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佳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 408100)
早在20世纪50年代,驰名河北、饮誉全国的文化县——河北省昌黎县,位于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地段。依山靠海、风景秀丽、资源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民间舞种之一——昌黎“地秧歌”便产生于此,并在全国广为流传。它的艺术魅力无以伦比,在繁花似锦的秧歌大家族中,独树一帜,争芳斗艳。作为一种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传统的民间艺术——昌黎的“地秧歌”,是昌黎一带的农民在田间农作时为缓解疲劳而编创的一系列轻松活泼、诙谐俏皮、富有节奏感的动作并伴着民歌小调,据昌黎县有关资料记载:“地秧歌”的雏形早在唐代以前就形成了。昌黎县历来民风淳朴、雅书重文,后来人们也借助“地秧歌”这种无拘无束的手舞足蹈来祈求生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抒发人们内心情感,磨练意志,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经昌黎人民世代地传承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历史演变历程,从清初的“唱秧歌”到晚清的“出子秧歌”再到民国以后的“逗秧歌”,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由简单——复杂,低级——高级,地摊——舞台,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具有群众性、群体性、地域性和民俗性的民间传统艺术种类。昌黎“地秧歌”,最初的就是有舞有唱、舞唱结合的,并不像其他舞蹈那种只是单纯的舞蹈,“地秧歌”中所唱的秧歌调子有些是当地民歌和乡间小调,还有一些是把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小曲,进行即兴填词改编演唱。比如清末明初时舞台艺术中“唱”的部分任然受到了“评剧”、“二人转”、“莲花落”等的影响,再后来“唱”的部分也向舞台艺术慢慢转变,而“舞”的部分,也由现存的纯舞形式逐步演变。
昌黎的“地秧歌”已广泛流传在河北多个地区,并不断发展壮大。在昌黎,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饭不吃,酒不喝,不能不扭大秧歌!”“米不碾,面不磨,不能不看大秧歌!”现在,生活条件非常好的昌黎地区的民众,实行了机械化,不再碾米磨面,因而就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来享受更好的休闲、娱乐生活,现代社会人们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视觉要求越来越现代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昌黎的“地秧歌”仍然被现代人喜欢。与此同时,昌黎“地秧歌”也不甘落后,为了适合现代人的欣赏水平和欣赏角度,它也与时俱进,与社会同步,为了与观众引起共鸣,常常表演一些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舞蹈,表演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表演内容更加丰富、真实,地域风味更加浓郁。现在,昌黎县大概已经有上百个秧歌队和有数以千计的秧歌迷。“秧歌”爱好者们常常在农闲时、茶余饭后相约出去排练、演出,用他们的热情给不同层次的人们带来快乐,让他们在“秧歌”中找到共同语言,体会“秧歌”带给人们的美好。所以,每逢过年过节或农闲时节,“地秧歌”队伍遍及昌黎城乡,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演出,以秧歌助兴成为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也是昌黎人民世代这已成为昌黎人民世代延续的传统习俗。
上世纪50年代初,由著名的昌黎“地秧歌”艺人周国宝、周国珍和张谦等人,创编的“地秧歌”《跑驴》。表现的是一个翻身农民送媳妇回娘家的故事,红火、热烈的表演场面充分体现了“地秧歌”表演特有的幽默、风趣、滑稽的舞蹈动作,鲜明、亮丽的人物形象。表演格调也焕然一新,产生了不同凡响的喜剧效果,在群众中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跑驴》在1953年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大会一举夺魁,被评为优秀节目,并拍成电影,推向全国。改革开放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昌黎地秧歌独特的艺术魅力越发显示出来了,一大批专业、非专业的“地秧歌”艺人活跃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给古老而又传统的“地秧歌”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由于“地秧歌”在1984年亚运会帆板赛区开幕式、沈阳国际秧歌节、全国广场舞比赛中突出的表现,1996年昌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5月昌黎“地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秧歌”非凡的艺术魅力曾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艺术展演;“地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走出国门,去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进行民间文化交流,从而提升了“地秧歌”艺术价值和高度。
昌黎的“地秧歌”的风格特征是:叙事性、连贯性、协调性、灵活性、内在性和层次性。昌黎“地秧歌”主要分妞(少女或小媳妇)、丑(诙谐、幽默的滑稽角色)、擓(中年或老年妇女)、公子(文质彬彬的书生)等四个形象,表演以行当为主,在地面上自由灵活地扭动,轻快自如地做出比较风趣、细腻的戏剧性表演。 各行当的表演各具特色,如妞与丑是一对角色,类似于戏曲中的花旦。妞在秧歌中称为“包头”和“上装”。主要是丑来“逗”的对象。妞主要是扮演比较俊俏的少女形象,因而动作比较柔美,一般由女性扮演,“稳中怯,柔中俏,扇花飞舞周身绕,双臂摆动娇又媚,好似葫芦蔓儿飘”是它的动作特点。丑与戏曲中的彩旦相类似。有文丑与武丑之分,文丑手持团扇和烟袋,武丑手持棒槌,多数是由男性扮演。其动作特点是:“哪有逗就往哪钻,穿针引线哈哈笑,抖肩摆跨碎步颠,双臂一横把脸翻。”老太太的形象多由擓角来扮演,有时表演中也有男性反串表演,用棒捶、烟袋或团扇作为道具。主要以肩部上下左右晃动,有节奏的挪动脚下步子,妞和公子常常在表演过程中,以中间进行阻拦作为特点。形象生动,诙谐幽默。公子和戏曲中的书生很相似,往往是手持一把扇子,身穿长褂,摇头晃脑配合动作亮相。其动作特点是:“步子稳体态轻,扇花规矩不乱动,一招一式含情舞,风流潇洒又稳重。”提气、腿沉、体轻、、腰柔、腕灵、眼有神等是“地秧歌”永恒不变的艺术特点和表演风格,表演者在表演时必须要具备:脚下步伐要上下颠颤,结合肩部与腰部扭动和双手摇摆为主,就好象凤摆杨柳一般。强调身体各部位的相互配合,表现诙谐有趣。
昌黎“地秧歌”的伴奏为大喇叭加鼓、杈等打击乐。音色清亮,音量洪大,更适合“地秧歌”在露天和广场演出,也使“地秧歌”表演者激情倍增,表演更加形神兼备。有的民间唢呐艺人把唢呐中的颤音、垫音、气滑音、回旋音、剁音、喉音、唱腔音等技巧用在“地秧歌”中,以此反映河北昌黎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 为了再渲染气氛, 还配以鼓、镲等乐器,使得牌子曲和“地秧歌”相得益彰,这不但增强了民俗特色,又符合昌黎人憨厚、豪爽、真挚、纯朴的性格特点。散发着浓浓的乡土味儿,倾诉着平民苍生的情感。
由于昌黎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加之战争、移民、历史等多种原因,其它地区和民族民间艺术也融进了昌黎“地秧歌”中,比如:地秧歌耍“少林棍”,就是以从山东、河南移民带过来的<秧歌调>中的<凤阳歌>的韵律作为开场音乐。蒙古族发展演变而来的服饰就用着“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缨子帽”。当然,昌黎“地秧歌”内容丰富,表现形式活泼、角色化、行当化的艺术特征与当地的民间歌舞、小戏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它把不同时期的人物的性格、情感表现得丰富细腻,是它的成功之处和魅力所在。
昌黎“地秧歌”的表演内容:取材广泛,叙事性较强。只有“平秧歌”无固定情节外,其他大多数反映的是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和和选自戏曲、电影、故事中的片段。
昌黎“地秧歌”,是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舞蹈艺术,它来自于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家中的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作为昌黎“地秧歌”的道具,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可以选择不同的道具,比如:彩扇、团扇、手绢、花绢、拨郎鼓、棒槌、烟袋等等,手部上下左右翻花成八字,前后抖动扇花,千变万化,犹如彩蝶双双对对在花丛中优美、典雅地飞舞,既热情欢快、又火爆泼辣,富有表现出劳动人民质朴健康、诙谐、幽默、的生活情趣。
“场子秧歌”(即拉场子)和“排街秧歌”(即串街)是昌黎“地秧歌”演出的两种形式,“场子秧歌”是固定在某一场所的平地上进行演出,演员可一到两人也可多人, 活动半径仅几米, 以方便观众观看。“排街秧歌” 的演出形式气势宏大、场面壮观, 一般要经过专人组织、排练。排列成纵队的秧歌队(通常排两列)在繁华热闹的街道上按统一节拍边扭边行走, 演员的人数也必须要多。由打击乐和唢呐组成演出乐队,人数不多,但声音洪亮,行进方便。
两个武生打扮的演员,手舞花棒,开路打场,后面跟着童子提花篮、佛尘,再后面是田公、渔妇、樵夫、书生等角色进行开场。根据自己的角色不同,手拿自己的道具,伴随着音乐伴奏边走边扭,为了活跃气氛,增加演出效果,常常在变换队形的过程中安排两人“对逗”打闹的情景,他们的动作也会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变化,时而加速时而缓慢,最后以一个舞姿造型结束。开场结束以后,原则上是其他人退场,小“出子”上场,按节目编排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表演节目。现在的演出基本不受什么限制,一般是很多人自行组队,常常是丑、妞、三人组成,自己跳自己的,有时候丑与妞相互配合,当丑逗妞时会出现一些人左推右挡在中间把他们分开。扮演的公子则四处串场子,有时还要和旁边的围观群众相互交流,相互串组,也有自己一个人在中间自娱自乐的。满场子的人显得热闹非凡,每组的表演激情十分高昂,有的在在表演场地中打闹逗乐,妙趣横生,扭的不亦乐乎,一旁观看的群众也都看得津津有味,都有想加入演出的激情和愿望。
昌黎“地秧歌”这种内容丰富、活泼的表现形式,具有角色化、行当化的艺术特征,丰富细腻地把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表达出来,这在民间舞蹈中显得十分少见。 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民间舞蹈艺术,昌黎“地秧歌”不仅来源于生活,更是把历代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融进了舞蹈中。所以,深受老百姓的喜欢,他们喜爱看,愿意看。
昌黎的“地秧歌” 不仅成功地从表演、表现行式上突破了传统“地秧歌”,而且它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大大得到了增强,久而久之一种新的风格特征形成了,是一种集农民乐观的生活情趣、诙谐的精神风貌和具有鲜明独特舞蹈风格的秧歌形式。但由于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艺人高龄化等原因,昌黎“地秧歌”的形势严峻,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作为一个河北人,我有义务和责任为保护和传承昌黎“地秧歌”出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献计献策,将河北的昌黎“地秧歌”传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
[1]张玥白宇松张曦浅析河北昌黎地秧歌的表演形式及风格特点[J].北方文学(下),2012.
[2]朱凤玲昌黎地秧歌的风格特征与发展现状[J]. 群文天地,2010.
[3]张占敏试析昌黎地秧歌的文化保护 [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
[4]田丽萍冀东地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D]. 河北大学2004.
[5]崔琳昌黎地秧歌艺术与当地民俗的渊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