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朝晖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现有的动机削弱研究理论和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考察学生学习动机削弱的因素,同时以相互听课的方式,实事求是的指出了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了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种教学手段改革。
关键字:高职英语学习;学习动机;教学手段改革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较为熟练地掌握英语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职院校的学生正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但高职生的英语水平却普遍不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其成绩差的原因很多,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动机是人类行为的内在推动力。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在语言学习领域中的动机一词,指的是达到语言学习目标的愿望和努力的结合(Gardner,1985)。在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研究中,很多学者都对学习动机做过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主要聚焦于探讨积极因素对动机的促进作用。然而对于动机减退的内部与外部原因却鲜有涉猎。
本研究从消极因素的角度出发,探讨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削弱现象;从学习动机理论出发,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为依据,拟剖析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现状,并以相互听课的方式查找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针对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在外语学习和教学研究领域,许多语言学专家认为在影响外语学习的诸多非认知因素:兴趣、动机、性格、态度、习惯、情感以及集体与社会因素。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学习动机。语言学家雅克博维次认为,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中,动机占到30%以上。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这些主要都是在本科院校进行的。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2 项目的总体建设目标
本项目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分析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从学习动机理论出发,以实际调查和研究结果为依据,剖析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现状。并以相互听课和互评交流的方式查找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正确英语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现状的调查和研究
3.1 调查的主体
本次调查主体为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2011级经济管理系、外国语系的270名学生,涉及三个专业,六个班级。
3.2 调研的方法和形式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
问卷参考国内外学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内容,结合本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涉及学习动机、态度、方法等共31个问题。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由任课教师分班随堂向学生发放。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70份。
访谈则根据问卷拟就了六个访谈提纲,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50名学生进行座谈。
3.3 调研成果
(1) 外语学习动机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使自己找工作时更具竞争力,这些学习英语的动机都属于“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即把学英语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不可否认,这种学习动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满足感,一旦目的达到了,便有可能放弃英语学习。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对英语语言和文化感兴趣、还有学唱英文歌曲,听英语广播而主动学习的。这虽然算不上“融入型动机” (integrative motivation),但由于他们对英语文化“内在兴趣”的认知成份较多,体现出了很强的“文化性动机”。需要指出的是出国学习或工作的动机(5.56%)中既有工具性的成分,也有文化性的成分,因为存在着出国体验文化因素的可能性。
(2)英语学习兴趣
通过访谈显示,有91.85%的学生喜欢英语,因为他们想了解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欧美风情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英语是全球通用的语言,英语有助于找一份好工作。47.78%的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主要原因是怕背单词和学习效果不理想,绝大多数学生都感到英语学习效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缺乏兴趣使得学习效果差,效果差反过来又影响了学习兴趣。
(3)英语学习策略
“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只有不好的学习方法”,高效学习的秘诀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确了,学习效果就会明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甚至根本不去找,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学习效果总是低于期望的原因之一。
学生自主学习是高职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学好一门语言,以课内课外的时间比1:2这个最基本的比例而言。绝大多数学生远未达到这一比例。这也就需要当代高职生提高其自律,自学能力。
4 外语教师的教学调查和研究
针对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本项目通过相互讨论和教学实践,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适应社会的需要。
4.1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1)转变教师角色 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既是一个编剧,又是一个演员,同时又是一个导演,教师作为编剧,在课前要编好自己的剧本,课堂上,教师不但要演好自己的戏,还要指导学生演好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清晰的教学思路 在相互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的老师上课思路不太清晰,致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原有的热情也渐渐消失。久而久之,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3)丰富的教学内容 没有精彩内容的课堂就像失去灵魂的戏剧。教师的上课内容不要局限于课本,甚至完全可以摈弃课本,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讨论;介绍一些经典的或者最近上映的口碑较好的英文原版影视剧;分析一些西方名著等,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对“英美”文化产生兴趣。
(4)形式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 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模式,而要组织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例如,小组讨论、学生上课、模拟演练、微型话剧、思维游戏、小课题研究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融入英语学习中来。
(5)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丰富多彩的参与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以下教学方法效果较明显:互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分层教学法、小组辩论、模拟演练、思维游戏、小课题研究、课外实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学生上课法。互动教学法可以达到师生交流的目的,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分层教学可以解决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而课外实练可以巩固英语教学,体现英语的实用性。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小组讨论法可以改变课堂中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从而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英语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语言学习,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则无法顺利进行。
(6)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除了传统的教学硬件外,教师可采用投影仪、大屏幕高清电视机、多媒体计算机及大量的教学录像、学生手机自拍的数字高清视频(例如学生自己表演的微电影,微话剧,MTV)等课件来优化课堂,以便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4.2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
求知欲是学生渴求知识的原动力,是学生自我鞭策的推动器,是学生通向成功的催化剂。课堂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的重要平台,教师应该具体表现如下:
(1)建立融洽课堂氛围,创设舒适语言环境 斯特维克(Stevick)认为:“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有助于他们集中精力,增强信心,勇于参与,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
(2)实施情感教育,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在探讨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注重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激发其内在动机,唤醒其求知欲。
(3)强化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校园广播、校园网等的作用,强化实践环节;举办英语角、口语大赛、辩论赛、英语晚会,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大赛、英语讲座等,并邀请外籍教师参与,全方位培养校内语言交流环境,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4)发挥努力归因作用,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无论考试结果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使学生有更强烈的内心感受。当学生倾向于作努力归因时,取得成功时会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并会鼓励自己继续努力;遭遇挫折时会认为是自己没努力或努力不够,只要今后努力,也会获得成功。因此帮助学生把挫折归因于自身努力程度不够,会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5)提供成功机会,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要使学生保持长久的英语学习动机,最重要的在于让学生及时看到学习成果,从而产生成就感,进一步强化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应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一旦尝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动机就能获得强化,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6)完善评价机制,深化内在学习动机 赫洛克(Hurlock, E. B. 1925)的实验表明: 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高于批评;但批评又比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的效果要好。把表扬和批评有机结合,适当地应用,表扬时指出还存在的不足与缺点,批评时肯定学生的优点与进步。同时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内在学习动机。
4.3 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从访谈中得知,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一直困扰着很多学生,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阶段、学习状况和学习心理,为学生提供一些阶段性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创造新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认知策略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
Habit is second nature.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一个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就会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学习英语的动机,增强学习英语的毅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反之,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不仅会削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还会影响学习效果,有些学生会因此变得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不求上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5 小结
综上所述,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只要教师有效地利用上述策略(好奇心-兴趣-求知欲-动机-方法-习惯-效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就有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取得良好学习成绩,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加德纳著. 译者:霍力岩房阳洋.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2]Stevick Earl. Teaching and Learning Languag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