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日~4日,由南开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第五届东亚人文学论坛在天津召开。东亚人文学论坛由韩国汉阳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和中国的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轮流举办,其特色在于议题的综合性和前沿性,以此推动东亚各国的人文学术交流。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自然、人与现代化”,二十余位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开幕式上,汉阳大学人文科学大学学长李光哲教授,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院长李成市教授、副院长海老泽衷教授,台湾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徐富昌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沈立岩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戚学民教授分别代表各校致辞。
与会的各国学者通过基调发言、主题发言、点评与讨论等形式,从各自的人文学术领域出发,对论坛主题予以回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在大会的基调发言中,来自中日的两位教授都注意到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文化、地理、历史等诸多方面的紧密联系。早稻田大学河野贵美子教授的大会基调发言题目是《日中“语”“文”世界中的自然与人》。她指出,古代日本受中国文学影响,注意到人与自然间的种种微妙关系,由此促发了文学作品的生成。例如白居易的诗歌,尤其是《长恨歌》对于古代日本文学影响深远,古代日本人通过学习吸收白居易与自然描写相关的语言表达,进而根据白居易的表达方式来构筑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学表达和文学性形象。河野贵美子教授还通过对中日古代的幼学书、类书、辞书以及文学理论书的分析讨论,探讨自古以来,人们把握学习词藻、文章、诗篇等内容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日本的语言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问题。南开大学历史系王利华教授的基调发言《中国与周边世界的历史生态关联》极具历史人文关怀,他指出,以往的东亚研究采取的是“自然环境变迁”的学术思路,较少关注东亚各国之间具有怎样的历史环境关联,曾经享有哪些共同的生态思想、环境意识,这些思想意识又是如何影响东亚世界的哲学、文学、审美和情感等问题。他从人种迁移、物种传播两种具有典型性和直观性的生态关联入手,讨论了中国与东亚各国在历史生态方面的紧密联系。正是这些密切的生态关联,使得东亚在对待大自然、生物物种和地理景观等方面也具有共同的哲学观念、审美意识和精神情感;在民俗文化方面,东亚人民也具有许多共同的生态意识和自然观念。而从历史生态角度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对于今天建立、巩固东亚地区的和平、合作、繁荣、稳定、发展的秩序,仍然具有重要启示。
在随后举行的主题发言中,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蔡瑜以谢朓风景诗为研究对象,宣读了题为《中国风景诗的形塑──以南朝谢朓诗为核心的探讨》的论文。在中国文化中,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很早就受到角度多元的关注,文学与大自然相涉的历史也极悠长,仅以诗歌范畴为例,即已积累了可观的成果。“风景”是一个出于“自然”又有别于“自然”的语词,它具有鲜明的现代性格,与艺术类型如诗歌、绘画的关系更深。蔡瑜教授通过对南朝齐代诗人谢朓诗作的分析,并结合“风景”古今语义的嬗变,论析中国“风景诗”成立的特殊条件与性质。她从“望的美学”、“框限与布置”、“风景的韵律”三个方面,说明中国风景诗既呈现出一个可大可小的景致,同时也是风与光的融汇,而谢朓已为中国文学形塑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风景诗”,与身为中国山水诗人之祖的谢灵运,分別体现出诗人感知自然的两种不同类型,拓展出不同的诗歌美学典范。
韩国汉阳大学教授李英石(Y o u n g S u c k R h e e)同样选取诗歌题材,在比较文学的视野内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他的论文《人与自然:叶芝、K i mS o w o l和K i mJ o n g g i l》,列举三位诗人作品呈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借此讨论中西方诗人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K i mS o w o l和K i mJ o n g g i l两位韩国诗人描写的自然风物都是独立自足的,而非作为装饰性物件出现在诗歌中。因此,他们的诗歌表现出与叶芝极大的不同,后者诗歌里的自然风物并不处于主导地位,而是服务于整首诗歌结构的。在两位韩国诗人的作品里,人不是外在的观察者,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于诗歌文本中,呈现出东方自然审美的倾向。
皮特·马修(P e t e r M a t h e w s)教授注意到人类与自然的扭曲关系一直是拜厄特小说关注的焦点。他的论文《拜厄特〈丁香蝴蝶〉中的伦理与自然》探讨了人类面对自然的功利而复杂的态度。道德重新塑造了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尤其是重建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人类存有一种偏见,当自然使我们感到愉悦的时候,我们将自身看成自然的一部分,而当自然与我们的需求对立时,我们则将自身从自然中排除。拜厄特的小说体现了对人类与自然分裂关系的反思。
关于“人与自然”的命题,更有与会者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角度予以阐发。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佐藤将之发表论文《统贯宇宙、自然、人的原理:〈吕氏春秋〉的“理”与“理义”概念探析》。他指出,《吕氏春秋》的思想体系中,“理”和“理义”概念居于其核心地位。他指出,“理”的思想特质可以在四种阐述方式中观察得到:第一,“忠孝”、“学”、“教”等概念或主张,都被视为实现“理”的方法。第二,“理”和“理义”成为段落、篇章等文本层次的主题。第三,无论是国君还是士人,《吕氏春秋》的作者均要求其实践“理”和“理义”。第四,《吕氏春秋》的作者按照“理”和“理义”的实现程度,来评估某个王朝、时代或某种社会之好坏。总之,对于《吕氏春秋》作者而言,“理义”是普遍原则,自然可以统贯原本分属不同来源的思想主张。据此,《吕氏春秋》的主导整体思想呈现了双层结构:《吕氏春秋》搜集各家思想之际,吕不韦本人指示以“黄学”为主整合各家思想;其编辑则以“理”和“理义”贯通其整体论述的部分。总之,《吕氏春秋》藉由“黄学”和“理义”概念之双层结构的建立,使“理”和“理义”的价值超越吕不韦所向往的黄帝的治世,提供了未来统一天下的帝王所要努力的蓝图:在人世实现“天—地—人”统贯的秩序准则。
“人和自然”的“现代化”也是与会学者关注的核心问题。城市化是现代化的趋势,势必带来乡村与城市的矛盾;城市主题的呈现、城市与乡村的复杂关系作为“人和自然”的现代命题在文学艺术上多有表现。这些在会议上都得到了较充分讨论。南开大学文学院卢桢博士认为,在中国新诗的写作经验中,城市与乡村在思维模式上并非对立,正是在城市经验对传统乡野经验的冲击与置换中,现代中国诗歌的抒情主体获得了独立的观物方式。他以《中国新诗中的“城”与“乡”》为题,指出,在诗歌对城市的抒写中,“乡土/田园”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对大多拥有“由乡入城”身体迁徙体验的现代诗人而言,它成为诗人寻找自我身份、逃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在城市文化占据主流的时代,“乡土/田园”不再蕴涵具体的地理信息,它虚化成为充当城市反向经验的情感空间,并演绎出城市的诗性结构,由此,“城乡边缘人”也具备了统摄两种文化视野的诗学高度。由文化发展脉络而观,城乡文化既非连续体,也非单纯澄明的并列关系,“文学中的乡村”构建了一种从“城市之外”阅读城市的审美模式,它从一个特殊的层面对城市做出摹写与判断。这种审美模式可以帮助诗人建立起相对开阔的文化视野。
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教授蔡秀枝采用格雷马斯等的叙事符号学视角阐释小说文本,探讨自然与城市性的辩证关系,她的发言题为《〈伤心咖啡店之歌〉里自然与城市性的转化之舞》。《伤心咖啡店之歌》是台湾当代女作家朱少麟1996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说,藉由女主角马蒂这位三十多岁的失婚妇女的经验,结合了马蒂在伤心咖啡店遇到的一群知识分子好友的城市观察与生活经验,融合成故事前半段的城市故事与人生起伏;再以马蒂独自跑到马达加斯加岛去寻求梦寐以求的自由滋味与人生意义为起点,在小说的后半部把马蒂在马达加斯加的自由之旅当作现代性与自然间不断转化生成的寓言。在这样的故事叙事与寓言表达的夹杂之间,台北人对于都市现代化限制与压迫人性的不满,转为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与批评。而对人生意义的重新追求,将由马蒂的马达加斯加之旅来完成。城市与自然在这本小说里,不断以各种形式在叙事事件中反复出现,形成小说里各个人物的生活风格与哲学思维讨论下的象征符号,作者由此刻意加强与反复重申自然与城市性的辩证关系,而马蒂的探险之旅最终成就了其个人存在意义的追求与再生成,也同时以生命见证了死生转换、自然与城市性交互辩证与转化的可能。
汉阳大学教授尹诚浩的论文《当我们思考所知的郊区生活时,我们究竟了解什么:战后美国郊区生活》关注的议题是美国郊区生活在现代化的影响下发生的巨大变迁。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人类往往对周遭事物的变化熟视无睹,重新反思与看待这一现象,对我们自身的生活有着深刻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对城市与自然的解读日益多元。台湾大学李纪舍教授的论文《从文化政治的角度审视城市:约翰·罗斯金〈威尼斯的石头〉》揭示了罗斯金双重性的城市的解读:从当代符号学层面上,城市是文本性的、易读的和具有交流性的;同时,建筑物又使得城市环境遭到破坏,使其变得异质多样,难以捉摸。早稻田大学副教授真边将之在发言中探讨了日本近现代以来城市人对动物态度的变化,以鲸、马、狗等日本社会具有代表性的动物种类为例,指出人对动物态度的变化与主体思想观念的变化密不可分,更与日本历史文化的变迁息息相关。早稻田大学岛崎尚子教授关注的则是日本石炭产业的盛衰,借此来探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相关重要问题也在会议上得到广泛、深入的讨论。自由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概念,它被中国现代学者接受与演变的历史就受到与会者的关注。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戚学民的《为自由正名:严复〈政治讲义〉“政界自由”解义》讨论了“政界自由”在严复政治思想中具有的重要意义。严氏采用“政界自由”名义在两方面为自由“正名”:第一,以“政界自由”为自己的自由观念正名。《政治自由》延续了作者对自由思想的一贯认同和支持,同时这也是严复自由思想的深化。从“国群自由”到“政界自由”,严复对自由的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他选择了“政界自由”作为自由的代表观念,以此区别于当时流行的“政治自由”,展示了“科学”的方法和精神,体现了其一贯的“科学救国”思路。而其自由思想随着“政界自由”的阐述,在内涵上进一步深化,在外延上更加全面。第二,严复以“政界自由”驳正时论中的“自由”。严复对当时流行的自由观念,特别是转输自日本的“自由”观念进行了商榷,对立宪派和革命派均进行了批评。
早稻田大学教授千野拓政发表了题为《从动员的方式看现当代文化》的论文,关注了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导致文学艺术的表达出现深刻的变化。现代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文学、美术、影像艺术、动漫等被视为动员大众的装置。现代文化出现的时候,这种动员方式可以叫做“剧场”型动员,如听众去剧场看戏剧,观众去美术馆看展览等。文学则借助印刷技术的发展,通过传媒出版为读者提供大量作品,从而产生影响。到了20世纪,随着传媒和复制技术的发展,文化上的动员方式发展成“生产—消费—再生产”连锁的环流体系。也就是说,作者把自己的观念或理想灌注在作品中,通过大众传媒转达给受众,继而根据受到受众的反应再生产新的作品。因此,在大众传媒的时代,作者思想观念的优劣高下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意识形态无论多么不同,在环流体系的功能上没有区别,重要的问题是作品能否强有力地感染接受者。这种文化上的环流体系,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某种成熟的状态。当时的宣传画和小学语言教科书,都被用来从文化上动员大众,形成“总体战体制”下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特征是把一个国家或社会所有的资源(物资和精神、政治和经济、科技和军事、文化和思想等都包括在内)全部投入于战争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一元价值观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最大程度地追求并实现传达效率。这种“总体战体制”的文化,一直持续到冷战结束,并依旧持续地对当下的社会产生影响。重新审视和反思“总体战体制”下的文化,对于解决目前经济、政治等社会问题很有意义。
现代化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瓦解甚至摧毁了人类最初观照事物的珍贵方式。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高迎进教授从艺术的角度对当代文明进行反思,以他主持的德国小镇艺术项目“拓树”为线索,发表了题目为《“造物”与“观物”——一个艺术项目引发的话题》的演讲。他指出,人类文明的智慧通常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造物”的智慧,二是“观物”的智慧。前者表现为科学的思维活动,后者则表现为哲学和艺术。“造物”的智慧引领我们去创造,而“观物”的智慧带我们思考创造什么和为什么而创造。当这两方面的智慧完美结合、相互平衡的时候,我们就会得到美好的事物。人类艺术产生于对周遭世界的观察,即“观物”,继而才有对人类精神和心灵的探索。但从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发展使得“造物”愈发简单,社会发展速度之快,以致人们几乎来不及思考这种飞速的“造物”对自身生活的影响。“拓树”项目中的“拓印”就是帮助我们捕捉那些变化的痕迹,并以此将我们从“造物”的疯狂中带回到“观物”的境界中来。
会议的其他发言也都拓展了对于“人、自然和现代化”的思考。台湾大学的沈晓茵教授发表论文《冬暖窗外有阿郎:台湾国语片的文艺与写实》,透过三部台湾国语片的文艺与写实,讨论三种电影情怀。《冬暖》、《再见阿郎》、《窗外》分別是李翰祥、白景瑞、宋存寿在1967年、1970年、1973年的作品,被认为是这三位导演电影生涯中的经典之作。它们分別改編自罗兰的同名短篇、陈映真的《将军族》和琼瑶的同名长篇处女作。李翰祥在《冬暖》中,以通俗剧的技法传达了他的离散心境。白景瑞在《再见阿郎》中,从阿郎拼命劳动的影像呈现中,表现了他的写实情怀。宋存寿在《窗外》——一部至今仍旧没有在台湾公开商业上映的电影中,表现了他独特的写实风格,以朴素的风貌陈述了偏向禁忌的恋情。这些影片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思考台湾电影“黄金七o年代”的经验。南开大学文学院林晨博士的《晚清文学战争书写中冷兵器神话的破灭》,关注到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中与英雄人物相伴的冷兵器意象,在晚清文学的对外战争书写中仍不绝如缕。这些意象在中国文学中有深厚的意蕴,既彰显着绝世的英勇、神秘的武功,也往往代表着堪与日月同辉的忠义伦理。这种刀剑神话表征着士人作者对战败的反思并未完全跳出传统的本土框架,传统的武艺、闪光的刀剑仍能在作者的热情铺展和读者津津乐道之间维系着对忠义伦理的信念。可是此种模式在晚清作者对1900年“庚子事变”的叙述中销声匿迹,作者们已不再相信这曾经最具权威的神话,而是报之以无情的揶揄。对“庚子事变”的转折意义不可尽以军事创败观之,其中深意更在于,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奇变”,耗尽了晚清国人心中虽屡遭创败但仍勉强残存的传统信念、想象资源和心理能量。“高僧”持青龙刀骑赤兔马倒在炮火中之时,也正是人心幻灭之刻。中国传统的冷兵器神话背后是一整套中华文化的意识形态——民族的尊严和自信,忠奸之判、华夷之辨,都可以从中体现。新旧之间的断裂与转折,从神话破灭的纹理中,亦可见微知著。1900年“庚子事变”以后,在清朝最后的十年里,科幻小说却一时大盛,其战争书写充满了现代科学的意象。一种新的神话渐渐兴起。神话书写的背后,蕴含着中国人选择国家变革路径时新的理路。
会议期间,韩国汉阳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台湾大学的学院领导召开工作会议,讨论东亚人文学论坛的持续发展等问题。各位代表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里论坛的价值与意义,讨论了亚洲人文学科的发展趋势与生存困境,明确了论坛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努力寻求各种合作交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