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生”的转化策略探究

2014-08-14 15:58庆海玉
教师·中 2014年7期
关键词:问题生转化探究

庆海玉

摘要:“问题生”的转化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来说是个恒久而艰巨的任务。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转化他们,一定要有与时俱进的策略。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拟从四个方面来对“问题生”的转化进行探索。

关键词:“问题生”;转化;策略;探究

但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定会接触各种类型的学生,有优秀的,有一般的,当然也少不了“问题生”。如何做好“问题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需要教师们探索的恒久课题。无论什么样的“问题生”,他们对班风、校风建设以及周围的人和事,都或多或少会产生消极影响。正因为如此,教育转化他们对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古今中外教育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问题生”并非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只是“雕”“教”他们需要更加高明的“技法”。如果教师能因人而异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不仅可以消除其身上的“问题”,让他们健康成长,而且还可以利用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对周围的人和事形成积极的影响,推动班风校风的建设,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这里笔者不揣浅陋,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与体会,从四个方面做点探索,以期专家的指正和同仁的鉴阅与交流。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增强“问题生”转化工作的自觉性在新的教育条件下,为人师者一定要改变把“问题生”当另类的惯性思维与做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生”,坚信世上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工作中主动接近“问题生”,时刻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无时无刻感觉到老师在关心自己,时刻准备着帮助自己。在此基础上,再用真诚的爱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苦衷,采纳他们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用保护式关注和人性化关怀,拉近他们与教师的感情,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而循其行。

二、查询“问题生”出问题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据笔者多年的经验,“问题生”出现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智力低下。这类学生各方面逊人一等,并非不努力,而是力不从心,他们一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待他们,教师的教育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辞。

二是内驱力不强。这类学生一般干啥都缺乏积极的态度和动机,得过且过,思想松懈,不求上进。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他们认识积极向上和奋发有为的价值和作用,激活其进取心,培养其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是心理受挫。这部分学生由于在学习或其他方面受到一些小挫折,导致干什么事情都热情减退。对此,教师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教育他们敢于正视挫折,并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耐挫力,锻炼他们承受打击的韧性。

四是缺少关爱。这些学生在家里要么经常挨训挨揍,和家长是猫鼠关系,存在代沟;要么父母离异缺吃少穿,少调失教,没有家庭温暖。作为教师,要帮助家长对子女进行民主管理,建立平等和谐的融洽关系;还要敦促离异的父母多尽抚养义务,尽量创造一些家庭温暖;更要在班上有意给他们“受冷”的心灵上播撒温暖的阳光,让他们在温暖的关怀中逐渐消除逆反情绪。

五是精神颓废。这些学生因受色情、凶杀、暴力等不良诱惑的影响,精神萎靡,心态阴暗,行为出轨,言谈低俗。对此,教师尤其要下大力气,联合各方面的力量,采取措施,标本兼治,在破除他们思想走邪的外部环境的同时,设法净化他们的心灵,促其心性步入正轨。

三、知人善任,多加鼓励经验告诉我们,有些“问题生”往往在学生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而且这类学生身心发展各有其特点,尤其在智力才能方面各有其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应灵活大胆地对他们委以适当的“职务”,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价值感,从而对自己进行重新认识,在思想、性格、意志、毅力上朝着好的方向转变。

四、持之以恒,抓好反复学生改掉缺点与错误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会旧病复发,出现反弹。这就决定了“问题生”转化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对此,教师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坚定转化工作的信心、决心与恒心,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反弹,采取细致、深入、具体的措施,力求三管齐下:既设法消除错误的内部观念,又努力剔除外部诱因的影响;增强他们拒诱防扰的能力与自我控制的能力;实现内外因双重力量作用下的弃邪从正。

总之,只要我们观念正确、认识到位,因人而异、措施得力,以生为本、严爱有度,持之以恒、善始善终,“问题生”的转化就会取得成效。

猜你喜欢
问题生转化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德育之花让“问题生”转变为“希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