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
1894年的甲午战争距今已两个甲子。一百多年来,世界格局、东亚格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由于最近若干年东亚诸国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分歧,甲午战争又成为舆论热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住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记住教训,知耻后勇,不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一
首先,分析一下甲午战争之所以发生的根源。从当时中国的观点看,朝鲜是中国的属国,中朝之间在很长时间有着密切交往,人民之间的通婚,文化的交流,数百年来一直没有中断。问题在于,中国毕竟没有“近代殖民”的经验,当东方面对西方压力时,不知道怎样引领这些属国转身向西,甚至不知道帮助这些属国像中国一样洋务新政,实行有限度的改革。中国一度选择了孤立主义外交原则,对于先前数百年“中国的世界秩序”不再有兴趣,琉球、越南、暹罗等属国相继脱离,至甲午战前,中国的宗藩体制基本解体,朝鲜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属国。
当然,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放弃藩国也有地缘政治考量。在传统体制下,遍布在中原王朝周边的属国,具有拱卫中国、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意思,属于中国的“战略外围”。然而到了近代,两次鸦片战争英法都没有大兵压境,数千名海军、数艘军舰,就可以在中国水域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藩国体制已经没有办法御敌于国门之外,所谓“国防外线”到了这时已经没有意义。
但是,朝鲜与其他诸藩国很不一样。朝鲜半岛扼住了北京的咽喉,在许多中国人看来,丢掉了朝鲜,就意味着国门洞开,意味着外敌可以通过朝鲜半岛长驱直入。因此,当日本对朝鲜心怀不轨时,中国不得不出手。唇亡齿寒,清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并不含糊。由此,甲午战争就有了一触即发的可能。
二
朝鲜问题的发生,除西方势力东来背景,还与中日两国面对西方所选择的对应路线有关。
中国洋务新政发展路径是“内敛型”的。为了自身发展,中国人心无旁骛,集中精力,集中资源,用三十年时间取得了巨大成就。
与中国的发展道路很不一样,日本明治维新选择了一种“发散型”的发展道路,其基本路径是转身向西,脱亚入欧。欲达此目的,明治维新思想家一直在启蒙日本民众:日本必须走出海岛,踏上大陆,与世界诸强竞争。
中国的发展道路有其历史依据、合理性,逐步放弃一些藩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日本的发展道路咄咄逼人,吞并琉球,进攻台湾,觊觎朝鲜。凡此,都是日本“大陆政策”一个又一个环节。假如超越中日两国极端对立的立场,两国发展道路的不同选择并非让人感到突兀。
至于朝鲜,到了近代,没有跟随中国一起转变。中国那时没有精力,也没有意愿顾及朝鲜发展,因而在19世纪60年代法、美等西方势力试图进入朝鲜时,中国既没有向朝鲜提供必要帮助,也没有尽到敦促朝鲜转身的责任。相反,当美国尤其是日本与朝鲜发生冲突时,中国以“番国自主”为托词,拒绝为朝鲜行为背书。
中国的拒绝让日本有了与朝鲜直接交涉的理由,1875年日本借“云阳号事件”与朝鲜达成《江华条约》。这是朝鲜被迫开放的开始,也是中国宗主权受到挑战的起点。日朝两国在条约中相互确认对方为“独立主权国家”,中国的宗主权被日朝两国莫名其妙予以取消。
日本在《江华条约》谈判前后使用了一些雕虫小技,确实利用了中国大臣不敢承担责任的心理缺陷。不过也应该承认,日本通过这个条约将朝鲜强硬拖上了近代轨道,中朝关系降至历史最低点。
中国当然不会轻易接受这样的结果。当中国人明白了《江华条约》对中国的意义后,很快开始战略反击。李鸿章认为,如果让日本独占朝鲜,对中国的威胁太大,朝鲜不再是中国的战略缓冲,反而成为日本进攻中国的桥头堡。要让朝鲜重回中国“国防外线”战略定位,就必须设法将各大国引至朝鲜,以“大国均势”遏制日、俄。
帮助朝鲜对外开放符合中朝利益,日本对此毫无办法。经李鸿章努力,美、英、法、德、意、俄等相继与朝鲜签署通商协议,一个向世界开放的朝鲜在1880年代初大致成型。中国夺回朝鲜事务主导权,即便不再强调所谓“宗主国”,中朝也具有特殊关系,决非日本可比。
三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很长时间无法平息。不得已,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给予援助。而日本获悉这一消息后,格外积极鼓励中国政府向朝鲜派兵。
中国政府没有意识到日本的真实用意,自认为只是在履行宗主国责任,不料这个行动却中了日本的计谋。
当清军两千多人抵达朝鲜时,日本参照1882年《济物浦条约》,也以保护日商财产生命及公使馆为名向朝鲜派兵,而且规模巨大,持续不断。中方发现苗头不对,动议中日两国同时撤兵。但日本有备而来,根本不再理睬中国动议。日本此时目标就是要借这个机会大打出手,一举驱除中国在朝鲜的势力。
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军并没有在朝鲜继续留驻的理由,朝鲜政府也希望中日两国尽快撤军。但日人此时节外生枝,提议中日两国政府携手共同改革朝鲜内政,以避免东学党之类事件再次发生。日本清楚中国政府不会答应这样的要求,因为这意味着中国承认朝鲜不再是自己的单一属国,承认日本对朝鲜拥有相当控制权。
6月22日,日本对中方拒绝“共改朝政”深表遗憾,表示日本不会因为中国拒绝而放弃这项动议,在朝鲜内政改革完成前,更不会撤退驻扎在朝鲜的军队。这份外交照会后来被称为“第一次对华绝交书”。
既然对华绝交了,日方当然不再顾及中方态度。翌日晨,日军向朝鲜王宫发动攻击,并迅速拥戴大院君筹组临时政府,要求临时政府宣布废除朝清之间全部条约,宣布与日本结盟,并邀请日军驱逐在朝鲜境内的全部清军。
日本的挑衅激起中国内部不满。6月25日,清政府最高决策层针对日本的狂妄,要求李鸿章拟定对策。
根据要求,李鸿章有一详细报告,仔细分析中日军事实力。李鸿章指出,战端不宜轻启。从目前情形看,北洋堪备海战的战舰只有八艘,其余船舰只能供运输、练习而已。最近数年,部议停购船械,未能续添,而日本每年必添铁快新船一二艘,海上交锋北洋绝对处于劣势,并无胜算。
至于陆路,李鸿章说,沿海各军将领久经战阵,器械精利,操演纯熟。然合计不过两万人,分布直隶、山东、奉天三省海口扼守炮台,兵力本不为厚,如果让他们出境援朝抗倭,并非不可,但一是要有充分准备,二是需要时间,不能一经抽调,则处处空虚,转虑为敌所乘,有妨大局。
李鸿章建议从两个方面准备:一、如果一定要在朝鲜问题上惩处日本,那么就应认真准备,假以时日,筹集足够经费,添置必备装备,大规模扩充军力,战则必胜,不打无把握之仗。二、建议朝廷还是谨慎考虑,不要轻启边衅,否则后患无穷。
避免冲突是理性的,只是不管是朝廷内部,还是前线军人,似乎都还死守传统宗藩理论,依然将朝鲜想象为中国的藩邦,以为日本对朝鲜的干预就是对大清的蔑视。他们不知道时移势易,大清不再是过去的大清,日本不再是过去的倭寇,朝鲜也不再是过去的藩国。
日本大规模军事行动严重刺激了中国。7月14日,朝廷指示李鸿章改变原来思路,积极筹备,向朝鲜发兵。李鸿章根据指示,调整布局,抽调精兵开赴朝鲜。
7月21日下午,满载清军的“爱仁”号从大沽开行。第二天,“飞琼”号离港。第三天,7月23日晚,“高升”号从大沽启程。北洋副将方伯谦率“济远”、“广乙”、“威远”三舰护航。25日,日本不宣而战,袭击“济远”、“广乙”,击沉“高升”,一千多名清军官兵命丧大海。
四
“高升”号沉没,标志着甲午战争爆发。8月1日,中日两国同时宣战。
中国已进入朝鲜境内的军队主要驻扎在牙山一带,有两千多人,指挥官为叶志超、聂士成。当他们发现牙山可能将成为日军进攻对象时,突然感到牙山其实为“军事绝地”,易攻难守,不宜久留。于是他们主动调整部署,由聂士成将主力撤至成欢驿。
对于清军的行动,日军密切跟踪,悄然完成对成欢驿的包围。28日拂晓,日军突然发动进攻。几个小时激战,日军占领成欢驿,聂士成率众突围,向平壤集结。
成欢驿之战,清军损失两百多人,并不算多。但这一战却使清军问题暴露无遗,失败主义情绪此后一直在清军中弥漫。相反,日军却通过牛刀小试,赢得了先机,振奋了军心。
进入9月,日军分批进逼平壤,逐步完成对平壤的包围,切断清军退路。9月12日,日军分东西两路向平壤发动大规模进攻,清军将领马玉崑、左宝贵、卫汝贵等率部奋力抵抗,战斗至15日,双方互有死伤。
平壤战役是甲午战争中近乎唯一的亮点,但终因日军死死围困,清军有全军覆灭之虞。清军最高统帅叶志超决定放弃平壤,保存实力。结果,兵溃如山倒,后撤清军犹如惊弓之鸟,溃退中国境内。
两天后,9月17日上午十时,中日海军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水域狭路相逢。
十二时五十分,两国舰队相距五千米时,日舰第一游击队突然左转,直奔北洋舰队右翼。犹豫片刻,北洋旗舰“定远”舰终于发出黄海海战第一炮。三分钟后,日本联合舰队“松岛”号发炮还击,旗舰“定远”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摧毁,整个北洋舰队指挥系统在第一时间陷入瘫痪,海军提督丁汝昌身负重伤,指挥系统失灵,此后各战舰基本上各自为战,激战五个小时,至下午五时许,“经远舰”被击沉,战斗结束。
是役,为甲午战争转折点。北洋“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五艘军舰或被击沉,或被击毁。日舰“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五舰受重伤。清军死伤千余,日军死伤六百。北洋战舰退守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不再出战,黄海制海权,以及中国门户,均落入日军手中。
此后,日军乘胜追击,大本营分兵南北两路登陆作战,试图剑指北京,威逼清政府签订城下之盟。清军虽有顽强抵抗,但始终无法有效遏制日军强势进攻,转败为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1895年2月11日夜,被围困在刘公岛很长时间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吞食鸦片自杀。刘步蟾、张文宣等将领也在此前后自尽身亡。
丁汝昌自杀后,美籍洋员浩威提议守岛将士借用丁汝昌的名义投降。2月14日下午,双方将领签署投降书。17日,日军开进威海港,清政府倾三十年国家财力营建的北洋海军,一度号称“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六或第八,至此全军覆没,成为历史陈迹。
威海之战使甲午战争的败局已无法换回。先前的清廷即便在朝鲜陆地、大东沟海战连续失败,但只要本土防线不被突破,日军不大规模登陆作战,京师不受战争影响,战争总能支撑下去。现在,京师门户洞开,清廷在现实面前醒悟,终于知道李鸿章为什么在战前反复告诫不要轻启战端的理由了。随后,清政府的选择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屈辱求和。
五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有多种原因:一是中国缺少一个真正的战略,不知道面对“近代”究竟应该怎样处理朝鲜这类问题;二是虚骄,三十年洋务新政的增长被严重虚夸,误导了中国的决策层;三是虽然建设了一支现代化的海军,但在诸军种配合联合作战方面,清军基本上还处在“前近代阶段”,与日军大本营体制无法同日而语。
至于政治、经济、社会、教育诸方面因素,中国人在甲午战后都有反省。1895年后渐次展开的维新运动,就是基于战争失败而发起的一场改革。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该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