,给屈原盖一座房子。没有人动员,来者却十分踊跃。有的上玉笥山砍伐树木和毛竹,有的从汨罗江畔砍来芦苇,搬来泥砖。大家一鼓作气,不多的日子,一幢泥墙茅屋就落成了。二十世纪八十代末,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间文学大收集,在汨罗江两岸,关于屈原的传说丰富多彩。民间的口头文学,把割裂了的历史缝合了。屈原的房子盖在一株古樟树下,大家给这所房子命名为樟树园。

每天晚上,当地的渔民和农夫都爱来串门。有的送柴,有的送菜,也给屈原送来了温馨与友情。这样,他结交了许多朋友,其中有一位渔父,则是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

以笔者在汨罗江边生活的经验,屈原所说的“渔父”,其实就是渔夫,现在叫渔民。汨罗江上的渔民,作业的方式有好几种。一种是张网捕鱼。渔夫驾着渔船,来到河中,在估计水下有鱼的地方,将网撒下去,通常收获颇丰。另一种是鱼鹰捕鱼。鱼鹰学名叫鸬鹚,当地人叫“鱼老刁”。嘴长,擅长潜水。渔夫通过驯养鸬鹚,用来捕鱼。再有就是在江边垂钓了。前两种渔夫通常都是雨雪不停,烈日不惧,在风波浪里讨生活,不下河就没法子过日子,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勤劳坚韧而务实。而在江边的垂钓者,则是一些闲人,失意于官场的官人、潦倒的文人、或怀才不遇而寄情于山水的隐士。他们此时的社会角色意识已经淡化,如果说曾经有过什么社会理想,因为看破了红尘,现在也已演变为彷徨、困惑或自怨自艾,他们蜷缩在自己的心灵里,在河边寻找一份难得的安逸。屈原的这位朋友,肯定不是张网捕鱼的渔人,也不是放鸬鹚的渔夫,而是一位在河边垂钓的渔父。日月穿梭,时光如白驹过隙,我们无缘幸会渔父本人,却十分熟悉他的后辈子孙。因为他们的闲适和超逸,历代诗人都有对其精致的写真。

最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的唐代诗人岑参,曾经写过一首《渔父》:

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不自道乡里,无人知姓名。朝从滩上饭,暮向芦中宿。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竿头钓丝长丈馀,鼓枻乘流无定居。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没有人知道这位垂钓者姓甚名谁,每日出没在风波浪里,但他的动机十分明确,他并不是要钓鱼,而是来寻一份安逸和快乐!

陆游也与渔父一见如故。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当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陆游《鹊桥仙》

潮平系缆。潮落归家。生活与自然规律相适应,此外再无外分之求。不象世俗之人那样沽名钓誉,利令智昏。在陆游看来,这位无名的渔父,比汉代辞官不做的大名人严光还要清高呢!

……

可以笃信无疑的是,不论是岑参,还是陆游笔下的渔父,都是屈原的好朋友、汨罗江边渔父的子孙。后代渔父继承了先辈江边垂钓的操作方式,生活环境也完全一致,其思想品性当然也会与他们的老祖宗一脉相承。如果说中国的士大夫有“出世”与“入世”之分,屈原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表明他是一位人生的进取者,历史浪潮的搏击者。他与渔父逃避现实的人生观,真真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样,就注定他与渔父之间,会擦出令人眩目的思想火花!

他们最初相识于屈原刚来汨罗江畔的时候。记得第一次见面,是在早晨,屈原来到江边,散步独行,与渔父邂逅。屈原衣衫不整,容颜也很憔悴。渔父早已听说屈原的到来,连忙招呼:“啊呀,这不是三闾大夫吗?您气色很不好,是不是生病了呢?!”

屈原说:“谢谢,我身体还好。”

“那么,您为何来到这里呢?我们这地方很荒凉啊!”

屈原坦率地告诉他:“我是受了惩罚,被流放来到这里的!”

渔父十分诧异:“谁都知道您清正廉明,又勤勤恳恳,是一位有名的清官,他们为什么要惩罚您、流放您呢?”

屈原叹息道:“举世皆浊我独清啊。大家都昏沉大醉,只有我是清醒的,他们就把我流放了!”

渔父十分同情屈原,便与他推心置腹,说:“那些贤圣的先生,不被世间烦琐所羁绊,他们随着大流变化而走。既然世人皆浊,您为什么不跟他们一样,把水搅浑,而扬起浊波呢?既然大家都醉了,您何不也端起酒杯,每天喝个小酒,其乐也陶陶?又何必要和自己过不去,每天想着那些国家大事,要行为高尚、担当大任?可您是否知道,尽管您一心想着那些大事,可人家并不领情,还是把您放逐了,这是何苦来呀?!”

屈原说:“我曾听人说,刚刚洗了头发的人,一定要掸掉帽子上的灰尘,刚刚洗了澡的人,一定整理好身上的衣衫。我们怎么能让洁净的身子,沾有污秽的东西?如果是这样,我宁愿跳到汨罗江里,葬身鱼腹。怎么可以让洁白纯净的身体,蒙上世俗的尘埃啊?!”

渔父觉得屈原是钻牛角尖了,撞到南墙不回头了。但又无法说服他,于是歌唱道: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父》)

渔父觉得,应该是在水清的时候,去洗帽子上的缨绳,水浑了就去洗脚。顺其自然,适应世俗潮流,随遇而安。这样明白浅显的道理,可惜屈原听不进去,他很无奈,只能告辞……

许多人都为屈原没有听信渔父的劝告而惋惜。等到我来到他们当年争论的场地,时光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幸亏有屈原自己的著作,使我们有机会走进他的精神世界。

他无法苟同渔父的处世哲学。他虽然被流放了,但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即便是身处这荒凉的江湖泽国,物质生活极端清苦,他也丢不下京城郢都的事。有人曾经批评屈原“惟皇权是尊”,这无疑是一种“事后诸葛”式的噱头,或者是对历史的无知。

在屈原生活的年代,人们对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认识比较模糊。尤其是那些或可称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人们,大多没有什么爱国观念。比如齐国的孟尝君,一个视野开阔、知识渊博的人,却在秦国做过大臣。又比如张仪,曾经置楚怀王于死地,他原是魏国安邑(山西万荣县) 人,却两次担任秦国的高级职务,前后十一年,又两次当魏国国相……就像当代的“跳槽者”。哪里条件优越,就往哪里去。他们振振有词,还从孔夫子那里我到了理论依据:“良臣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屈原则与众不同。他把“家”与“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父母之国”就是他的祖国,他热爱着祖国。那时距离现代民主政治还相当遥远,强人决定着历史的走向。在屈原的心目中,无论是楚怀王,还是顷襄王,他们代表国家执掌皇权。忠于皇权,就是忠于国家。我们从屈原来汨罗前后所写的一系列诗词作品中,就可以感受到他的一颗赤胆忠心。

他把“皇舆”,君王的车子,比喻为国家的政权。他说:我不怕自己招灾惹祸啊,我担心国家政权被颠覆——“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离骚》)

他把楚王比作“美人”。他说:连草木都会凋零啊,最让人担心的是楚王步入衰残的暮年。——“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他尊楚怀王为“灵修”。他说:请上天为我作证啊,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君王!——“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离骚》)

即便是他遭到谗言而流放,他也敞开自己的心怀,表明他的忠诚。他说——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惜诵》)

(对于君王,有谁比我更忠贞啊。我忘记了自己出身贫贱。我服侍君王忠心不二,但我不懂得怎样去邀宠。)

他希望国王能倾听他的呼声。他说——

愿寄言于浮云,遇丰隆而不将;因归鸟而致辞兮,羌宿高而难当。(《思美人》)

(愿天上的浮云将我的忠言捎去,却遇到云神而不能如愿。想托付归鸟为我传个话啊,但它迅疾高飞,瞬间不见。)

他虽然失望,但没有气馁。他曾经无数次表示,为了祖国,他愿意奋身而起,作挽救楚国危亡的先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

……

言为心声。凡读过屈原诗作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跃然于字里行间。可以这么说,屈原是中国知识分子高扬爱国主义大旗第一人!

他最大的痛苦,就是他已经洞悉一切,对于前边的那个陷阱,他已经一目了然。他提醒楚怀王要小心,那样会掉下去的,那样就万劫不复了。然而,楚怀王不仅不相信他的话,还恼怒他,甚至将他流放。楚怀王果然掉到那个陷阱里了,这时,整个国家都掉下去了!

他能不失望、不痛苦、不忧心如焚么?

屈原来到汨罗江畔,转眼就三年了。他老家湖北秭归,在三峡西陵峡中段。两岸是直插云端的悬崖峭壁,长年云遮雾锁,长江此时就像一条小巷,万马奔腾般的江水,就在这条小巷里狂啸而去。相比较而言,汨罗江就温顺多了,岸边杨柳依依,江面宽阔清亮。应当说,这有利于平复屈原烦闷的情绪。但是不行。他心灵上的囚笼,从来都没有舒缓过。他彷徨,犹豫,或者还有些垂头丧气。为了寻找一种精神突围,他曾去卜卦。那是在两千多年以前,科学技术还处于十分低级的阶段。人们在灾难面前束手无策的时候,就变得宿命。就相信有一种超越自然的力量,在冥冥之中主宰人的一切。于是“卜筮”就成了预测凶吉的一种方式。屈原于是找了一位“郑詹尹”——詹,即占卜;尹,官名。郑,这位占卜官姓郑。

他对郑占卜官说:我竭尽智慧与忠诚,为国家服务,可那些小人总是诬陷我,楚王也不信任我。您是否能够给我以指点,我应该如何做才好呢?

占卜官说:很抱歉,请你说得再具体一点。

屈原说,我是应该忠言直谏奋不顾身,还是追求富贵苟且偷生?我是应该廉洁清正、洁身自处,还是圆滑世故、贪钱纳贿?我是应该像气宇轩昂的千里马,还是像水中的野鸭随波逐流?……

屈原越说越激动:这世道太浑浊,是非不清。薄薄的蝉翼被认为很重,千钧之物却被认为很轻;音响宏亮的黄钟被毁弃,鄙俗的瓦釜却当作乐器雷鸣震天;谗妄的小人嚣张跋扈,贤能之士则默默无闻。阴谋、污秽、巧取豪夺,大行其道。不说了吧,谁了解我的廉洁忠贞呢?

占卜官思忖了一会,表示爱莫能助,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智者也有不懂的地方,卦数有时也会推算不到,就随您自己的意愿行事吧!

在此之前,屈原还曾经“呵壁问天”。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对此作过详细的考证。王逸得出的结论是:“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词章句》)”屈原把心中的迷惘,172个问题,写在墙壁上,呵问苍天,希望上天给他答复。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懑,他发牢骚,大声呵斥。可是苍天不语。一直到傍晚时分,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山雨欲来,天昏地暗。这时他恍然明白,国家尊严不保,祈求眩苍又有什么作用呢?!

在汨罗玉笥山,有一个“天问坛”,也不知是不是屈原当年问天的地方。那里有一尊屈原昂首向天的雕塑。可以想见他当时是多么愤懑,多么痛苦。许多人都闹不明白,屈原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怎么会把严酷的现实寄托于虚无飘渺?问卦有何用,问天又有何用呢?!其实,不管是卜卦也好,问天也好,都是屈原在作一种思辩。他是一位孤独者,找不到人辩论,为了解开心中的困惑和纠结,于是就跟神明辩论,跟苍天辩论,实际上他是自己跟自己辩论。同时也强烈地表达他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对人生命运的深切忧虑。我们姑且把屈原的这些举动,当作他的心灵独白吧!

屈原居住的樟树园,在汨罗江下游靠近河洲的地方。屈原曾经的房舍早已无有踪影。隔着时空,我们仍然可以想像到当年蔚蓝色的天空下,地里绿油油的庄稼,泥墙青瓦的人家,以及小牛在江边吃着青青嫩草,不时“吁,吁”地叫着。就在那静谧的江边一隅,屈原写成了伟大史诗性作品《离骚》。

我的幸运是在作品的诞生之地最初读到《离骚》的。一册很旧的繁体字竖排本。我不记得是怎样得到这本书的。虽然是囫囵吞枣地读,但我知道了屈原的身世。他本是古帝高阳的后裔,他的父亲名叫伯庸。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有自己远大的理想。他希望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但是,官场却是一片黑暗,大家争着往上爬、这些人十分贪婪,巧取豪夺没有个休止——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而掌握国家权力的楚怀王,却是一个昏聩的君王——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可怜君王竟有这般糊涂啊,他始终不了解人民的心愿!

有一个场景让我刻骨铭心。那是一个深秋的晚上,我们的木排在汨罗江下游河边宿营。是夜月光皎洁,河面上阵阵凉意袭来,为了打发漫漫长夜,我躺在木排上的乌篷里,就着一盏昏暗的小马灯读《离骚》。这时,我好像听到了屈原的喘息,仿佛还有他的哭声。时断时续,隐隐约约。我感到十分害怕。后来才想起,是木排底下的流水声,使我产生了一种幻觉。我刚刚读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作为曾经的朝廷官员,应当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男儿有泪不轻弹,那么,屈原为什么要长长的叹息、止不住泪流满面呢?原来既为他自己的人生遭遇,也为人民的艰难而悲伤啊。

从这个月色迷离的夜晚起, 《离骚》 于我,总是常读常新。

屈原说,他绝不会放弃。虽然前边的路漫长而又遥远啊,他将上上下下追寻真理。——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又说,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目标,即使是去死九回,他也不会后悔。——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创作是一种极其艰苦的精神劳动。当屈原进入了他自己的王国,常常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只顾着褴褛着衣衫,披着凌乱的长发,在江边踯躅而行,一会儿仰天长啸,一会儿俯首低吟。于是,他的政治理想、他的担忧,他的愤懑,他的心灵表白,就在这旷野之上,俯仰之间,形成震古烁今的诗句。

屈原遭遇忧患,忧愁苦闷,因此他把作品题为《离骚》。也许他本人不会估计到《离骚》的价值,司马迁却做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作品语言简约精练,意蕴深邃,情志高洁,内容高尚,写的虽然是一些细小事物,其意旨却是博大精深。这样的作品,其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闪耀着绚烂的光芒,必将成为彪炳千秋的杰作!

至于理想的社会到底是怎样的,屈原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但在《离骚》中,他反复提到尧、舜、禹……他希望楚怀王能够以他们为榜样,建设清明政治,建设强大统一的国家。《离骚》同时用形象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他对黑暗的憎恨,对丑恶的鞭挞。他知道,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比触动灵魂要难。贪婪、无耻、道德沦丧,充斥于市……平民百姓读了这样的诗,会激起无比的义愤;而统治者读了这样的诗,即使是大权在握,也会感到脊背的嗖嗖凉意!

此外,《离骚》对文学艺术的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中国的书写文学,是以散文为开端的,后来才有《诗经》。《诗经》最早却是一些民间歌谣,开头还比较粗糙,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地集体歌唱,才逐步修改完善,因此只能算是集体创作。有学者指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诗歌,由集体歌唱进入到个人独唱的时代。也开创了文学创作紧密贴近时代脉搏,对生活保持永远的发言权,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当然,《诗经》也有对暴政的揭露,对官仓硕鼠的抨击、反映人民对战争的憎恶……但像屈原一样高举批判大旗,对美政的追求,对贪婪,对邪恶的抨击,绝对是前所未有的。他打造了一个诗意的精神栖居地。经过两千多年时光的磨洗,时间愈长愈见其光芒。即便是站在世界文学史上,《离骚》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于是, 《离骚》 成了中国文学的一种标志,一个符号:

诗坛——骚坛。

诗人——骚人。

诗词歌赋——骚赋。

台湾诗人余光中因此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对屈原致命的一击,是郢都的陷落。郢都,就是江陵。属现在的荆州。江汉平原的中心城市,为七省通衢。那时是楚国的国都。

如果说楚怀王糊涂,不仅丧失了大片国土,自己失去了自由,最后把命都丢在异国他乡。而他的儿子、王位的继承者顷襄王,就更是一个没有血性的可怜虫!秦国对他本来有杀父之仇,他却于七年(公元前292年) “迎妇于秦”。娶了秦国的公主,做了人家的女婿。在现代政治中,完全可以用“里通外国”的罪名来弹劾他。而在秦国决策者的心目中,只有朝廷的利益,对楚国平民不会有丝毫温情。在顷襄王继位短短的几年中,秦国曾连续发动过两场秦楚战争,每次都以楚国失败而告终,折兵损将,丢疆失土。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再次率部攻打郢都。

秦国是众所周知的“虎狼之国”,而秦国大将白起,却是“虎狼”之中的恶狼。仅举一例。白起率领秦军攻打赵国时,在山西长平,赵国四十万人当了俘虏。白起担心这些俘虏造反,除了让几十名年龄最小的赵兵回去报信外,其余全部挖坑活埋,这就是历史上最惨烈的大屠杀:长平坑赵!手段之残忍,与两千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屠杀百万苏联红军战俘如出一辙!当然,这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这一次,白起攻打楚国都城郢都,用的是水攻。 《水经注·沔水》 描绘了当时的情形:“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那个地方后来的地名都改了,叫“臭池”。

这是多么惨烈的场景啊!而貌似强大的楚军,根本无力应战,竟然弃城而逃。顷襄王本人如果不是逃得快,就当了俘虏。消息传到汨罗江畔,这对流放在此的屈原说来,不啻于国破家亡!

他想起自己离开故都的那一刻,桨在船工们的手中一齐划动,船却徘徊不前。从此,他不能再为国家服务了,也不知自己要走向何方。当他看到岸上的树木渐渐模糊,顿时眼泪汪汪。

那场景,至今都缠绕在心头!

现在,他羁留在这江南水乡。汨罗与郢都,虽然相隔数百里,这里也不安静,不断有消息传来郢都败退的惨状。民众扶老携幼,离开故土,沿着江水,去向远方,一路逃亡,流浪……

其实,郢都今天的这个局面,屈原早就预料到了的。还是在楚怀王时代,屈原就不止一次地规劝过国王,要他多为老百姓着想,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否则,就是一场万劫不复的灾难!郭沫若在新编历史剧《屈原》中,再现了屈原忠言进谏的生活画面。在楚怀王的内廷,屈原苦口婆心,一腔愤激,向君王发出他沉重的呐喊:

一场悲惨的前景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你的宫廷会成为别国的兵营,你的王冠会戴到别人的马头上。楚国的男男女女会大遭杀戮。血水就会把大江染红…… (《沫若剧作选》 第117页)

楚怀王听不进去,他的儿子、继位者顷襄王同样听不进去。两代国君软弱无能,他们周围那些近臣,表面上奉承君王,一副媚态,背地里却是巧取豪夺。这些人日益得势,形成一个利益集团,老百姓怨声载道。秦国此时进攻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一个民心丧尽的政权,能指望人民的支持吗?

但是,在这国破家亡的时刻,屈原做梦都想回到自己的故乡。即便是死,也要死在故乡!郢都陷落的当天,他就写成一首《哀郢》。他说: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鸟儿即便是飞得很远很远,也要飞回它的故乡;狐死的时候,它的脑袋也要朝着它的故乡啊!禽兽尚且如此,何况他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呢?他没有罪过,却被流放了。他热爱着祖国家邦,虽然他的祖国并不爱他。但他何尝有一日一夜忘记过自己的祖国呢?祖国处于危急之中,他怎么会不着急呢?

这是二月间的事,很快地,又传来了更坏的消息:巫郡和黔中郡相继失守,也就是现在的湖南黔阳和贵州遵义一带地方。接着洞庭湖也在秦国的控制之下了。屈原此刻就在洞庭湖边上啊,秦国最恨的就是屈原啊!从战争的激烈程度看,收复郢都的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

屈原彻底绝望了。

他涕泪交流,哭泣不止,沉思无眠直至天亮!(“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悲回风》)

清晨,他出得门来。风很轻,四周很安静。经过朝霞的点染,河面波光粼粼。有水鸟在河上贴水飞翔。一切是那么美好,他却不知自己要到什么地方去,在河边徘徊。几个月前,他就有过死的念头:“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怀沙》) 既然死亡不可避免,就毋须再爱惜自己了。但此刻又有些踌躇,他诘问自己:

我多次向君王进忠言,可他一句也不接受,弄到国家行将灭亡,那么,我抱着石头投江又有什么意义呢?!(“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悲回风》)

可是,他心中的纠结和痛苦难以解脱啊,堵在胸口无法释怀,他又该怎么办呢?!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悲回风》)

说着,他几乎不再作思考,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汨罗江!在江水吞没他的那一刻,他的思绪仍然十分清晰。不是逃避,也不是绝望。而是在外侮入侵,昏君无能,奸相乱权,国家危亡之际,屈原作为一位最忠诚、最坚强的爱国者,以他的血肉之躯,发出那义薄云天的怒吼!

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日。

汨罗江上游的大部分河道,夹在两岸的青山中,好像一条绿色的长廊。由于上游落差大,流速湍急,而在下游,随着地势逐渐平坦,流水变得温顺而柔和。可在农历五月,正是汨罗江的涨水季节,屈原投江后,又遭连日大雨,虽经百姓全力打捞,屈原的遗体一直没有找到。过了十天,渔民才在下游五里地的地方,将屈原的遗体打捞上岸。这时,人已经面目全非,脑袋被恶鱼咬去了半边。屈原的姐姐女媭,哭得昏天黑地为了一种尊严,她当机立断,倾其所有,筹得一笔钱,要给屈原做半个金头,为他整容复原然后隆重下葬。然而,刚刚安葬好,却传来消息说,楚国一些对屈原恨之入骨的反动贵族,仍然不肯放过屈原,要来掘坟鞭尸。女媭便决定给屈原做一座疑冢。她体弱力微,挑不动重担,只得用自己的裙罗作布袋,一袋一袋地提土堆坟。女媭临危不惧,敢于担当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四里八乡的老百姓,于是纷纷自带干粮,自携工具,前来帮助女媭,给屈原挑土堆坟。堆了一座,觉得被掘毁的几率还是很大,便又堆一座……直到总共堆了十二座坟,大家才停歇。

汨罗山是汨罗江畔一座高不过百米、延伸约五华里的小山丘。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山上突然冒出了十二座坟茔,成为一处发人深思的景观这些坟墓全部用黄土堆成,没有豪华墓庐,但每座坟都竖了墓碑:故楚国三闾大夫屈原之墓这些墓碑既不是大理石、或汉白玉石刻成,而是普通的麻石。这个坟墓群却有一种凛然的气势,庄严肃穆。最大的那一座坟墓,直径为45米,高10米;最小的直径10米,高5米。今年酷暑时节,笔者专程去凭吊。这里不是旅游景点,仅有一条茅深草乱的机耕道抵达山下。我粗略计算了下,最大的那一座,大约由5300多立方米黄土堆砌而成;最小的那一座,也需要100多立方米。十二座疑冢总计约需一万六千余立方米泥土。这样的工程量,如果在现代,使用推土机、挖掘机,约须二十多天才能完成;但那是在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啊,劳动方式还相当原始,全靠手挖肩挑。于是我专门去请教了一位建筑工程方面的专家,他说:如果用南方的农具——箢箕,每立方需要挑38担泥土。以这个标准计算,为屈原堆成这十二座疑冢,需要用箢箕挑61万担泥土!需要六千多个工作日!泥土是从山下挑来的。在取土的地方,于是形成了一口很深很大的水塘,那里的地名因此称为“楚塘”——楚国之塘!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恼地罗列这些枯燥的数字,只想说明一点,屈原作为一位被罢黜并且被流放的前官员,他死后要建坟墓,尤其是修这么多疑冢,是不可能动用公权,分派百姓、或者动用公帑来进行的。大约七十年后,秦始皇死了,就动用72万名囚徒,历时多年,为他建造陵墓。屈原的疑冢,却是当地百姓自带盘缠饭米,自告奋勇前来。这是一种什么力量?疑冢修成后,老百姓一致为其保密,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守?千百年来,盗墓贼无数,秦始皇墓就是他们的首选目录,但没有人胆敢将黑手伸向屈原墓,就因为汨罗山四周的百姓,是一支义务保护队伍!民心。民心不可侮,民心不可欺。过了五百多年,东晋一位史学家孙盛著《魏氏春秋》,他说:“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共其安者,人必拯其危。”屈原忧国忧民,老百姓当然就会用他们最真挚的情感,最朴素的方式,来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贡献一切!

屈原的故事还没有完结。他怀石沉江后,在汨罗江两岸,陆续建起了许多关于他的殿堂,总共有八处之多。就像中国许多古老的乡村,通常都会有的观音庵、关圣庙……但也有一些差别。屈原大勇大忠,千古奇悲,他又是一位学问高超的人,因此都不叫庙,叫“屈子祠”或者“三闾祠”;寺院里没有寺僧或住持。人们到这里来,也不是求签问卦敬神灵。虽然也烧香上贡,那是表示一种虔诚,表明人们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发自内心的毫无功利的尊崇!

人气最旺的要算玉笥山上的屈子祠了。相传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年历史。四周古木参天,室内庄严肃穆。我多次来这里瞻仰,却发现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屈原以孤愤而沉江,以杰作而传世。在世道相对太平的时候,屈原的作品是书斋里的文学经典,读书人探索其精髓,从中汲取营养。比如班固对《楚辞》的研究、王逸著《楚辞章句》……他们的主攻方向,多是学术层面的。但在内忧外患,国家处于危亡之际,人们寻觅的却是另外一种东西:精神的皈依,社会或历史的承载。

最典型的要属朱熹。在他出生之前的1127年,金国灭了北宋,并继续将战火引向南方。虽有岳飞等精忠报国之士奋力抗金,但宋高宗与秦桧联手屈膝求和。随着朱熹的出生,逐渐成年而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学问家,国家已经每况愈下。他心里十分着急。又因为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朱熹来长沙岳麓书院讲学。他在湘江边上寻觅过屈原的足迹,细听过由滔滔江水传递来的屈原深深的叹息。他一辈子忙于讲学和著述,在他六十八岁的时候,丢下了手中的一切事情,专心致志研究屈原。他讨厌某些老学究只偏重于名物训诂,在大敌当前,爱国军民同仇敌忾之际,朱熹讴歌屈原的人格,弘扬屈原的精神,矛头直指南宋朝廷中的投降派和投机分子!朱熹的《楚辞集注》 于公元1200年完成,这一年,朱熹七十岁。完成这部著作后,不久就去世了, 《楚辞集注》 于是成了一位爱国学人的人生绝唱!

湖南衡阳人王夫之,则是个说干就干的人物。这位明末清初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因为住在一个叫石船山的地方,学界又称他为“船山先生”。 他从小熟读屈原。当1644年春天,最有能力阻止一场悲剧发生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打开关门让清兵进入,明朝实际上已经灭亡。此时的王夫之,虽是一介书生,却在家乡举兵起义。拉起一支队伍,阻击清军南下。终因势单力薄而战败。自此他改姓换名,自称为徭族,隐伏深山四十年。这时,屈原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他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楚辞通释》。王夫之仔细研究了屈原的经历和他的全部著作,无不表明屈原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一片热情。在那山高水远的地方,这位孤高耿介的学人,为屈原献上一片虔诚。

到了公元1938年,日寇进犯,中华大地,遍地烽烟。当代大文豪郭沫若,从湖北宜昌,经沅水,入长沙。这正是屈原曾经走过的路。郭沫若经历了岳州的沦陷,长沙的大火,甚至听到了汨罗传来的中国军队与日军交战的炮火声,然后一路风尘到了山城重庆。这时,屈原是雷,是电。1940年元月,郭沫若怀着无比的激情与义愤,写出了五幕史剧《屈原》。作品倾诉了人民的心声,狠击了国民党当局制造分裂,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法西斯统治。公演后,反响强烈,盛况空前。在这同时,画家傅抱石挥毫泼墨,创作了《楚辞》 人物组画,为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造像。而满腔热血沸腾的闻一多,此时远在西南一隅的昆明,埋头苦干,写下一系列研究屈原的著作。他说:“陶渊明歌颂过农村,农民不要他。李太白歌颂过酒肆小市民不要他。因为他们既不屈于人民,也不是为着人民的……”屈原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闻一多:《人民诗人——屈原》)。闻一多步屈原的后尘,为挽救国家民族而呐喊,为民主自由而呼号。他在追悼李公朴的大会上,发表讲演时,倒在国民党特务的无声手枪之下!

……

屈子祠里屈原的雕塑,虽然瘦骨嶙峋,举手投足,是忠肝义胆,是浩然正气!站在这雕塑跟前,你会想到,每当外族入侵,国家危急,此时的屈原,就是冲锋的号角,猎猎飘扬的旗帜!令人痛心的是,历史总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屈原所遭遇的昏君、奸相、乱政擅权的后宫,让后来的朱熹、王夫之、郭沫若们都碰上了。朱熹碰上宋高宗与秦桧,王夫之碰上吴三桂,郭沫若碰上汪精卫公然投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把矛头对准自己的同胞。那些具有批判精神和道德担当的人们,如果再不为屈原招魂,从心底里发出他们最后的吼声,中国不就被灭亡了吗?!

在屈子祠缅怀屈原,你同时还会发现,屈原被放逐到湘沅地区来,是顷襄王变着法子整人的结果。在华夏的版图上,湖南地处偏僻,“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曾国藩《湖南文征序》) 那时更是荒凉。顷襄王却不知道,这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四季分明,人民热情忠厚且克苦耐劳。屈原忠诚刚毅,壮怀激烈,经过不断发酵,被这块土地长时间的滋润与浸淫,于是铸就了一种湖湘之魂:经邦济世,上下求索,为理想献身而无私无畏!到了近代,曾国藩、左宗棠们,谭嗣同、黄兴们毛泽东、彭德怀们,为神州的崛起,为华夏独立于世界之林,不息地探索拼搏。他们无不受屈原的影响和熏陶。他们探索的方向也许各有千秋,但其呕心沥血奋不顾身的精神将万古长存屈原成就了一方文化,打造了一地民风。当然,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必定也将昏庸的顷襄王和他的父亲楚怀王囊括在其中。如此,在庄严肃穆的屈子祠,参拜者络绎不绝,香烟缭绕,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屈子祠前边不远的江段,就是屈原沉江的地方。那一天正好是端阳。据闻一多研究,早在屈原之前,端阳就是吴越民族举行龙的图腾的庆典。是屈原将端阳赋于它全新的意义,并且演变为一个全民族的节日。到了这一天,铿锵的锣鼓向他致敬,龙舟划过水面去追逐一个不朽的英灵。屈原的千古忠魂,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子孙!

汨罗江日夜奔腾。我放木排的时候,正是我的青春小鸟恣意放飞的年华,精力充沛,四海为家,当然也爱胡思乱想。到了下游,河面宽了,木排顺水缓行,毋须过多的照看,于是我常常仰天躺在木排上。水在身底下流,风在耳边过,白云在苍穹之上追逐变幻。由于一部《离骚》就在这木排上,这时,我会信马由缰地想一些古怪的问题。我曾经想,屈原放逐湘沅,来汨罗江畔却有很大的偶然性。假如屈原当初不来汨罗江,而是去了另外一条河流,或者澧水,或者资江,那会有怎样的情形呢?此时我会感到十分侥幸,甚至还后怕。如果没有屈原,会有多少人知道汨罗江呢?当然,汨罗江的美丽、仁慈与豁达,也成就了屈原。他在这里获得了如电光石火般耀眼的灵感,写出了一系列伟大的诗篇。于是我坚定地相信,屈原能够到汨罗江来,这是上苍特意的安排,或者说是天意!我也曾设身处地为屈原个人想,假如他来到汨罗后,听从江边渔父的劝告,当朝廷官员们都在拚命捞权捞钱、巧取豪夺的时候,屈原也跟着吃一点残羹剩酒,甚至趁机捞一把,把儿子孙子的事情都安排好,他会有那么多委屈和痛苦吗?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吗?这样,世界上也就不会有《离骚》 这部著作了。我很快又惶恐起来。其时我只不过是汨罗江上的一名筏木者,芸芸众生、草根一族,绝无可能进入屈原的世界。妄下雌黄,对古人不敬,这是一种罪过。但是,我后来又想,就整个国家而言,假如当初楚怀王接受屈原的建议,励精图治,联合齐、韩、赵、魏、燕等国,建立强大的“六国联盟”而兼并秦国,以尧天舜日为榜样,统一并治理中国,那么,中国会有怎样一种历史走向?会有那么多争斗、那么多血腥、那么多尸横遍野的互相杀戮吗?……让人叹息的是,历史没有“假如”。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于是我怀着一种深深的敬意,叩首汨罗江,她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并孕育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叩首屈原,他为国家和民族创造了万世共享的精神财富!

屈原属于汨罗江,属于中华民族。公元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他“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因此他也属于全世界。而从高山峡谷里流出来的滔滔汨罗江,只能属于屈原。

猜你喜欢
楚怀王汨罗江渔父
楚怀王贪小失大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首届汨罗江文学奖征文启事
“言行不一”的渔父
汨罗江
汨罗江一直在涨水
“剪碎”与“凑成”
楚怀王:我也曾雄才大略
随波逐流还是齐物逍遥:隐士文学的批判性阅读——以对渔父形象的讨论为例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