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青
(西北民族大学 舞蹈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本文拟将流传于甘肃省秦安县的蜡花舞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根据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舞蹈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究其历史渊源、现存表演形态,从文化功能、审美意识等方面对秦安蜡花舞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目前,关于甘肃秦安“蜡花舞”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寥寥无几。通过CNKI搜寻,没有检索到甘肃秦安“蜡花舞”研究的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在著作方面,直接记载甘肃秦安“蜡花舞”的舞蹈类著作有2本,地方志与陇右民俗文化著作约3本。
甘肃秦安“蜡花舞”以其清新典雅的格调、朴素优美的舞蹈动态成为陇上文化百花园中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与鲜明的艺术个性的一支奇葩。基于目前该地区的调查尚未形成专门的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可概括为:一,本着探索与求知的心态,对陇右地区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积淀的民间舞蹈“蜡花舞”进行挖掘、整理和深入探析。二,运用舞蹈生态学形态特征提取法,对舞蹈的外部形态进行综合分析。参考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文献资料研究成果,借鉴其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田野调查,从思想、习俗、信仰来解释该地区特殊的舞蹈文化现象。三,基于全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保护、传承之目标,对“蜡花舞”进行探索,以期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响应与促进。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甘肃卷》、《天水民俗录》、《甘肃民俗》等著作中对其有相关的零星记载,但大都停留在资料收集和表层形式的评述上。目前,运用舞蹈人类学、舞蹈生态学等学科方法挖掘“蜡花舞”的内涵,探究其文化功能,廓清其本质的研究文字,至今尚未发现,这便增加了本文诞生的价值和学术意义。
理论意义:一,运用舞蹈生态学的形态特征提取法,对舞蹈形态进行因子分解与综合分析,使其避免停留在对舞蹈表层的文学性描述与浅层的粗线条分析上,对于充实甘肃民间舞蹈的理论研究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二,通过对“蜡花舞”的历史渊源流传的考察研究,对其现状(表演空间、舞体形态、传承方式、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考究与探寻,对于整理和传承民间舞蹈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现实意义:一,通过对秦安“蜡花舞”的现状和时代变迁原因的探索与研究,分析未来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提出自己的思考,让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这一切能够有力的促进当地民间舞蹈的发展。研究它可以给研究当地的文化历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本文以秦安“蜡花舞”的现实状况调查入手,不但能为其它地区具有相同性质与舞体的民间舞蹈,如:汉族社火活动中的民间舞蹈或汉族灯舞类民间舞蹈进行对比研究埋下伏笔,而且也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本地区民间舞蹈打下坚实的基础。
伴随着人们生活内容不断增加、丰富而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且具有认同感的重要力量。蜡花舞是秦安民众在其常年的生活环境、社会历史氛围的积淀下所形成的具有某种特定的审美倾向、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在蜡花舞自身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形式中,诸如舞蹈道具、服饰、扮相等也是体现该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特点的具象表征之一。
“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现,是一个民族最为显著和最为直接的外在标志。秦安蜡花舞蹈服饰同当地社会历史、经济生活以及风俗习惯有着深刻的密切联系,是当地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中华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大地湾遗址的发掘,同时也证明了秦安先民们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曾作出过不朽的贡献。从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各种石器,表明大地湾先民已开始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经济活动。在很早时期,先民们就已学会纺线织布,缝制衣服,并用玉、骨、角、蚌器等物作为装饰。
笔者在对秦安蜡花舞进行史料收集、民间艺人访谈以及现场观看其表演时发现,戏曲文化与蜡花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与民间老艺人赵改儿的谈论中得知,舞蹈服装、化妆都是从戏曲旦角装扮直接借鉴而来的;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蜡花舞表演的整体装扮与戏曲旦角服饰妆容的实照,它们之间是多么的相似啊!
民间社火强烈的戏曲因素,追溯其源可谓是由来已久。“戏曲自汉魏以来,与百戏和,唐代分为歌舞戏及滑稽戏;宋时滑稽戏盛,又渐借歌舞缘饰故事,渐不以歌舞为主,而以故事为主;至元杂剧出,体制遂定。”汉代“百戏”是早期社火最主要的表演形式,它的繁荣也为戏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百戏”是包括音乐、舞蹈、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性表演形式。由于受汉代表演艺术综合性特征的影响,民间舞蹈通常都融在“百戏”中表演。故现今社火中的高跷、舞狮、龙灯、竹马等表演形式,均可视作百戏的遗存形态。据《东京梦华录》记载: “其社火呈于露台之上,所献之物,动以万数。自早呈拽百戏,如上竿、耀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朴、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悼刀、装鬼、研鼓、牌棒、道术之类,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尽。殿前两蟠竿,高数十丈,左则京城所,右则修内司,搭材分占上竿呈艺解。或竿尖立横木列于其上,装神鬼,吐烟火,甚危险骇人。至夕而罢。”随后,宋、元两代戏剧的兴起,广泛地吸收民间舞蹈作为素材,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反过来它又促进了民间舞蹈的表演。尤其是清代地方戏盛行之际,汉族民间舞蹈吸取戏曲的情节曲折、戏文动听、服饰美观、道具精致等优长,加强了表演性与艺术效果。
[1]施惟达,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昆明:云南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253.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成都:岳麓书社,1998.
[3]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成都:岳麓书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