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锋
(广东省嘉应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广东汉乐的发展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代表性传统音乐。千百年来,广东汉乐都是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使它得以延续、发展。广东汉剧是来自皮簧合流后的徽戏,以西皮二黄为主声腔,使用中州官话演唱,广东汉剧的来源具有多元性与丰富性。
(一)广东汉乐的历史。从魏晋时代以来,汉民族进行了很多次的南徙[1]。在宋朝灭亡前后,南徙的规模最大。汉族人民迁徙到了粤东、闽西和赣南地区。他们被当地人称为"客家"。客家人的到来,不仅使当地人的习俗发生了变化,也丰富了当地的音乐种类,“中州古调”。1557年《大埔县志》设祭祀礼乐栏目,详细的记载了琴、瑟、钟、磬、笙、箫等乐器,并且附录五首敬神用的“钟、吕”文字的古乐谱。晚清到抗战前这段时期,广东汉乐馆在粤东已经相当普遍。城镇里更是出现了乐社机构。抗日战争以后,由于人民生活比较辛苦,广东汉乐活动减少。
建国后,广东汉乐被国家充分重视,有了很大发展。
1959年,罗九香到西安参加了全国古筝教材会议,罗九香被誉为“南派筝”代表。
1962年,广东汉乐派遣由16名乐手组成的代表队赴广州去参加了首届的“羊城音乐花会”,广东汉乐代表团作了专场演出并且录制了唱片。
1987年,广东省举办了一次音乐演出周,广东汉乐小组被邀请参加了演出。
80年代以后,汉乐得到了新的发展并且出版发售了很多的音乐资料与乐谱资料。
(二)广东汉剧的历史。明末清初的时候,广东已有外省戏班。清乾隆二十四年,外来戏班在羊城建立了外江梨园会馆,独立门户。当时外江班总共有十五班,其中有八个来自湖南,四个是徽班。嘉庆年间,外江班的足迹已步入潮、汕一带。外江班进入粤东后,招收本地人学戏和演出。之后,又进入到梅州一带,客家“中军班”中的艺人参加了外江班。
20世纪20年代后,由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外江戏日渐衰微。抗日期间,粤东皮簧几乎不再奏唱。
1959年成立了广东汉剧团,广东汉剧开始到了提高与发展的新阶段。
1960年以后,在惠州、梅州、韶关等地区先后成立了十几个专业的剧团,此外还有一些业余的剧团。
1966年至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广东汉剧演出团体逐渐减少,至没落。
1973年,重新创办汕头戏曲学校的时候,把汉剧科拨归梅县地区,开设了梅县地区戏曲学校,从此广东汉剧在梅州落户。
1978年,恢复了广东汉剧院建制。
1979年至1982年,剧目生产出现了新局面。在艺术改革、舞蹈设计和武打组合都有了成功的尝试。
1982年广东汉剧团到香港演出,恢复了和国外的文化艺术交流,也恢复了外籍客家人的联系。
2008年,广东汉剧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面。
汉乐、汉剧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风貌。南迁使客家人到了一个新的生存环境,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与习俗都不熟悉,且生活在城市间交界的山区,但是他们却坚持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且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最终是当地人接受了汉乐与汉剧。这彰显了客家人强大的凝聚力。
汉乐、汉剧的音乐价值与社会价值。广东汉乐、汉剧是客家人世世代代传承的艺术,由他们创造,也在他们手中得到了发展。很多学者认为,汉乐蕴含了浓厚的文学知识,具有中国古体诗词的美感。汉剧的文学性更强。很多的文人骚客都为汉剧戏文创作,剧本讲究,台词成对偶句式。
综上所述,广东汉乐、汉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历史上不同时代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人类的创造能力和对社会的认知水平以及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承价值。对我国弘扬民族文化知识,提倡民族音乐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客家人的崇尚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也值得我们学习。
[1]李英.广东汉乐音乐品类特征与曲牌研究[J].中国音乐,2012,03:73-77+162.
[2]刘泽梅.广东汉乐、汉剧文化价值研究[J].音乐创作,2012,0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