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空间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2014-08-13 14:12:41邹秀珍
考试周刊 2014年43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器械幼儿园

邹秀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将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幼儿园工作的首位,由此可见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我园受园所设计、硬件设施等多方面的制约,实际可利用户外空间面积相对较少,低于省示范性幼儿园所规定的“户外幼儿活动场地生均6平方米以上”,在体育活动开展方面有着诸多的局限性。如何在场地先天不足、运动空间受限制的情况下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和运动量,需要教师组织体育活动的时候“精打细算”,充分考虑体育运动中环境、材料、玩法、互动等方面的因素,保证幼儿有充足的运动时间和良好的运动效果。

一、突出两个意识

1.安全意识。

小空间幼儿园的空间不足,运动场地比较狭小,幼儿人数相对密集造成体育活动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教师在组织户外体育活动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包括场地的安全、材料的安全及运动中的安全教育。如大动作的练习场地是否比较开阔,无遮挡物;平衡性、协调性的体育游戏是否关注防护措施;力量和耐力的活动中幼儿的安全自保意识如何形成等。

2.运动意识。

正是幼儿园的运动空间比较狭小,教师更需要树立强烈的运动意识,让运动无处不在。幼儿园里的许多设施都可以让幼儿充分动起来,如幼儿上楼梯时,两个台阶一步练习大跨步走;下楼梯时,鼓励幼儿大胆跳一跳最后两三层台阶,锻炼下肢力量;餐后散步,带着孩子走一走小区内绿化带的路沿,发展平衡能力;院子里的晾衣杆上,引导幼儿学习小猴攀爬,练习双手悬吊……

教师的运动意识还应体现在体育活动组织中,不能仅考虑体育活动的趣味,更应关注活动是否有效促进幼儿身体基本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的发展;考虑如何在小空间、小范围内引导幼儿重复高效地进行体育锻炼,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让幼儿多跑、多跳、多爬,充分满足他们运动量的需求。

二、实现三个转变

1.从横向到纵向的转变。

在地面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向空中、墙面扩展,借助一定的器械拓展运动范围,实现从横向向纵向发展。如利用墙面架设云梯、滑竿、单杠,鼓励幼儿进行攀爬、悬吊,锻炼胆量和上肢力量;在一楼与二楼的阳台上设立“小小升降篮”,幼儿通过拉动绳子使篮子上升或下降,发展上臂力量。

2.从固定性到可收放性的转变。

由于场地的限制,幼儿园的许多体育设施不可能固定在某个地方,于是我们将许多不易搬动的体育用品用其他材料替代,变固定摆放为灵活可收放,使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活动,大大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一楼设立体育用品保管室,将多种体育器械归类摆放,便于收取,如大脚板、呼啦圈、小车、自制体育器械等。同时体育活动中的收放器械环节,也是幼儿合作锻炼、建立规则必不可少的细节。

3.从封闭性到开放性的转变。

在晨间体育锻炼、户外活动时间,由以往教师集体组织单一内容的体育活动模式,变为体育自选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实际水平及该阶段教育目标,确立某一动作发展主题,并围绕该主题提供相关体育器械或材料,鼓励幼儿同伴合作,大胆尝试,借助不同材料、不同玩法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如以拍球为主要内容,教师分别提供呼啦圈、小椅子、长绳等多种材料或器械,幼儿自己搭建运动场地设计不同玩法,如将小椅子围成圈,幼儿在椅子上拍球转动,或幼儿一边拍球一边行进跨过长绳等。

三、关注组织与指导的策略

1.优化户外活动形式,实现运动的有趣和有效。

一日生活的不同运动时间,我们采取集体、小组、自由选择等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在有限的空间内让运动效果落实到每一位幼儿,更让运动变得快乐而有趣。

晨间锻炼活动采用分散开放自由式,以年级部为单位轮流开展,以自制的小型多样器械为主,根据器械类型划分活动区域,幼儿自由选材、自由结伴、自主设计运动环境,灵活的场地设置引导幼儿充分把玩器械材料。同时采用小组与自选活动相结合、交替进行的方式进行晨间锻炼,如小组攀爬云梯或自选传统的跳大绳等。幼儿通过集体模仿、小组比赛、同伴观摩等多种方式参与运动。

户外一小时体育活动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设置不同活动空间,开展一些取材方便、小型分散、深受幼儿喜爱又无固定模式的活动。如游戏——跳皮筋、踩小车、跳绳、滚圆环等,只需简单的器械就可进行,不受人数限制,同时让幼儿拥有活动的选择权,使户外一小时体育活动更富有特色,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养成自觉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好习惯。

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多以游戏形式进行,但在游戏类型的选择上,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游戏形式。托小班的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发展,通过图片、实物、故事情节等方式组织的情景性体育游戏更能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而中大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合作经验和集体意识,竞赛类的体育游戏更适合他们进行身体动作、技能练习与提高。

2.拓展户外体育活动空间,实现幼儿园人、事、物三维的有效利用。

小空间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有限,体育活动范围较小,同时小空间内的体育活动无形中增加了幼儿活动的不安全因素。因此我们进一步挖掘幼儿园可利用的空间,尽最大可能让幼儿走出室外,满足幼儿户外活动需求。

拓展纵向空间,充分利用操场、走廊、阳台等硬件设施进行运动,如墙面上架设云梯和长杆,幼儿手脚并用攀爬云梯,尝试从旁边的长杆上滑下来,发展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上臂力量;加固一楼阳台外的晾衣杆,发挥生活和运动的双重作用,托小班幼儿练习纵跳触物,大班幼儿猴子学样般尝试悬吊前进。纵横交错,有效开展,保证幼儿不同动作和技能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

幼儿园制定户外场地错时使用表,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生活环节的时间差,高效利用户外场地,保证幼儿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如中大班早操时间可安排托班幼儿进行大型运动器械活动,一星期各年级、各班级轮流组织。

幼儿园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利用毗邻市城南体育场的有利地形,以年级为单位定期组织主题性户外体育活动,如放风筝、绳彩飞扬、快乐足球及亲子运动会等。运动形式多样,运动内容丰富有趣,幼儿在宽阔的草地上奔跑、踢球;在跑道上赛跑、跳绳,在户外阳光、空气的滋养下健康成长。

3.丰富户外活动材料,一物多玩,有效提高各种器械的使用率。

幼儿的发展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我们一方面加大园所投入,添置多种户外活动器械,如不同规格的木梯、平衡木,轮胎、体育器械功能包等,一方面设立废旧材料收集站,如布类、瓶类、罐类、绳类、线类、纸类、盒箱类等,发动家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各种户外活动器械,丰富户外活动材料。亲子自制的各种小器械,有简单、有复杂,有粗糙、有精细,种类丰富,数量充足,其运动类型既包含走、跑、跳等身体大动作练习,如百变编织圈、骑马杆,又有涵盖平衡能力和协调性能力的体现,如大脚板、划龙舟等。这些自制体育器械大大弥补了幼儿户外活动材料的不足,满足了幼儿户外自由游戏的需要。

户外活动不仅是促进幼儿钻、爬、跑、跳、平衡、投掷等运动能力的训练,更应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力求把运动渗透在每一件器械及每一项户外活动之中,一物多玩,有效提高器械的使用率,增强户外活动效果。

如用布缝制的软球开展“小小投篮手”——打篮球;“小小足球队员”——踢足球,“聪明的喜羊羊”——打灰太狼等活动。用挂历纸做成的纸棍开展“孙悟空来了”——玩金箍棒;“小动物回家”——放在地上摆成一排一排的或排成曲线,练习多种跳跃的各种方法等。各种大小不同的圈可以玩出多种花样,“我是小司机”——当方向盘使用;“乘上我的小汽车”——套在一个一个孩子身体中间当做车厢;“网小鱼”——当做鱼网,抓小鱼等。在活动中,教师还应善于观察引导孩子,启发幼儿找新的玩法,鼓励他们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练习,满足运动需求。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器械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30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户外活动开始啦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3:11
幼儿园自制户外体育器械一览表
健身器械
意林(2015年20期)2015-10-21 11:21:08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新闻传播(2015年15期)2015-07-18 11: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