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穗宗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产业也在不断更新进步,人们对科技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的普及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因此,国家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由于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使用的范围逐渐广泛,使得各行业职员都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这也就导致专业计算机人才丧失了其优势,当今的新形势还需要技校中计算机专业人才慢慢适应。本文针对技工学校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做出了课题探讨,希望对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课题探讨
科技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越来越高的追求,然而推动科技发展的不仅仅是其研发人员,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的维护与推动。由于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促使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计算机专业成为各大院校的热门专业。市场上专业人才的飞速增长使人们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校该如何培养高质量计算机专业人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1 我国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
1.1 单一的专业技能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还需要了解熟知其他专业技能,而计算机专业人才就缺乏这方面的培养,学校对学生除专业知识外所涉及的其他领域几乎没有。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具有熟练掌握自身专业的优势,而且学校还会另设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提高非专业学生的另一项技能,这样,非此专业的学生优势远远大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专业学生单一的专业技能在这个多样的现代化社会早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1.2 专业课程一成不变,授课方式落后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然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十年如一日,老师的授课方法仍旧是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学生严重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致使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没有积极主动创新的意识,对专业技能只停留在课本的理论知识中,很难快速胜任现有的工作。
1.3 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难以结合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技校注重培养专业人才,人才的培养促就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从而加深各专业的内涵。学校与企业共同设置对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开设相应课程,再由学校选拔人才进入企业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国企业对一般计算机人员的需求量较小,只有少量的学生能被分配到企业实习,并且繁重工作量与任务量让刚刚步入社会的应届学生难以承受。
1.4 专业性太强而导致综合素质的缺乏
绝大多数的IT精英无时无刻不是面对计算机的,他们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特别是学生在学校接触不到一些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项目,因此他们缺乏团队合作的意识,从而导致多数人比较自我封闭,而当他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后,会因为综合素质过低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很多的阻碍,这是不利于他们就业以及今后长期发展趋势的。
2 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2.1 巩固专业课程,增设其他新课程
技校课程的开设是否合理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开办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是决定培养人才质量的关键。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开设应该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步,共同适应社会的发展。此外,技校应及时更新旧课程,开设专业新课程,用新的教学模式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鼓励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新知识,敢于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具备“一专多能”的特点,也就是需要专业人才在精通自己专业的同时,还应具备其他非本专业的能力。因此,技校在开设计算机理论专业课程的同时还可增加一些实践操作的课程,例如计算机的拆装等。另外,还可开设一些财经专业的课程,毕竟这类课程在社会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2 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人才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比较超前的现代化专业,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动手,多动脑,以及多探讨,在实践过程中主动学习,积累经验,所以传统的以老师理论授课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应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创新模式。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钻研,在短时间内讲授完相关的理论知识后,布置一些有创新意义的课题,让学生在课后结合书本和实践经验一起探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采用现代教学的特点,以多媒体代替传统的认为授课来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增设选修课,发掘学生各方面潜能
一般喜欢计算机软件的同学,都会对广告设计,Flash动画设计感兴趣,可是大多数技校很少开设这类课程,例如,Flash在计算机中的应用。Photoshop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因此,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应开设这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在学习的乐趣中发掘自己的潜能,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扩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2.4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IT工作者在大多数用人单位眼中都存在综合素质的问题,学习成绩并非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个人的沟通交流能力,职业道德的责任心,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是他们考察一个应聘者的标准。然而,许多IT精英因为这些方面能力的欠缺而丢失了工作机会。因此,技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才能更好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2.5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比赛
学校或班级可以经常举办各种网络设计大赛、广告动画设计大赛等。此外,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面向全世界高校学生的软件设计大赛,例如,ACM编程大赛、IBM编程大赛、Google编程等,让学生真正与高端计算机水平接轨。通过这样的竞赛,学生在比赛中接收的知识远远多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队友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2.6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是教育家梅贻琦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是否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面对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老师的教学知识也要不断更新,只有这样,学生接收到的知识才是最新的。
2.6.1学校安排老师外出进修。由于计算机专业有着更新换代快的特点,教师需要通过进修的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然后把最新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让即便身处校内的学生也能了解最新的计算机发展信息。
2.6.2鼓励教师发展产业。学校应大力支持教师结合专业发展商业和产业,鼓励教师把产业和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习效率。
2.6.3多参加学术交流,与学生分享心得体会。教师之间应多进行一些本专业的学术交流,结合相关探讨做一份报告,课堂上再与学生探讨,分享各自的新的与体会。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这就意味着计算机仍在不断更新换代,以此我们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革新,技校作为专业的培训技术职能的学校,更应该在课程设置上贴近就业的要求,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翠华.职专《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轻工科技,2013.
[2]杨琳.浅谈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革新[J].企业技术开发,2013.
[3]梁春华,王建虹.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改进与探索[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