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峰 周媛媛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秦腔作为一种地方戏曲,自其创立伊始,在娱乐秦地人民的同时,也起着高台化民的作用。焦循《花部农谭》曾谓:“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1.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秦腔研究论著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9页。.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省文化厅戏剧工作研究室编:《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5页。1912年,同盟会成员孙仁玉、李桐轩等以“改良社会、启迪民智”为已任,以戏曲为手段,在“移风易俗”的宗旨下,创办了易俗社,辅助社会教育,在历史的岁月中闪耀着光芒。1913年,朱怡堂在兰州成立化俗社。1926年,魏绍武与水梓,仿照西安易俗社,以提倡文艺、移风易俗、普及社会教育、改良秦腔戏曲为艺术宗旨,创办“觉民学社”。甘肃秦腔曾在陇原大地上,高台化民,教民真善美,普及历史知识,但是在二十世纪之前关于甘肃秦腔史的研究较少。
首次以理论形式阐明陕西秦腔与甘肃秦腔差异的,是通渭人牛士颖(1882—1942)。牛氏在《陇上优伶志》2.该书发表于《甘肃文化》2004年第2期,后半部分缺佚。.《陕西戏剧》,1984年第11期,第14页。中称,“陇上梆子,亦称秦腔,但与陕西秦腔稍异。陕西秦腔以往称为南秦腔或关中梆子,吾甘秦腔称为西秦腔或陇南梆子。”3.《甘肃文化》,2004年第2期,第32页。.《当代戏剧》,1994年第4期,第59页。并在该著“牛宝山”条下再一次重申二者的差别,“陇上秦腔原称西秦腔,与陕西秦腔不尽相同。陇上秦腔用皋兰音韵,陕西秦腔用关中音韵。陇上秦腔注重传统,陕西秦腔颇多改革。至剧情、唱词,更多差异。”4.《甘肃文化》,2004年第2期,第39页。遗憾的是,该文自2004年发表以来,并未受到戏曲研究者重视。
甘肃演出秦腔的班子,据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一文,也被观众称为“老班子”5.《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3页。。由于艺术风格的差异,关于秦腔起源的论争也逐渐产生。论争的起源只是清人吴长元《燕南小谱》听闻友人所说:“蜀伶新出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工尺咿唔如话,旦色之无歌喉者,每借以藏拙焉。”6.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上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燕南小谱》首次将西秦腔和甘肃秦腔等同起来。1933年,杜颖陶在《剧学月刊》2卷第4期发表《记玉霜簃所藏钞本戏曲》一文,其在介绍《钵中莲》传奇时,称“末页有‘万历’、‘庚申’等印记”,又兼剧中出现【西秦腔二犯】曲调,所以此后学者如周贻白《中国戏曲史长编》、徐扶明《元明清戏曲探索》,都认为西秦腔产生于明万历年间。
1950年2月25日,程砚秋在《人民日报》发表《西北戏曲访问小记》一文,在秦腔演艺界产生了巨大轰动。该文以《燕南小谱》为基础,继续佐证了该说法,称“魏长生所演的秦腔是什么样子?我们不曾看见过,但从《燕南小谱》一类的书上来看,可以断定其唱法是很低柔的。现在的秦腔,唱起来却很粗豪,似乎不是当年魏长生所演的一类。”7.程砚秋:《程砚秋戏剧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208页。
1982年,“梆子声腔剧钟学术讨论会”在山西召开,将西秦腔的研究推向高峰。流沙《西秦腔与秦腔考》一文,肯定西秦腔为吹腔,是不同于陕西秦腔的,为秦腔之源。并称“西秦腔在陕西发展为秦腔,大约是在明代末年”8.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省文化厅戏剧工作研究室编:《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页。。焦文斌《从<钵中莲>看秦腔在明代戏曲声腔中的地位》不同意流沙之说,认为“【西秦腔】即秦腔”9.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省文化厅戏剧工作研究室编:《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1页。,以《钵中莲》中观音自白“今当下界大明天下嘉靖壬午春朝”句,断定该剧系“嘉靖元年(1522年)”a.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秦腔研究论著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9页。.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省文化厅戏剧工作研究室编:《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5页。创作,并根据唱词推论《钵中莲》传奇是江南民间艺人创作,开《钵中莲》辨伪之风。
1984年,孟繁树在陕西原凤翔八县做长时期田野调查,通过采访老艺人及有关人员,再次认定西秦腔即秦腔,在《西秦腔及甘肃调即秦腔辩》一文称“我们没有理由因为《搬场拐妻》唱长短句小曲这一特殊情况而怀疑西秦腔不是秦腔。”b.该书发表于《甘肃文化》2004年第2期,后半部分缺佚。.《陕西戏剧》,1984年第11期,第14页。此文发表后,西秦腔起源于甘肃的说法逐渐沉寂。
1993年,王依群发表《<搬场拐妻>中的【西秦腔】考》,该文通过大量详实的调查,认为《搬场拐妻》中的第一支【西秦腔】曲牌系【马头调】,在音乐结构上否认了【西秦腔】的存在,认为西秦腔是秦腔发展到南方后,南方人对秦腔的称呼,并称“《搬场拐妻》两处标西秦腔,前者为西调,后者为秦腔。”c.《甘肃文化》,2004年第2期,第32页。.《当代戏剧》,1994年第4期,第59页。
1996年,甘肃籍学者王正强发表《为“西秦腔”探源寻踪》一文,认为“‘西秦腔’是甘肃古老地方剧种。又称琴腔、西调、陇声、甘肃调、甘肃腔、陇西梆子等等。”3.《戏曲艺术》,1993年第3期,第96页。此后王正强2004年在《戏曲研究》第3期发表《西秦腔再考》、2008年,在《当代戏剧》第1期上《西秦腔≠秦腔》两篇力作,认为西秦腔不是剧种而是影戏腔调,起源不在陕西,而在甘肃,与陕西秦腔在唱腔体制、音乐风格、乐器伴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二者曾在四川发生融合交流。
2007年,寒声发表《西秦腔研究——兼对“二百年学术悬案”的破解》一文,驳论王正强“错误地认为陕西板腔体秦腔‘是西秦腔基础上衍化和发展’”4.寒声主编:《黄河文化论坛》第16辑,2008年3月版,第188页。,收录了二十四支鸿盛社老艺人、平凉老江湖班和西秦腔曲牌谱例,认为“西秦腔曾是一种闯荡江湖连外演出的专业戏曲艺术”5.寒声主编:《黄河文化论坛》第16辑,2008年3月版,第211页。。
这些关于甘肃秦腔和陕西秦腔的论争,都是以“西秦腔”为切口,自建国后,一直持续不断,此消彼长,近几年持续升温。诸多文章证明西秦腔存在的根据就是吴长元的《燕南小谱》所载的“甘肃调”与《钵中莲》传奇的【西秦腔二犯】。王正强引《燕南小谱》《赌棋山庄词话》《清稗类钞》三书,谓“三位前人异口同声,均言这种‘甘肃调’乃‘起于甘肃’”6.《当代戏剧》:2008年第1期,第21页。,其实这三则材料均出自《燕南小谱》,而《燕南小谱》又系他人所说,并非作者亲见。
《钵中莲》传奇,长期以来,研究秦腔的学者,以此为证据,证明秦腔最迟产生于明代。但是胡忌《<钵中莲>传奇看“花雅同本”的演出》一文,从剧本体制、剧本内容与风格角度,认定“《钵中莲》这个抄本时代应在康熙中期创作的《渔家乐》之后(可暂时推想在1700年前后)。”此观点先后经寒声、陈志勇进一步考证。寒声《西秦腔研究——兼对“二百年学术悬案”的破解》一文以《钵中莲》第十四出有【京腔】一曲,据《都门纪略·词场》序考订,京腔系高腔清代在北京演出时的称谓,其更怀疑庚申为嘉庆庚申(即1800年)7.寒声主编:《黄河文化论坛》第16辑,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86页。。陈志勇《<钵中莲>传奇写作时间考辨》一文,认为《钵中莲》是清中业的梨园整理本。关于西秦腔的起源与甘肃秦腔,还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
整体而言,二十关于甘肃秦腔史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西秦腔和秦腔的关系以及西秦腔起源时间的考辨上,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钵中莲》逐渐被定性为伪作,所以关于甘肃秦腔史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