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丘陵区地处平原与山区的过渡地带,共有70个县(市、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8.3%,耕地占59.7%,在全省各类区域经济中地位突出,在区域梯度推进中作用明显。目前,我省平原区县域经济发展有较好的基础,山区和民族地区资源优势明显,而丘陵地区由于人口密集、人均资源不足、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困难。推进四川经济新跨越,重点在丘陵区,难点也在丘陵区。发展丘区县域经济的总体战略应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丘陵区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2012年末70个县的工业增加值之和为5392亿,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46个,占全省的45%,而且企业效益较好,其利润占全省的57.9%。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工业经济增长极,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巨大的潜力,这是丘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同时,丘陵区地处川中和成渝经济带的腹地,交通比较发达,大多数县为成渝经济圈覆盖,成渝两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很强。加之丘陵区本身人口众多,20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县均在丘陵区,因此,通过新型城镇化,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而培育城镇经济增长极是发展丘陵区县域经济的第二个驱动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要借助地区优势资源和原有的工业基础,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基础上更高层次地推进工业经济的发展,为以工业经济发展为依托的城市经济积蓄力量;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高城镇化的人口容纳能力,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稳定的保障。
丘陵区农业是四川农业的主体,是川粮和川猪的主要产区,其产量占到全省的60%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产、水果、蔬菜和茶叶等经济作物在全省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既要依托丘陵区优势农业资源,也要服务于丘陵区农业现代化。当前,依托特色农业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