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蔓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双龙戏珠》是根据居住在赣江之滨,青山湖畔的青山湖区塘山镇塘山村村民表演的《龙戏珠》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产生、进化、改编提高创作而成的。
龙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史前原始社会,是远古人民寄托美好愿望而崇拜的“图腾”,经过丰富的想象综合多种动物的特征,而创造出龙的形象。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好龙、敬龙、自古以来就有过年玩龙灯的习俗,他们把龙作为吉祥如意的偶像,把龙看成繁荣昌盛的象征。
明末清初年间,在这里生养栖息的塘山村民们,常遭受水灾旱情,民不聊生。村民们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国泰民安、家族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就用油纸扎龙,龙身里面点着灯进行表演。后又改进为板凳龙,按照当地习俗一户人家出一板灯。这个村或这个家族有多少户,这条板凳龙就有多长,每条板凳上扎有三朵莲花,每朵花蕾中插有一支蜡烛。龙头和每节板凳衔接而成进行表演,前面彩旗引路,板凳龙时而走“之”字,时而又走“田”字,鞭炮喧天,灯火通明,象一条巨大的火龙在夜空中飞翔。
到了光绪年间,塘山村村民们又从单一的纸龙和板凳龙发展到布龙和节龙,同时带动了其他民间灯彩艺术的发展,如:狮子灯、蚌灯、采莲船、挑花篮等十几种民间灯彩。
文革期间,塘山村的民间灯彩艺术曾中断了几十年。改革开放以来,青山湖区领导非常关心重视全区民间灯彩艺术发展。1981年恢复民间灯彩艺术以来,更加激起塘山村村民们玩灯耍龙的热情,1985年塘山村传统表演的《龙戏珠》曾在中央电视春节专题节目中向全国人民进行表演,多次参加省、市级举行的各种庆典活动和大型文艺演出,并屡获殊荣。1992年为青山湖区获江西省文化厅命名“灯彩之乡”和2003年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灯彩)作出了重大贡献。虽然全国的民间艺术之乡这块金字牌在青山湖区安家落户,但“继承、引进、发展、提高”始终是发展青山湖民间灯彩艺术的8字方针,灯彩队伍不断壮大,表演水平不断提高。
作为我国珍贵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遗产,龙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本地域历史积淀的思想文化相关联,展示出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魅力。它本身历史悠久,具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文明的转型对传统习俗的改变,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这种变化加剧了青山湖区双龙戏珠原生态形式的衰退,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原生态形式将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机。
现代化、商品化的发展,生存环境的改变对青山湖区双龙戏珠这一原生态民间舞蹈艺术基本内容、相关器具及制品等有较大影响。据相关资料介绍,起初的青山湖区双龙戏珠是由两条九节龙和十六个水族姑娘所组成。舞龙十八人,龙珠二人,水族十六人,幡旗一人。整个节目由表演由“龙出宫”、“双龙戏水”、“双龙戏珠”、“金龙狂舞”、“磨盘龙”、“龙珠擎天”、“青龙甘雨”、“双龙游海”、“龙舟破浪”、“行云插雾”、“龙脱衣”、“蛟龙翻滚”、“龙盘九天”、“龙回宫”等14个主要部分组成。。而现在的青山湖区双龙戏珠表演只有两条九节龙。舞龙十八人,龙珠二人,幡旗一人,并没有水族姑娘。
面对当今时代变迁和强势文化冲击,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和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塘山村人民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改变。加上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社会成员流动性的增强,使得青山湖区双龙戏珠这一民间舞蹈艺术后继乏人。现在的“青山湖区双龙戏珠”正式表演队伍是由湖坊镇进顺村龙舞队(11人)、塘山镇塘山村龙舞队(11人)、湖坊镇长春村锣鼓队(9人)组成。其候补成员不足10人。湖坊镇和塘山镇龙舞队成员年龄多在20至40岁之间,锣鼓队成员年龄则多在60至70岁之间。成员年龄偏大,急需培养更多年轻队员。而这里年轻人长年需要外出打工讨生活,所以训练时间不足,候补队员也明显不足。
(一)纵向传承:龙舞传承是指龙舞传承者通过口传、心授、身体示范传递和发展相关龙舞技艺、感受、经验等。这就需要开展结合实践对传统艺术进行抢救和挖掘,继承和发展的工作。正如1986年成立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领导小组,全国征集各种民间龙舞艺术品20余个,资料300余件,走访老艺人90余名,举办学习班80余次。采取了“继承、引进、发展、提高”的8字方针,使这种传统艺术品味得到升华,艺术感染力不断增强。青山湖区民间灯彩、舞龙队伍建设从1981年刚恢复的6只逐步发展到30多只,表演人员从160人壮大到2000余人分布在青山湖区各乡、镇(场),形成“村村有灯彩、人人爱耍龙”的局面。特别是1992年江西省文化厅命名青山湖区为“灯彩之乡”以来,龙舞队伍更加巩固不断壮大,其表演水平,耍龙技巧随之不断提高。2007年6月和2008年6月,青山湖区双龙戏珠分别被确定为南昌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11月,青山湖区双龙戏珠代表性传承人—塘山村刘传荣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二)社会传承:社会传承主要通过演出、竞赛、出版音响制品等多种途径,利用报刊、影视、网络等媒介,让人们能够更多地接触、欣赏、感受龙舞,提升龙舞的社会知名度。近年来社会传承在龙舞《双龙戏珠》的传承中作用越来越明显,《双龙戏珠》频频应邀到省内外演出,不断走出城乡,为龙舞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2002年,青山湖区塘山镇塘山村龙灯队和湖坊镇进顺村龙灯队联合组织排练了《双龙戏珠》,参加了杭州市举行的“中国杭州狂欢节”,受到杭州人民的热烈欢迎和赞誉;2005年6月12日,塘山镇塘山村和湖坊镇进顺村联合表演的民间灯彩《双龙戏珠》参加了开幕式踩街表演,荣获优秀表演奖;2006年6月10日,塘山镇塘山村和湖坊镇进顺村联合表演的民间灯彩《双龙戏珠》节目参加2006“中国文化遗产日”开幕式表演,荣获优秀表演奖;2007年,组织舞龙《双龙戏珠》代表江西省参加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文化报社组织在江苏海安举行的“龙舞太平”中华经典龙舞全国大赛,在强手如林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2010年2月江西省农民文艺汇演,《双龙戏珠》荣获一等奖;2010年7月《双龙戏珠》赴中国上海世博会江西周开园仪式及踩街表演,受到领导和国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2013年5月,青山湖区作为中国民间艺术(龙舞)之乡,民间舞蹈《青山湖区双龙戏珠》参加中国(常熟)第五届江南民间文化艺术节荣获优秀展演奖(最高奖项)、优秀组织奖(最高奖项);2013年9月青山湖区《双龙戏珠》节目荣获江西省首届农民工才艺展演一等奖;2013年11月,《青山湖区双龙戏珠》受邀参加江西第五届艺术节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活动。
(三)校园传承:传承传统民间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将素质教育与本土民族传统、民族意识教育相结合,学校传承可以扩大传承面。构建方式有:
(1)高校体育和舞蹈学院建立传艺培训:鼓励开办龙舞选项班,将龙舞的传人聘请到学校授课,传艺代徒;
(2)校园生活中加入民俗表演,通过表演文艺节目活跃校园文化生活。龙舞走进大学校园,全部由体育或舞蹈专业大学生组成的新编龙舞,利用学校庆典活动和重大活动为契机,给他们以充分的表演舞台。高校中开展舞龙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传承价值,同时也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团结协作精神的内在要求,更是龙舞民间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承意味着文化的延续,青山湖区龙舞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有赖于传承才得以世代相传、绵延不绝。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遭遇空前危机,需要合理科学地利用遗产资源,不断深化经营遗产理念来保护和传承。
[1]苏雄,曹春宇,曹卫.“人龙舞”的社会文化价值[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
[2]刘爱东.说龙舞[J].民间戏曲,2010.
[3]汪曙强.关于龙舞的文化渊源及文化内涵[J].新作文,2011.
[4]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