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平,吴远华
(浙江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随着松阳高腔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众多研究人员的目光投向他。丽水学院的王建武老师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从2003年开始受浙江丽水文化馆刘建超老师的启发,将研究目光投向当地古老的戏曲奇葩——松阳高腔。历经十余年的艰辛探求,他跟踪剧团演出;考察发源地——白沙岗、周安二村;采访传承人及相关研究人员;先后发表松阳高腔学术论文11篇;参与编写《松阳高腔音乐与研究》和《松阳高腔》等著作。而今其专著《非遗保护与松阳高腔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5)又全新面世,成为新世纪以来松阳高腔学术园地推出的又一部学术佳作,可喜可贺。
《非遗保护与松阳高腔研究》,全书基于田野调查,广泛搜集、阅读、分析相关音像、图片、文字、书谱等资料的基础上立论。综合运用音乐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地理文化学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围绕着松阳高腔的生成环境、历史渊源、发展历程、音乐本体、艺术特征、生态现状、现实困境、保护策略以及相关高腔剧种的研究等方面逐一展开深层的分析和论证。第一章通过松阳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背景等方面来揭示松阳高腔作为民族、区域文化催生产物的根源;第二章从高腔的概念阐释开始,对高腔剧种的特征进行理论概括,列举了相关高腔剧种如西安高腔、侯阳高腔、沔阳高腔以及常德高腔等的特征,并对松阳高腔的缘起、历史衍进作了分时段的追溯;第三章是对松阳高腔当下传承现状及其研究的考察与求证,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当前松阳高腔的活态传承现状以及学界的大量研究成果,并给出客观公正的评判;第四章是松阳高腔音乐本体与艺术特征的分析,对其节奏节拍、旋律旋法、调式调性、曲式结构、音乐特色以及表演特征等进行深层的理论分析,通过具体的谱例和演出实践来论证;第五章考察了松阳高腔的曲牌类型、功能、结构、表现形式及其演唱特征和技法;第六章是对主要传承人与传承剧目的梳理。基于田野调查,作者将搜集到的主要传承人、研究者、主要剧本、剧目一一呈示,并辅之以匹配的图片来佐证;第七章是对松阳高腔伴奏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乐队排列的变迁、伴奏音乐、代表性乐师以及演出的舞台设置、所需道具等的考察;第八章是其它高腔剧种的研究,作者考察了西安高强、常德汉剧高腔、湘剧高腔以及辰河高腔的历史源流、音乐特征等内容,借比较来呈现松阳高腔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神秘的艺术魅力;第九章是作者对松阳高腔活态存在所面临的困境在理论上的提炼与升华,不仅指出现存的问题,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书内容的逻辑架构清晰、层次分明、资料详实、论证有据。
读罢全书,其最大的特点是创新。首先体现在研究方法的创新上,松阳高腔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它自身的历史变迁、艺术特征、文化内涵,还要关注它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王建武老师不仅关注到这点,还将其它高腔剧种纳入其研究的视野,虽然在比较研究方面还有待深入,但已经将松阳高腔的独特魅力与特色得以清晰呈现。其次是思路创新与内容创新。将松阳高腔自身及其外部环境统合起来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考察,是思路创新的体现;而在内容的发掘方面,尤其是在对松阳高腔音乐特征分析时,大部分的谱例都是经过认真分析、考证而得。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基于谱例的分析,总结出松阳高腔存在有“散句中的甩腔”形式,实现了前期研究的新突破。
而资料丰富、详实,涉及面宽广成为该书的第二大特色。该书不仅详实地收录了目前学术界相关松阳高腔的理论文献60余篇,还收录有现存剧本、剧目、主要传承人与艺人的丰富资料,并将研究目光从松阳高腔向其他高腔剧种延伸,不仅揭示出松阳高腔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神秘的艺术魅力,也为深入推进松阳高腔的理论研究与传承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我想王建武老师《非遗保护与松阳高腔研究》专著的出版,得益于他作为音乐文化教育工作者对松阳高腔处境的清晰认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的转变,使得松阳高腔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后继无人、参与人数下降、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更得益于他扎实求索、持之以恒的学术品格,文化自觉的精神和他广博、过硬的学术功底。尤其是在音乐人类学方面,这可以从他对松阳高腔音乐本体、表演特征、伴奏乐队和伴奏音乐方面,以及全书的整体设计和逻辑架构中得以确证,这也正是该著作的学术价值之所在。
总之,松阳高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不仅属于松阳人,更是全人类共享的宝贵精神财富。所以我们衷心希望有更多的理论研究者向王建武老师一样投入到松阳高腔的理论研究中去,也期盼有更多的创作、演出人才投入到其舞台实践中去,共同保护、传承、发展好这些先辈们遗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想必这也是王建武老师的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