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局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14-08-15 00:42邓利民
戏剧之家 2014年8期

邓利民

(江苏省南京市汉江路小学,江苏 南京 210036)

一、南京白局面临的现状

(一)南京白局的文化底蕴。白局是南京地方的特色曲艺艺术,以综合性的方言说唱为主要音乐形式,以歌颂喜庆吉祥、民间传说、民俗风景和社会新闻时事为说唱内容,一般在重大节日通宵达旦地表演,又被称为南京调或者新闻腔,包括南京白话、南京评语和南京曲版等,以《机房苦》为白局代表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戏曲音乐代表之一。其具有很浓烈的民俗艺术特色:第一,表演以方言进行说唱,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地方文化感染力强。白局的语言基础是南京的群众性方言,唱腔与南京方言的语言规律大体一致,音乐旋律带有方言节奏。由于方言不同于北方方言的豪爽开朗,又不同于南方方言的委婉内敛,因此说唱有独特的语言节奏风格。第二,说唱内容常涉及新闻时事。白局通过说唱形式反映当时社会出现的重大新闻事件,如《鸦片烟自叹》和《打议员》等时政社会焦点,由于语言诙谐幽默,情节曲折,深受百姓喜爱。由于说唱新闻经常使用曲牌“数版”,也被称作为“新闻腔”。第三,曲牌丰富。由于在说唱音乐中白局经常将很多的曲牌串联起来说唱,因此又被称为百曲,有满江红、剪剪花等曲牌名,主要分为四大类:满江红类、集曲类、小曲类和新闻腔。

(二)南京白局的文化价值。南京白局主要流传于江南一带,群众基础广,历史悠久,因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南京白局是南京方言的艺术升华,南京方言的精髓都贯穿在白局的说唱艺术之中,某种程度上是传承南京古方言和古汉语的文化载体,对于现代人学习古汉语的发音、语法具有独特的作用。另外,南京白局的说唱内容十分丰富,题材多样,尤为可贵的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大新闻和社会焦点事件、当地人的生活主题,可以说白局在古代某种程度扮演着当代新闻媒体的作用,甚至其影响要比现代媒体还要深远广泛,是人民了解南京的风俗文化和历史社会的重要信息载体。第三,白局由于在发展演变中借鉴吸取了扬州清曲和明清俗曲的风格,因此对于研究其他戏曲的文化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南京白局的传承现状。第一,传承方式单一。南京白局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口授心传。由于现代音乐市场的多元化冲击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多变,南京白局逐渐失去了年轻一代的市场群体,观众规模也逐渐缩小,因此学习南京白局的青年一代很少,南京白局的传承只能靠老一辈白局戏曲家口口相传,也有部分专业艺术家为保护白局艺术专门设置了音乐课培养业余的爱好者。第二,白局艺人人数稀少。白局剧团濒临解体,大部分剧团演员已经改行,只是把白局当作业余爱好。第三,白局老一辈艺人留下的相关资料非常有限。因而保护工作非常困难。第四,相关研究缺乏。白局的艺术发展研究缺乏有关部门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对白局的保护工作十分不利。

二、学校教育对白局的传承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审美多样化、市场竞争化的大背景下,作为民族音乐的代表,南京白局日益濒临失传的危险,如何振兴传统民族音乐戏曲白局是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学校教育本身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能,因此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南京白局成了新的文化传承方向。而在学校教育中,小学教育是学生认知能力最基础的阶段,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对白局的文化传承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工作之一。

(一)小学教育对白局的传承现状。在当前的南京,小学音乐教育根本没有自己的本土音乐教材,因此南京小学音乐教育也没有引入传统戏曲艺术白局,这也说明当前本土音乐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被边缘化。根据有关统计,南京的小学生对于南京白局的认知很陌生,许多小学生根本不知道存在白局这种本土乐曲形式。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面对节奏感强、旋律简单、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和唱法复杂、方言难懂的传统音乐,小学生们更乐意倾向于选择流行音乐。由于一般的小学音乐教育并未涉及白局内容,甚至音乐课上音乐老师也从未介绍过白局,导致小学生很少从感性层次和理性层次去认知白局,加之现代大部分传播媒体被流行音乐所占领,白局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是越拉越远。究其原因,现代的音乐教材编写由于都是统一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主编,并未编入富有地方特色的白局,而音乐教学规定也让音乐教师大部分只侧重对于音乐课本上的技能和知识的灌输,从未进行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拓展。而大部分小学生对于白局的价值判断都认为中西方音乐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别,只有小部分小学生坚持音乐平等的价值观,否认西方流行音乐比我国本土音乐先进的观点,这也与我国一直没有树立音乐多元化和音乐价值平等的音乐教学理念有重大关系,导致很多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认可西方音乐而否认本土音乐。

(二)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趋势提供的机遇。随着音乐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我国开始逐渐重视保护民族传统音乐。教育部也开始改革以前的不合理的规定,开始允许地方可以编写部分乡土音乐教材,占用比例不超过教学的20%。但白局在南京的小学音乐教育中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根据有关调查发现,其实南京的小学生并不主观上排斥对家乡戏剧白局的认知和学习。因此目前最关键的问题并不是学生对白局的不感兴趣或者排斥的学习心理,而是有关教育部门并没有重视音乐教育中的本土音乐教育,尤其是传统的民俗音乐戏曲,南京的地方教育局应该重视包括白局在内的本土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并且专门编写符合小学生审美认知能力的本土音乐教材。

三、小学教育与传承白局的有机结合的探索

(一)小学音乐教育要坚持音乐多元和价值平等的音乐理念。我国包括白局在内的传统民族音乐的教育缺失,很大程度上是在不合理的音乐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音乐课程体系造成的。因此小学音乐教育更要改变这种“欧洲中心论”的音乐教学理念,改变所谓的“西方音乐先进论”和“中国音乐落后论”,坚持音乐价值平等的理念,在当今多元文化交融、求同存异的时代,音乐应该是平等的,相互理解、合作对话和共同发展。而要改变音乐教育理念,则要从三方面来转变。第一,转变以西方的音乐技术体系来评价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的思维。由于音乐教育中西方标准的思维模式的限制,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音乐能力的评估都是用西方的音准作为衡量标准,认为诸如白局这样的民俗音乐乐器配置简单,方言说唱难登大雅之堂,是低等而平庸的音乐,这实际上是西方中心论的教育理念在作怪,连本民族的传统音乐都传承不好又如何去学好外来的西方音乐。第二,转变以西方音乐审美标准来衡量民族传统音乐。很多小学音乐教师都认为西方音乐是最高等的,是最神圣的音乐,把西方音乐审美模式强行照搬到民族音乐审美之中,但事实上不同民族的音乐源于各自不同的社会生产环境和文化内涵,东西方大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音乐只有风格和内涵的差异,并无高低之分,所以用西方音乐的审美标准来衡量东方音乐是错误的思维。第三,转变课堂上只重视西方音乐的传授而忽视本土音乐的教学模式。中国的小学生大多都生活在富有民族文化气息的生活环境中,然而学习音乐却主要学习西方的音乐体系,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的内心文化认同困惑。同时由于西方音乐的文化内涵与我们生活的文化差异很大,也造成了很多学生虽然会唱西方歌曲却很难理解他们的实质内涵。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复兴,我们的文化也要有自信,认同自身的文化,认同本土的音乐。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认识到本土音乐,白局是本土的文化精髓,需要我们在音乐教育中传承保护。

(二)小学音乐教育课整合资源传承白局艺术。第一,在音乐教学中引进白局艺术。南京本地的音乐机构应该为配合小学音乐教育对白局的教学开发,多收集代表南京本土音乐文化的白局的资源,包括白局艺人,白局音响资料等。小学音乐教育课也应该尝试将白局艺人和相关资源作为“活性资源”引入课堂,让白局艺人们重新将昔日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的白局桥段“口传心授”地展现给学生们,让他们充分获取对白局的感性体验,感受白局的文化熏陶,从而认知了解并学习掌握白局的艺术知识。第二,将白局的音乐知识纳入音乐教材。音乐教材是实现音乐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关系到传承白局的教育效果。白局可以作为本土音乐文化的形式纳入本土音乐教材的编写。在完善本土音乐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可以邀请相关的白局艺人、高校的音乐教授和精通音乐的民间人士来参与编写。音乐教材还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的情况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遵循小学生们对音乐的认知规律和逻辑。第三,完善小学音乐课上传统音乐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教学方法会受到特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受到相关的课程内容限制,还和教学组织有一定的关系。传统的教授音乐的方法都是单调鼓噪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灌输法”,如果按照这样的教学模式去教授白局音乐,反而会降低小学生对白局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必须遵循现代新课程教育改革理念,音乐教学也要做到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作为引导角色,将白局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尽可能获取感性体验,尽可能地引导小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白局的认知朝着理性层面发展。第四,建立起对白局的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一般指的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对课程与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由于小学音乐教育对于白局的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白局消失,因而小学音乐教学要注重学生对白局的认知过程和体验评价,才能引起学生对白局的兴趣,对白局有一定认知程度并且认同白局的艺术价值,这样才能达到保护和传承白局文化的目的。

四、结语

白局作为一种南京本土的方言说唱戏曲,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代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信息载体,有着强烈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是中华音乐的瑰宝,应该受到我们的传承和保护。在多元文化交融和审美多样化的现代社会,白局作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一度濒临灭绝,然而它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尤其是小学教育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小学音乐教育要重视像白局这样的本土音乐文化,坚持音乐文化平等和多元的理念,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从小学生等年青一代抓起,传承和保护民族音乐文化——白局。

[1]管建华.普通学校音乐学科教育学与音乐现象学教育学[J].中国音乐,2006(01).

[2]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J].音乐研究,1994(02).

[3]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J].中国音乐学,198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