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运桥
军旅诗词是中华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抒发了每个时代的最强音。它往往以战争、边塞、征戍、军旅生活、军人情感、军旅事物、军旅人物等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一种风格独具的诗歌类别。军旅诗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华诗词的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中都有一定篇目是表现军旅内容的。当代军旅诗词如何创新,如何繁荣,如何为强军梦服务,向历代优秀的军旅诗词学习和借鉴是必要途径,传承是根基,发展是枝干,创新是花叶。
当代长安画派大师石鲁曾道:“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这正是当代军旅诗词发展和创新的方法。“一手伸向传统”,是要求我们去发掘,去鉴别,去学习,去提高,达到对于前人成就的真正继承,以便走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好比攀登,前人的成就像一部梯子,后来者总要努力站到前人的肩膀上才会进步。生活,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任何人都不能离开他的时代而存在。生活中不是缺少激情,关键是缺少善于发现真、善、美的一颗心。传统也是生活,但那是过去的生活。历史是一面镜子,所以必须向传统学习,不能停留在过去,所以必须抒写当代。“不薄今人爱古人。”央视《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所唱:“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古人虽然远去,但历史的天空永远回响着英雄的呐喊。
《诗经》中的军旅诗并不注重战争的渲染,而是以战争场面作为背景,表现主人公在战争中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如《王风·扬之水》主要反映军人屯戍不得归的幽怨情怀,此诗和《邺风·击鼓》被后世称为征戍诗之祖。尤其《秦风·无衣》,朱熹《诗集传》道:“秦俗强悍,乐于战斗……足以相死如此。”后来秦一统六国,从这首诗可窥端倪。其诗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挚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的《国殇》是中华军旅诗词中第一首有明确作者的诗:这首诗表达了慷慨悲壮之气和屈原“虽九死犹无悔”的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是军旅诗词史上的杰作,对历代诗人影响深远。学者李桂生认为:“《国殇》反映了战国末期的战争情况,是楚辞中唯一描述战争的作品,是一篇重要的兵学文献。”当代军旅诗词的发展和研究,绕不开这首开个人创作军旅诗先河的《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让人感受到了将士生死与之的爱国情怀,激起的是对生命价值和国家命运的思考,楚人爱国尚武的民族精神和信鬼好巫的风尚,以及战国末期诸侯纷争的现实在《国殇》中都得到了真实体现。《国殇》发出了慷慨壮士之音,“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在诗中诗人进一步将自己对生命价值的体验通过诗表现出来,死亡不仅是维护人格操守的手段,也是对有限生命的超越,闪烁着永恒的道德价值和人文光辉。诗人以楚军阵亡将士的魂魄表达了至死不屈的勇者无惧精神,赞扬了楚国将士虽死犹生的人生价值观。
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诗通过描写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建安风骨的光芒。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代出自蓟北门行》是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此诗通过边庭紧急战事和边境恶劣环境的渲染,突出表现了壮士从军卫国、英勇赴难的壮志和激情。在表现壮士赴敌投躯的忠良气节时,穿插胡地风物奇观的描写,是南北朝时期罕见的接触边塞生活的名篇。杜甫《春日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足见鲍参军对李杜的影响。“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鲍照墓在湖北黄梅县城,今年清明前夕,为了表达我们后辈对诗人的敬仰,我组织了几位诗友驱车前往祭奠,一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之慨。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的背景是国亡家破的惨痛血泪。诗虽短,绝非一蹴而就,而是经时代的苦酒酿造,妙手偶得之。诗人呼唤英雄,然而那个时代缺少力挽狂澜的人物,只落得“凄凄惨惨戚戚”的境地。诗表现了人格的挺立,再现了屈子精魂,表达了一种所向无惧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这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变色。诗人鞭挞了南宋投降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凛。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不愧为军旅诗中的战斗进行曲。
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为了挽救国家,不惜献身的壮烈情怀。“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汗青”是指历史典籍。古时在未有纸的发明之前,要记录军国大事,便只能刻写在竹简之上。但必须先用火把竹简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这样才方便刻写,并可防虫蛀。后人据此引申,把记载历史的典籍统称为“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所言:“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作为新中国的军警,一颗“丹心”当然时刻准备着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惜挥洒和奉献自己的鲜血与生命。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掷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
陈毅《梅岭三章》:“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一)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梅岭三章》是1936年冬天中国共产党人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写下的三首诗。陈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
于右任《国殇》:“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海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这首诗发表于1964年。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非常渴望叶落归根,但终未能如愿。1962年1月12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写下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大陆》(又名《国殇》)。这是他眷恋大陆家乡所写的哀歌,其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阅读此诗,给人一种悲怆深沉、爱国情真的感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先生久居台湾,不能回归桑梓,但是海峡波涛却隔不断、阻不断他望大陆、念故乡、思亲人的深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正是这真挚强烈的情感和刻骨铭心的思念,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引起读者感情与思想上的共鸣。诗的最后一节开头两句借用了北朝民歌《敕乐歌》里的两句话,采用叠字,状物形象而生动!最后两句“山之上,有国殇!”语意双关而寓意丰富。《国殇》出自屈原楚辞《九歌》。《九歌》是屈原流放途中模仿楚国南方的祭歌而创作的一组诗篇,《国殇》是其中一首,是追悼将士的挽歌,所谓“殇”,《小尔雅》说:“无主之鬼之为殇。”诗人巧借“国殇”,抒写自己死后不能葬在大陆,不能魂归故里的遗憾。
综上所述,当屈原《国殇》成了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爱国精神的象征以后,历代诗人都怀着无比崇敬与热爱之情将其传承下来,不仅在诗的创作手法上借鉴了《国殇》,更重要的是继承、发扬了《国殇》所弘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从他们作品中,充分看出他们都为屈原的《国殇》而感动,足见《国殇》影响之深。“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用这两句诗来说明传统和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湖水之所以总是清澈见底,是因为不断地有新的水灌注。我们从这首诗中可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成语“源头活水”来自此诗。纵观一部中华军旅诗词史,就是一部不断继承、发展、创新的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