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胜强
(闽南师范大学 招生就业处,福建 漳州 363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大规模迁移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显著特点。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增加,2013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超过700万人。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就业质量呈现出恶化的趋势[1],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和就业流动问题在此双重背景下显得愈发明显和突出。高校毕业生有序迁移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然而,近期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教育并没有像人们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代际流动的一个强大力量[2],市场上的制度性分割、毕业生个人的社会资本等因素阻碍了就业迁移的流畅性,由此可见,毕业生的就业迁移状况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在现实情况中,高校毕业生就业迁移呈现何种特征?影响就业迁移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如何实现毕业生顺利的就业迁移?对于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在对毕业生就业迁移分析的理论中,当前常见的有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从人力资本、人口特征对迁移进行分析,如人口特征、在校期间表现、实习实践情况等;社会资本理论则从资源的获取程度来进行分析,比如家庭背景、家庭收入、父母职业等;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从迁移地的推力和拉力进行分析,如当地人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在就业迁移模式方面,北京大学杨钋等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迁移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的分析,总结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迁移的四种空间模式,即不动、聚集、交换和发散[3];马莉萍定义了五种流动模式:不动、返回流动、前期流动、后期流动和不断流动[4]。在就业迁移的影响因素上,有研究发现学生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很大[5],赖德胜等发现,就业制度分割和社会保障制度分割提高了大学生就业搜寻成本,导致大学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进入成本”和脱离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离去成本”都很高;岳昌君研究发现,跨省就业的毕业生起薪显著高于本省就业的毕业生[6];曾湘泉研究发现,非北京生源学生中69%选择在北京就业[7]。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就业迁移模式尚不能对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迁移状况进行完整描述,而且迁移因素的研究主要局限在经济的维度,而不是从立体的视角进行观照。
本研究拟围绕不同群体的就业迁移方向以及就业迁移的驱动因素这条逻辑基本线,力图找寻毕业生就业迁移的群体性差异,如弱势群体与其他群体就业迁移的差异、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就业迁移差异、女性与男性就业迁移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就业迁移的驱动因素。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福建部分高校已就业毕业生3 000名作为样本,回收有效样本2 502份,有效率为83.4%。本研究将毕业生生源地作为就业迁移的原点,将毕业生就业所在地作为迁移的终点,通过各地区的流入/流出值是否大于1、回生源地就业比例是否大于50%来定义就业迁移的聚焦、交流和离散三种模式。其中聚焦模式指该地区毕业生呈现净流入状态(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其中本地生源回该地区就业比例高于50%,该模式表明该地区对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均有较强吸引力;交流模式指该地区毕业生呈现净流入状态(流入人口>流出人口),但本地生源回该地区就业比例比例小于50%,表明对外地生源吸引力较强,但对本地生源吸引力略有不足;离散模式指该地区毕业生呈现净流出状态(流入人口<流出人口),本地生源回该地区就业比例低于50%,该模式表明该地区对整体生源吸引力均呈现明显不足。
从上述三种迁移模式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聚焦模式下的就业所在地对整体毕业生吸引力较大,毕业生在该地就业意愿均较为强烈,该地就业竞争也相对较为激烈;交流模式下的就业所在地对毕业生吸引力一般,该地就业竞争相对适中;离散模式下的就业所在地对毕业生吸引力较小,在该地就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本文按照高校毕业生就业迁移目的地,依据上述三种就业迁移模式,找寻不同人口特征、个体实践经历、院校类型以及社会资本等变量对毕业生就业迁移的影响因素。不同迁移模式下毕业生分布比例见表1。综合分析表1数据可以发现一些规律:人口特征如性别、家庭所在地对毕业生就业迁移具有较大影响,男性和农村生源毕业生更倾向选择在聚焦模式下的城市实现就业;院校类型对毕业生就业迁移也有显著影响,“211”院校和非师范院校选择聚焦模式下的城市就业比例更高;个体实践经历如在校成绩、是否学生干部对毕业生就业迁移影响较小;而社会资本变量如家庭收入状况对毕业生就业迁移具有一定影响。
为进一步分析毕业生就业迁移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本研究因变量为不同的就业迁移模式,取值1,2,3,将离散模式作为对照组,采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来研究人口特征、院校类型、个体实践经历以及社会资本变量对毕业生就业迁移的影响。三分因回归模型可表示为
logit(Pi/3)=βi1+βi2Xi2+ΣβikXk。(i=1,2)
式中,β为系数,X为自变量。
表1 不同迁移模式下毕业生分布比例Table 1 University graduates’ distribution rates in different migration models
在回归分析中,以性别中的女性,家庭所在地为农村,学校类型为非211院校、师范院校,学生成绩排名为后50%,不是学生干部以及家庭年收入低于10万作为对照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在表2的回归结果中,表1数据中反应出的一些规律得以进一步呈现,即:(1) 人口特征对毕业生就业迁移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男性、农村生源等毕业生发生聚焦模式的概率更高;(2) 院校类型对毕业生就业迁移有显著影响,“211”院校聚焦模式的分布比例更高;(3) 个体实践经历如是否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对毕业生就业迁移影响不大;(4)社会资本变量如家庭年收入对毕业生迁移有一定影响。
表2 毕业生就业迁移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Table 2 The result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migration
注:***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因变量为离散模式。
在上述通过人口特征、院校类型、个体实践经历以及社会资本变量对毕业生就业迁移因素进行分析之后,本文进一步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所在地情况进行了分析,包括毕业生希望在哪些城市就业,这些城市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迁移具有何种影响等问题。通过将毕业生就业地点的占比进行统计,得到省内地区毕业生就业迁移目的地分析统计结果(见表3)和省外地区就业迁移情况(见表4)。
对表中各项排名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1) 毕业生就业地排名前几位的地区均在福建省内,表明福建省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更倾向在本省就业。(2) 毗邻福建省的省份如浙江、广东均呈现聚焦状态,而江西省或因经济发展较弱呈现离散模式。远离福建省的省份总体上接收毕业生比例均较低。(3) 在呈现就业聚焦状态下的区域,在福建省内为漳州、福州、厦门,其中福州、厦门地区人均GDP排名省内第一和第二;在省外地区中,上海、浙江、广东、北京等地均呈现聚焦状态,其人均GDP排名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处于交流模式下的地区人均GDP排名在省内属于中游水平;处于离散模式下的地区人均GDP处于中下游水平。(4) 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排名与该地区人均GDP排名高度吻合。人均GDP越高,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越高。(5) 省内漳州地区人均GDP排名较为靠后,但呈现聚焦状态。其或与我们在样本选择时选择了2所漳州地区高校以及漳州地处闽东南沿海的有利地理位置有关。
表3 省内地区毕业生就业迁移目的地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employment destinations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from Fujian
数据来源:人均GDP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和《福建省统计年鉴(2011)》(海峡西岸经济区各市主要经济指标);人口构成情况依据为福建省各地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表4同。
表4 省外地区毕业生就业迁移目的地分析Table 4 Analysis of employment destinations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from outside Fujian
上述结果表明:(1) 就学所在地以及所在省份对毕业生就业迁移起着关键性作用,毕业生更倾向于在就学地以及就学省份实现就业;(2) 经济因素是大学生就业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均GDP排名较高的区域更容易形成就业聚焦,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毕业生就业迁移差异;(3) 毗邻福建省的广东、浙江两地吸引了较大比例的研究生,表明毕业生就业迁移受就学所在地的邻里效应影响;(4) 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跟人均GDP呈现正相关,发达地区更容易吸引高校毕业生,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涌入,造成该地区人才相对过剩,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另一方面,人才分布的不平衡进一步拉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52.3%的毕业生选择在聚焦模式下的地区就业,21.8%毕业生选择在交流模式下的地区就业,表明超过半数的毕业生更愿意面对就业竞争,在就业压力较大的地区实现就业,其就业竞争意识相对较强。25.9%的毕业生选择在离散模式下的地区就业,风险规避意识、就业安逸心理可能是导致此类毕业生选择在该地区就业的因素。
人口资本变量、院校类型、社会资本变量等对毕业生就业迁移具有显著影响。男性、“211”院校以及农村生源等条件下的毕业生选择在聚焦模式下的地区就业比例更高。而个人实践经历如在校成绩、是否学生干部等对毕业生就业迁移影响不大。中国传统文化中“好男儿志在四方”的习惯,使得男生更愿意直面竞争压力;“211”院校毕业生的学历层次优势、院校背景优势以及个人综合能力的优势使得其在就业迁移时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更愿意选择在聚焦模式下的地区实现就业;师范院校毕业生更容易呈现离散模式,其或许与福建省统一实行教师招聘考试相关,另一方面,师范生性格上的相对保守可能也导致其不愿意直面更多就业竞争;农村生源毕业生对于城市生源毕业生而言,一方面,其大部分是非独生子女,留在父母身边工作的压力没有城市生源的毕业生大,另一方面,农村生源毕业生在就业时的家庭支持系统相对城市生源毕业生比较弱势,其回到生源地就业的拉力相对较小,上述两个因素可能导致农村生源更多选择在聚焦模式下实现就业。
毕业生就学地是影响就业迁移的首要因素。高校所在地及所在省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迁移。研究发现,就学地效应是影响就业迁移的首要因素,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就学地生活习惯的延续性、一致性有关,毕业生对就学所在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的了解有利于毕业生在就学地形成就业聚焦,而就学地毗邻地区形成的就业聚焦模式,其与就学地效应也紧密相关。
就业地的人均GDP对就业迁移具有重要影响。在不考虑就学地效应的情况下,我们发现聚焦模式下的地区一般人均GDP排名靠前,交流模式下的人均GDP排名居中,离散模式下的地区人均GDP相对靠后,以高预期工资为代表的拉力和高保留工资为代表的推力的双重驱动[8]共同促使毕业生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这种就业聚焦会导致各地区高水平劳动力差异的进一步加剧,就业聚焦带来人才高地,使得该地区经济发展因具有足够的人才优势而得以加快的同时,中低教育水平本地劳动力的就业率和工资会下降[9],而就业离散模式下的区域因人才流失使得发展滞后,加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研究结果对于政府、高校进行就业指导以及毕业生就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首先,利用毕业生就学地的就业聚焦效应解决地区人才失衡问题。从我国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分布情况来看,高等学历人口集中在发达地区,如上海高达21.95%,这些地区也是就业收益率、就业竞争压力较大的地区。毕业生就业迁移,受高预期工资的拉力作用而产生聚焦,受制度性、功能性分割等阻力而产生就业离散。从本文研究的不同就业迁移地区来看,福建省内就业聚焦特征明显强于省外聚焦,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就业市场的区域性分割在省际间表现的更为明显,毕业生省内迁移的壁垒相对小于省际迁移。基于此,在解决高水平人才地区失衡问题上,可利用省内就业市场、就业制度的同质性首先考虑解决省内地区的人才失衡,政府通过高等教育系统培养高水平人才留在本地区或者本省就业,符合地方政府的经济社会效益。在省际迁移方面,降低毕业生就业迁移的进入成本以及离开成本,提高毕业生就业迁移收益,可以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与配置,因此减少制度性与市场性分割是促进省际人才迁移的重要突破口。
其次,利用毕业生就业迁移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可更好地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仍主要处于“政府诱导型”[10]。基于此,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毕业生对于就业迁移区域的选择来提供分类别的就业服务,如就业指导服务、就业信息服务等;另一方面,来自农村和家庭年收入较低的毕业生更多选择聚焦模式下的城市就业,此类毕业生的就业迁移选择更多受到高保留工资的推力作用,如家庭经济的压力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短缺等。针对此类毕业生,高校应该加大就业帮扶力度,以便使他们可以克服社会资本不平等的代际传递,在更为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将人力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
最后,高校毕业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就业区域,在聚焦模式下的就业区域带来的激烈竞争与高预期收益并存下,毕业生应适当降低预期收益,加强个人的竞争意识和能力;此外,合理地评估就业质量,在就业迁移时考量个人成长、就业概率等非经济因素,进行理性就业选择。
参考文献:
[1] 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05(11):111-119.
[2] 杜桂英,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67-70.
[3] 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4] 马莉萍.留还是流?我国大学生区域流动模式行为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0.
[5]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6] 岳昌君,周俊波.高校毕业生为何跨省就业[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34-41.
[7]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87-95.
[8] 李锋亮,何光喜.“拉力”与“推力”:硕士毕业生迁移就业的双重驱动[J].高等教育研究,2011(4):25-29.
[9] 刘学军,赵耀辉.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J].经济学,2009(1):693-710.
[10] 成巧云,施涌.2010年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2(1):90-94.